放蜂人
摘要: □王太广夏天的一个周末,我看到市骏马河边摆放着几十个蜂箱,一只只蜜蜂“嗡嗡嗡”地从蜂箱中飞进飞出。我想:放蜂一般是在农村,怎么到城里来了?我与放蜂老人交谈后才知道,近几年市区的绿化面积
□王太广
夏天的一个周末,我看到市骏马河边摆放着几十个蜂箱,一只只蜜蜂“嗡嗡嗡”地从蜂箱中飞进飞出。我想:放蜂一般是在农村,怎么到城里来了?我与放蜂老人交谈后才知道,近几年市区的绿化面积扩大了,广场、游园、街道栽植的花草树木多了,可以满足蜜蜂采集花粉的需要。我由此想起了昔日放蜂人的往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到春回大地、百花盛开的时节,广东、湖南、湖北等地的放蜂人就用汽车拉来几十个蜂箱,摆放在马路旁、村头或地边。放蜂人为赶花期不仅过着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生活,还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水土等环境。
放蜂人不仅辛苦,还要有一定的养蜂技术。上世纪70年代末,水屯公社雷寨大队有个被大家称为“蜂王”的雷铁功,他不仅有一套养蜂技术,还有一手“选卵”和培育蜂王的绝招。他向我介绍蜜蜂的习性时说,他有40多箱蜂,每箱有1万多只蜜蜂,只有一只蜂王(雌蜂)负责产卵、管理整个箱内的所有事务。蜂王在所有的蜂中个头最大、寿命最长。个头最小的是工蜂,还有比工蜂大一点儿比雌蜂小一点儿的是雄蜂。蜜蜂内部的分工很明确,像一个小社会,有看门的、有打扫卫生的、、有找花源的。像哺育幼蜂、沁浆清巢、保巢攻敌等都是工蜂的工作。
雷铁功说,蜜蜂不仅聪明,还很能干。一赶上花期,蜜蜂就没命地将采集到的花蜜吐在蜂巢上,花不凋谢,采蜜不停,直到累死。我听完后,不禁赞叹雷铁功对蜜蜂的观察细致入微、研究到家。在他的影响和指导下,赵健、郭开庆等社员开始养蜂。不过,他们只是在本地养,很少外出。因而,在冬天没花时节,他们需买白糖喂蜜蜂,每次都是晚上喂。更重要的是,冬季还要掌握存放蜂箱房屋的温度、采光等情况。否则,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酿成大量蜜蜂死亡。平时要照看蜂箱,每个箱子只需一个蜂王就够了,若发现新生的就必须除掉,不然它会领着群蜂逃逸。如果蜂王老化了,必须培养新的蜂王,以保证蜂群的质量。
放蜂人长年生活在原野和花丛中,清新的空气和清苦的生活锻炼了他们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记得有一位广东的放蜂老人几乎每年都要到俺村住几天。他虽已年逾花甲,但身体硬朗,整天笑呵呵的。我和小伙伴们都喜欢在放蜂的地方玩,喜欢蜜蜂,也喜欢和放蜂人聊天。有一次,我问广东的放蜂老人这么东奔西忙的苦不苦,放蜂老人笑笑说:“一人苦换来天下甜,何苦之有?”
因为年纪小,我把“一人苦换来天下甜”这句话写下来放在枕边经常咀嚼。参加工作后我才品出这句话的甜味来。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