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实画派十年:摆脱概念化和矫饰风
摘要: 新华网北京11月18日专电(记者 周玮) 靳尚谊、陈逸飞、艾轩、杨飞云、王沂东等31位艺术家日前携其450余幅成名作和代表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写
新华网北京11月18日专电(记者 周玮) 靳尚谊、陈逸飞、艾轩、杨飞云、王沂东等31位艺术家日前携其450余幅成名作和代表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写实画派十年展”。专家认为,经过10年的探索,中国写实画派已经有效地克服和抑制了创作中的概念化和矫饰风。
据介绍,中国写实画派由成立之初的13位画家,快速发展到现今的30余位画家,他们在尊重传统、尊重绘画语言的同时,以不同的风格、个性,探索对本土情感体验的独特表达,已成为当代中国油画创作的一支主体力量。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诸迪将写实画派的创作以观照对象分为四个类型:一是日常诗意,画家把镜头对准自己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通过对周遭生活的审美化处理表达内心的诗性情怀;二是底层观照,这类作品主要描绘芸芸大众,抓拍典型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三是身体叙事,主要指以人体为表达载体的创作;四是自然物语,以静物和风景写生为主。
“我高兴地看到,一些写实画派名家创作中出现的一些变化:造型与色彩变得更为质朴、自然和富有生活气息,绘画形式更富有意味。”美术理论家邵大箴说,现实生活中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大自然景色,有效地克服和抑制创作中的概念化和矫饰风。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说,不少写实画派的画家更加注重表现题材的开拓,特别是表现时代生活中的普通劳动群众,把“地气”融汇在自己的创作中,以更从容的技法去描绘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更洋溢着现实生活的气息和时代精神。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