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文学

积肥

2014-05-30 20:05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王太广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从上初中开始,无论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我都到处拾粪。拾粪前先在白腊条筐底垫上一层草或树叶子,以防止稀屎粪便淌出来,滴到身上。我在拾粪过程中还

王太广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从上初中开始,无论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我都到处拾粪。拾粪前先在白腊条筐底垫上一层草或树叶子,以防止稀屎粪便淌出来,滴到身上。我在拾粪过程中还掌握了一些技巧:拾人屎,就到村头的河坡里、地头的沟渠里、树林里;拾牲口粪,就顺着驻新公路走,来来往往的马车、牛车、毛驴车比较多,隔不远就会有一摊牲口粪,当然,有的粪已被车轮子轧成了片状。我和张妮、张顺在一起拾粪时,往往是谁先看到就属于谁,如果同时看到就相互礼让。我们在拾粪中还观察到牲畜和家禽拉的大便各有特点,很艺术,就像标点符号一样:牛拉的是立体的句号,马、驴拉的是冒号,猪拉的是加粗破折号,鸡拉的是分号,狗屙的是感叹号,羊撒一路省略号。

我们拾到的粪并不是马上交给生产队,而是倒入各自的粪窑子里,等积攒多了再找会计过称、计账、换工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由挎粪篮、背粪筐发展到拉架子车拾粪。记得1973年夏天,我和张妮、李老毛在驻马店镇东风路拾粪时,碰见一老农从共和巷的一个公共厕所里挑出两桶粪,刚走不远,就被看厕所的人发现了。于是,老农挑着粪桶往东边跑,人家在后边追。由于跑得急,老农一不小心摔倒了,一个粪桶也跟着倒了。追者见此情景实在不忍心,转身就走了。那老农立即起身扶起倒下的粪桶,毫不犹豫地用双手将地下的粪汤子捧进粪桶里。由于老人捧得快,刮得净,结果粪桶里的粪汤子只比原来少三四指!老农见粪汤子渗进路上的土里还心疼得不得了。

那时候,拾粪的人不分城乡、不分男女、不论老少、不讲职务高低。不光公社书记拾粪,连县委书记也挎粪篮子。一些大队干部、生产队长、知识青年队长去公社开会或到集上办事都是边走路边拾粪,就连城市里中小学生的暑假作业、寒假作业,也是拾粪,且有指标任务。那时候,在每个人的心里,真正把积肥当作大事了,更可笑的是有的人等着解手,但为了自家多积肥,竟然憋着也要赶回自家的茅厕完成。那时为了增加肥源,一般建厕所的位置都选择在路边或十字路口,且有明显的标志。夏季搞高温堆肥,冬季挑河泥、挖塘泥,就连每家房屋的地皮也要挖掘出来堆肥。

每年七八月份,越是酷暑难当、狗吐红舌、人找荫凉的时候,越是搞高温积肥。主要是利用高温天气,把麦秸、麦糠、杂草、草皮、各类瓜秧等不易分解的废弃物集中在一起,经过打碎、吃饱、喝足、踏实、封严5个环节,加速其腐烂程度,缩短腐熟时间,提高肥料质量。县里、公社和大队都要巡回检查、评比各生产队的高温堆肥情况。

每年冬季,俺队的队长就会派人把庄前边河里的上游打上土堰,把河水排干,组织劳力挑河泥。1974年寒假,我参加了挑河泥劳动。劳力们从河岸边各自选一个位置,从河边开始挑,挖一锨往河岸上一甩,慢慢地挖成一个窑窑,有了硬底,就可以下脚了,再继续挖。挖河泥有男有女,说说笑笑,干活不累。一会儿这个挖出一只老鳖,一会儿那个挑出一根泥鳅或黄鳝。挑河泥是个力气活,尽管天气很冷,但没干多大会儿,人们就把棉袄脱了。半天功夫,河岸上甩满了厚厚的一层灰色的河泥。几天之后,撂在河坡上的河泥慢慢凝固或半干时,再组织劳力翻起来或抬走。

那时候,为了把农业生产搞上去,有人竟想出了挖房屋地皮积肥的点子。经公社、大队、生产队层层动员后,社员们的思想并不一致。因为农村有个风俗,谁家经济条件好,常常称为“家底厚”,如果把家里的地皮挖掘出来当肥料,就等于把家底给掘了,多心疼人啊!为此,有的社员与干部对着干,公开反对;有的暗里反对,把偏房、灶房或猪圈里的土挖出一点顶任务。当大队干部检查时发现,几天下来没积多少肥,认为是阶级斗争新动向,立即作出几项决定:凡是地富反坏右分子反对掘地积肥的,以反革命论处;凡是贫下中农反对的,一律公开批判斗争;凡是表面支持暗地反对的,一律扣除其基本口粮,并由生产队统一安排劳力挖掘。这一招果然奏效,许多生产队的粪堆很快增大了。但这些从屋里挖掘出来的地皮,并没有多少养分,农田里施了这层土后,只是把黄土搬搬家,粮食并没有增产。

轰轰烈烈的积肥运动持续了好长时间,但效果不太明显。后来,随着地区化肥厂和各县化肥厂生产、销售量的逐渐扩大,粮食产量才逐步提高,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尿素、磷肥、钾肥、复合肥数量增多,基本上能满足种地的需要。速效肥能使农作物生长快、长势旺、产量高,农民便不再为积攒土杂肥费神费力了。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各种复合专用肥料的大量生产、销售,更没有人去积肥了。

也许有人会说:“那时的人真傻。”当时的社会现实就是这样,人造的化学肥料太少,如果不拼命积肥,粮食产量就很难提高。但有机肥料对人体无害啊。现在的人是不傻,宁愿多买化肥也不愿积农家肥,喜种“卫生田”,习惯于“化肥撒撒,药水打打”,其结果呢,农家肥积得少了,田越种越瘦了,土越来越硬了,粮食越来越没有味了,人却越来越肥了。愿“积肥”二字能够重提,积出绿色、积出生态、积出美德、积出希望。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