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音乐

天中音乐文化漫议系列之十一

2014-06-17 07:53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xm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天中音乐文化漫议系列之十一听谣启示录□ 陈 岭何谓谣?《尔雅》曰:“徒歌谓之谣。”译成白话:“无伴奏的原生态歌唱谓之谣。”换句话说,古代的徒歌

天中音乐文化漫议系列之十一

听谣启示录

何谓谣?《尔雅》曰:“徒歌谓之谣。”

译成白话:“无伴奏的原生态歌唱谓之谣。”换句话说,古代的徒歌,就是我们现代语境中常说的没有伴奏的清唱及田间路边哼小曲儿。

听谣的社会活动始于何时?历史记载比较模糊。较清晰的是汉代就有了采访、记载歌谣的活动。

“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汉·上蔡童谣)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汉·上蔡歌谣)

这两首歌谣在汉代的上蔡县非常流行,并被宋代的郭茂倩编撰进音乐文化系列丛书《乐府诗集》流传至今。这两首歌谣唱的是上蔡县的父子两人:翟方进、翟义。前者是西汉成帝年间位极人臣的丞相,后者年方二十出任南阳都尉,后升迁东郡(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太守。父子两人汉室为官,忠于职守、敢于担当,最终结局却非常可悲。前者死后掘墓暴尸,后者磔刑碎尸死于非命,诛灭三族。传唱的歌谣,由于种种原因,褒贬不一,这对于翟方进、翟义,对于天中的历史显得很不公平。

(一)

“坏陂谁?翟子威。”

毁坏鸿隙陂的是谁?翟子威。童谣开唱就直奔主题,埋怨翟方进(字子威)毁坏了鸿隙陂。可以想象,当时的孩子们在柴垛旁、堰塘边、放牧的田野里骑竹马、捉迷藏,抱团儿在一块唱这歌谣时,一定是拍着小手跺着脚表示对翟方进的不满。“童言无忌”用在这里较为合适。娃娃们是无辜的,喜唱爱跳是他们的天性,至于唱什么、为什么唱,孩子们是不去深究的,只知道好大好大的鸿隙陂怎么说没水就没水了?

人造水库鸿隙陂,是汉武帝元光年间汝南太守主持修筑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初名“龙渊宫”,又名“濯龙渊”。该遗址在今洪汝河流域的上蔡、平舆、正阳、新蔡到淮滨境内。据说其水库的中心原是名为鸿隙陂的自然水泊,老百姓对“濯”呀、“渊”呀、“宫”呀的雅劲儿并不感兴趣,还是连根拔叫“鸿隙陂”顺当。此陂的兴建,解决了每遇夏季暴雨涨水,“道路化为陂池”(嘉庆年《重修汝宁府志·水利》)的弊端,为一方民众解除了水患之忧。如此好事,从上蔡走出的平民丞相翟方进为何要扒堤放水?

事出有因,顺势而至也。汉武帝执政后期,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弄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千疮百孔的鸿隙陂堤防失修,每到雨季洪水外溢,出现了更凶险的水患,甚至影响了数十州郡生命财产的安全。据《汉书》记载,成帝时,水患传到京师,“翟方进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视,以为决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费而无水忧,遂奏罢之。”汉成帝审时度势,批准了由丞相、御史大夫共同派遣的一帮子属官——掾(yuàn])史,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罢堤结论。客观地讲,扒堤放水不但扩大了耕地,增收了粮产,省去了堤防费用,还增加了国库的田赋收入,应该说在当时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可上蔡的童谣(孩子们的歌)对这事儿不认同:

“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俺吃的啥呀?)煮黄豆当饭、喝芋头汤充饥。建了又扒反复无常,重新修建才是正理,谁说的这话,是上天神的旨意(古时黄鹄被视为神鸟)。毫不隐讳地说,正是当年家乡的人们为此耿耿于怀而不能释然,才导致在不足200年的时间里,上蔡一地两朝出现了李斯、翟方进两个位极人臣的丞相,天中后人称李斯为“千古一相”、翟方进却黯然失色少有提及的内在因由。可以说,这首儿歌的流传大大扭曲了人们对翟方进的认知。

据《汉书》和《上蔡县志》记载,翟方进字子威,上蔡县华陂镇人。幼年丧父,家世贫穷。由于勤奋好学,23岁时举明经、任议郎。永始二年任丞相,封高陵侯。任职期间,博学多识,通晓法律,知能倶佳,号称“通明相”。其官德人品,仅举《汉书·翟方进传》中的几个例子就能说明:第一,搏击豪强、不附权贵。其任丞相司直时,正逢皇家营造陵园。贵戚宠臣们的“官二代”,凭借父辈们的权势垄断承包专营权,从中渔利、强取豪夺。翟方进亲临反腐斗争第一线立案侦缉,因其追缴赃款数千万的“打虎”威势而名震京城。第二,刚正不阿、执法如山。任职丞相时,皇太后的外侄定陵侯淳于长,倚仗权势,祸乱朝政。成帝由于太后的缘故,下发只免官不定罪的口谕,翟方进仍依法论度,置淳于长于狱中。第三,严于律己、廉洁从政。西汉末年,外戚专权,豪强霸田,土地兼并情况十分严重。元帝时的丞相匡衡占有土地30多万亩,成帝时的丞相张禹占有土地4万多亩,而翟方进身居相位多年,可以说同兼并豪夺无缘。

忠于职守、廉洁自律的楷模,为何死后掘墓暴尸?为家乡解决水患排忧解难之举,为何被童谣开骂传唱?通过史料的搜集与梳理,笔者发现,所谓童谣,是西汉末年社会动乱的政治谣言,掘墓暴尸则是动乱与反动乱残酷斗争裂变极致的苦果。由于当时没有互联网、电视直播等传媒手段,话语权又被野心家垄断,导致了坊间闾里芸芸众生人云亦云,于是政治谣言成了那个时代孩子们骑竹马、捉迷藏时的啦啦歌。应该说这是历史的误会。误会,该如何破解?

