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梁祝文化

梁祝传说

2014-06-27 10:48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wc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梁祝传说起源于汝南境内,发生于西晋中晚期,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相传西晋时,汝南境内的祝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男扮女装去红罗山书院求学,途经曹桥,与梁庄去红

梁祝传说起源于汝南境内,发生于西晋中晚期,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相传西晋时,汝南境内的祝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男扮女装去红罗山书院求学,途经曹桥,与梁庄去红罗山书院求学的梁山伯相遇,遂结拜为兄弟,同赴红罗山求学。在红罗山同窗三载,同植树、同挑水、同学习、同吃住。祝英台逐渐对梁山伯产生爱慕之情。

三年后,在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里相送途中,祝英台向梁山伯多次暗示相爱之情,梁山伯却不知。祝英台只好以为其妹九红提婚之名,约梁山伯到祝家楼台相会。梁山伯赴约前来,得知真相,但为时已晚,英台已被其父许配给马庄马文才为婚。梁山伯懊悔而返,婴疾不愈而终。终前晓谕家人,死后将其葬在英台出嫁时必经之处的马乡镇北头官道西边,家人依允。数日后,英台出嫁,途经梁墓,下轿祭拜,悲痛欲绝,撞柳殉情,以慰梁魂。随之,人们将其埋在与梁山伯隔路相望的路东。之后,两人化为蝴蝶,比翼双飞。

在梁祝故事发生地的汝南县马乡镇、大王庄乡、和孝镇、三桥乡,从古至今流传很多梁祝故事的民谣、歌谣。如“走一洼,又一洼,洼洼地里好庄稼,高哩是秫秫,低哩是芝麻,芝麻地里带打瓜,有心摘个尝尝吧,还怕你,吃着甜头连根拔;走一河,又一河,河里飘着一对鹅,公鹅游水前面走,后头母鹅叫咯咯(哥哥);桑木钩担柏木桶,千提万提提不醒”等。

由于西晋时期暴发“八王之乱”,汝南位于西晋中原腹地,人们为避战乱,四处迁徙逃生,梁祝故事也随之不胫而走,传遍全国。

最早的梁祝故事是以口头传唱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流传开来,到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朝梁文帝时已有文字记载。唐宋时忆有小说和词牌。宋末元初开始出现戏曲。明、清以后,梁祝故事以各种文艺形式出现。最早的戏曲河南古老剧种罗卷戏,在四百年前就有《梁山伯》、《梁山伯与祝九红》,后有河南曲子《梁山伯求学》、《闹五更》、《讨砚水》、《道友》,豫剧花鼓《西窗会载波楼会》、二夹弦《梁祝》、《红罗山》等。2003年,汝南县又组织编写了梁祝故事的新剧本《梁祝情》。

梁祝故事发源地至今保留有全国独一无二的梁祝墓,大王庄境内有红罗山书院尚存,和孝镇有梁祝结拜的曹桥遗址。在以上三个乡镇内的祝庄、梁岗、红罗山书院原遗址至今依然存在。这正验证了著名学者钱南扬、冯沅君、顾颉刚、黄朴等人提出的“梁祝故事就发生在地点相对集中的地理环境中,方圆不过百里,人物不过二三”的论证,并且他们首肯“梁祝故事传说以河南为中心,渐次向风物圈周围扩张”。

20065月,梁祝传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邹冬梅 辑)

责任编辑:wc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