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文学

逮虱子

2014-05-30 20:07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王太广俗话说,洼地里蛤蟆多,穷人身上虱子多。30年前,谁身上没有虱子啊?那时候的冬日,总能看见人们靠着墙根晒太阳、说闲话、逮虱子的情景。我小时候家境贫寒,身上的衣服总是补丁摞补丁,老生虱子。每天

□王太广

俗话说,洼地里蛤蟆多,穷人身上虱子多。30年前,谁身上没有虱子啊?那时候的冬日,总能看见人们靠着墙根晒太阳、说闲话、逮虱子的情景。

我小时候家境贫寒,身上的衣服总是补丁摞补丁,老生虱子。每天早晨,母亲做好早饭后,就抱些豆秆或芝麻秆放到我床边的火盆里。点着后,火苗一蹿老高,火和烟雾驱走了寒气。在被窝里露个头的我,顿时感觉到了温暖。母亲拿起我的棉袄、棉裤在火上烤。我趴在床沿上看见母亲不停地抖动棉衣,受到高温炙烤的虮子、虱子纷纷掉进燃烧的火盆里,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我好奇地问母亲:“人为啥会生虱子?”母亲说:“因为穷。”我又问:“啥时候不生虱子呢?”母亲说:“富的时候。”我问:“啥时候富呢?”母亲说:“没虱子的时候。”

一到夜晚,母亲就让我先睡。我脱下棉袄、棉裤后,母亲就把棉衣翻过来,她借助煤油灯昏暗的光亮,一条缝一条缝仔细地瞧。当她发现虱子后,就用两个大拇指对着一挤,发出咯嘣的声音。顿时,喝饱人血的虱子肚爆裂,鲜血迸溅。不一会儿,母亲的两个大拇指甲盖上血红血红的,怪吓人的。还有一种白色的虮子,是虱子的幼虫,比小米粒还小,密密麻麻地藏在衣缝里不出来,母亲就用牙咬衣缝,也能听到咯嘣咯嘣的声音。母亲说,虱子是上天派来的神虫,专门磨穷人的性子,人越懒虱子越多,越勤奋就越少,等到熬出头了,成了人物,虱子自然就跑了。

我在汝南县水屯高中上学时,学生寝室的大通铺是用土坯垒的,三间房子里挤了30多个男生,被挨着被,人挤着人。棉被又脏又潮,衣服又很少换洗,滋生了大量虱子。这样一来,好多同学上课时忍不住挠痒痒,下课了就急忙找地儿蹭痒痒。到了夜里,地铺下边的臭虫也爬出来觅食,同学们被咬得睡不安生,不停地挠,指甲盖里常常塞满了头屑和血痂,身上留下一道道血印子。

那时候大家都穷,不光我们学生生虱子,老师也在所难免。有一次,一位正在上数学课的老师,忽然不停地耸肩缩脖,脸上露出难忍的表情。只见他右手往脖子里一伸,随之摸出一个小东西来。众目睽睽之下,有点儿近视的老师并不慌张,他把两个指头捏住的东西移到眼前仔细瞅了瞅,轻描淡写地说了句:“神虫下凡,如何奈之?”老师趁机讲了历史上很多名人将相,小时候虽穷困,身上生了很多虱子,但不坠青云之志,终成大器的故事。

如今,身上的虱子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我才悟到母亲话语中的智慧。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