(二)

流行于上蔡县的《平陵东》歌谣,是解开翟方进被辱、被诬的政治密码。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苍凉的歌声,顺着干涸的堰塘,漫过土坡悄悄流向日暮的远方。

为了掩人耳目,在堰塘的低洼处,用碎石块垒起的一座长形祭坛旁,三个瘦骨嶙峋的老人和一个壮年汉子跪在祭坛前,闭目合掌,一人领,三人和,轻轻咏唱着《平陵东》,以此特殊的方式祭奠心目中的英雄。之后,几位神秘的祭奠者迅速逃离现场,消失在漆黑的夜幕中。

领唱者就是死里逃生的翟义门人。

《乐府诗集》卷二十八注释中说:“《平陵东》,汉翟义门人所作也。”又在《乐府解题》曰: “义,丞相方进之少子,字文仲,为东郡太守。以王莽方篡汉,举兵诛之,不克,见害。门人作歌以怨之也。”

出师未捷身先死,门人徒歌悼英雄。一曲《平陵东》梳理出了童谣的政治谣言属性,唱出了西汉末年政治动乱的真相。

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自己加九锡,裂汉篡权的步伐明显加快。当年底,他鸠死14岁的汉平帝,扶持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继承人,篡汉权谋帝位已箭在弦上。当月,又以武功县令在井中挖出白石头一块,上面刻写“安汉公莽为皇帝”的所谓“上天符命”,组织心腹劝进,逼太后下诏为“摄皇帝”。公元6年,干脆撕开伪装,立刘婴为皇太子,其称帝野心昭然若揭。公元7年初,翟义连络东郡都尉刘宇,严乡侯刘信等起兵反莽,树起了护一统、反分裂的大旗。同年,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会战中失败,被捕杀。王莽派人把翟义在东郡的家宅掘挖成污水坑,又扒开汝南境内翟方进墓及祖坟,“烧其棺柩、夷灭三族,诛及种祠,至皆同坑,以刺五毒并葬之。”(《汉书·翟方进传》)

就在“及翟氏灭”的历史大格局中,童谣在上蔡县传唱开来。显然,这是舆论“倒翟”的需要,也是动乱者转移掩饰篡权夺位恶名的障眼法。孩子们会有如此缜密的思维?一言以蔽之,这是“王记”舆论推手们的杰作——成人编、成人教、童稚歌唱罢了。为还原历史真相,宋代音乐学者郭茂倩在其《乐府诗集》中转引《汉书·翟方进传》里“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曰方进,时有童谣”的这段话前,还专门加注了“王莽时汝南童谣”七个字的标题,显然是在强调童谣产生的时间、地点,阐明连年枯旱的背景,以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厘清界定童谣的那段历史。

笔者为求证歌谣的真谛,还意外地搜集到了正面评价这段历史的文艺作品,如《汝宁府志·艺文篇》中辑录汉代李攀龙(疑应为明·李攀龙)的《赠汝宁徐使君》七言诗一首——

鸿陂东注汝阳城,太守乘春出劝耕。

童子但需骑竹马,夹车休唱芋魁羮。

还有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的《翟义公歌》——

汝南殃及枯骨冢,濮阳改筑鲸鲵宫。

中原掩耳宣大诰,偷泪自咏平陵东。

可惜的是,这些散见于历史星空的碎片,在浩如烟海的煌煌典籍中,往往容易被忽略。不然的话,何有文史大家王世贞“偷泪自咏平陵东”的感叹?更谈不上有他诗前那“故东郡太守,为汉诛莽不胜而死,其事甚伟。而郡人不知祀之,余始请祀于名宦祠,为作翟义公歌”(文中标点笔者加注)的引言。悲乎,历史的雾霾也时有蔽日之虞矣!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翟义门人讴唱的这首《平陵东》,虽说没有直接唱出王莽篡权、翟义举旗护汉的壮举(当时的高压态势所致),却把“王记”政治动乱所引发的民不聊生社会现实暴露无遗。尽管歌谣曲谱没能保存下来,但透过歌词对社会动乱官场腐败的揭露,似乎可感到音乐的哀怨、愤懑之情。

世间万事在反掌,成败那得论英雄。翟义首举反莽大旗虽军败身亡,其护一统、反分裂的忠勇英姿顶天立地、义薄云天!纷扰其父翟方进的童谣——政治谣言,不攻自破矣。

多行不义必自毙。王莽最终还是在护一统、反分裂的战争中败北,尸首分离,头被悬于宛县街上示众,落个窃国大盗遗臭万年的骂名。

走笔至此,笔者突然想起“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语。近年来,谣言的话题很热。各种谣言借助网络平台甚嚣尘上,对社会秩序造成很大危害。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的“谣言史”可谓源远流长。但与现在不同的是,古代谣言相对成熟的载体和传播方式是童谣。童谣的传播“追责”起来有困难 ,因此,杀伤力大、流布时间长,也最容易忽悠人。在传媒发达的今天,愿“偷泪自咏平陵东”的感叹不再,“夹车休唱芋魁羮”的规劝深入人心。

识破谣言,净化空间。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