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文学

公社卫生院

2014-05-30 20:06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 王太广我上小学时,公社卫生院是必经的地方。院墙上用白石灰书写着“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除四害,讲卫生”、“疟

□ 王太广

我上小学时,公社卫生院是必经的地方。院墙上用白石灰书写着“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除四害,讲卫生”、“疟疾蚊子传,吃药不要钱,得了疟疾病,快找卫生员”等宣传标语,不仅使我难以忘怀,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村的卫生防疫、疾病防治、合作医疗工作并没有放松。我记得公社卫生院负责防疫工作的张立志,高个、平头、爱说笑话,经常到我们学校给学生接种疫苗、发小儿麻痹糖丸等,尤其是对得了疟疾病的患者,他坚持“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咽了再走”,不让患者留药、捎药、多吃或少吃药。在俺庄,我还经常看见他穿着白大褂带着一群人检查灭蚊、灭蝇、灭鼠和环境卫生等工作。

水屯公社卫生院是原来的铁工厂,我记事时,院里还放着成堆的铁块,曾有一台锈迹斑斑的“康拜因”联合收割机。东边大车间改成了卫生院的病房,南边一排平房是门诊室、化验室、X光室、外科室和药房,院内是药剂室、仓库和医护人员的住室。我放学后,经常到卫生院的伙房旁边捡煤渣,到东边的垃圾场捡装针剂的纸盒子,拿回去当文具盒用,如果看见一堆堆苦味刺鼻的药渣上有红枣就捡起来吃掉,看见一沓沓的药方就拾起来当演草纸用。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69年春天,我和小伙伴在我家屋子西头的一棵大桑树上摘桑葚,看着紫里透红的桑葚,也不顾上边乱爬的绿头苍蝇,不停地摘,尽情地吃,可是到了夜里,我呕吐不止,吐了酸水吐黄水,吐了黄水吐血水。全家人都急了,连夜把我送到公社卫生院治疗。当我醒来时已是第二天的中午,看到白色的天花板,看到床头上方挂的吊瓶,看到旁边守候的母亲和姐姐,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我才明白了一切,他们见我苏醒了也都高兴起来。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住院,也使我感受到了医生的热忱和护士的辛苦。

我在水屯高中上学时,经常路过公社卫生院,不时见到门诊室外边有触电、溺水、农药中毒的急救场面,有的医生给患者做人工呼吸,有的给服毒者灌肥皂水,有的给病人听诊……我从心里就对医生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感。

1974年,水屯公社卫生院请赤脚医生到公社卫生院参加斗、批、改,同时派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到大队当赤脚医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公社卫生院陈巧梅到刘付汉大队卫生室锻炼。刘付汉大队的赤脚医生臧景奎,因为医术较高、素质较好、能力较强,被公社卫生院聘为副院长,还专门到水屯高中为我们讲解医疗卫生常识。臧景奎进公社卫生院的最大成绩是他把对贫下中农的朴素感情、热爱劳动的优良习性、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带进去,促进了公社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思想建设。

1975年,我到公社机关工作后,去卫生院帮别人开药、取药、请医生、护士的次数较多,使我对卫生院,尤其是对院长张阳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张阳生是从部队转业的军医,经常穿一身淡黄色的旧军装。他面带微笑,对人亲和,性格开朗,平易近人。虽是南方人,但他说话也能听得懂,人们不叫他张院长,而叫他“张蛮子”,他也很乐意。

张阳生的办公室很简陋,靠窗户的地方摆放着一张紫红色的老式三斗桌,抽屉上的蝴蝶型黄铜拉手闪着亮光,桌子的右侧是一张床,上面放着两条蓝白相间的花格子土布棉被,破旧的床单耷拉在床梆上,屋里左侧是一个文件柜,柜子上镶着玻璃,里面放着医学书籍、文件和资料。墙上贴着“毛主席语录”和各种卫生宣传画、人体解剖图、卫生防疫工作图表等。

张阳生不仅对人热情,工作认真负责,而且医术高明,形容他把病人当亲人一点都不过分。那时候,农村人一般是“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病返贫、有的本来就贫,一没钱二没药,得了病没办法,张阳生经常自费为病号提供吃、住,对经济有困难的患者捐款捐物。

有一次,新生大队一位患肠梗阻的病人在家耽误太久,送到公社卫生院时人已深度昏迷,生命垂危。张阳生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却不见转机,患者家属找到张阳生说:“张院长,算了!您已尽心了,俺没啥说的,俺想趁早把病人抬回去准备后事,不能让他在外面咽气呀!”然而,张阳生并没有答应家属的要求。他说:“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得百倍努力!”就这样,他们经过五个多小时奋力抢救,终于把那个患者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二十多天后,康复出院的患者逢人就说:“哎,我命大,没死了!要不是张院长救我,我恐怕早就见阎王了,哈哈!”

张阳生靠自己高超的医疗技术、深情的济世情怀、卓越的管理才能、闪光的资历阅历,使水屯公社卫生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在全县乃至全地区有名的公社卫生院。

到了1978年,水屯公社卫生院搬进了宽阔的水屯公社机关大院,这给卫生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尤其是2003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一下子改变了农民“有病不看”的习惯,农民在此看病也可以报销领钱,这不仅激活了乡镇卫生院,增加了设备的投入,还增加了经济效益,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改善了农民的健康状况,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乡镇卫生院正在向着更加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