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收益背后的非法集资陷阱
摘要:若有保险代理人向你推荐一款年化收益率12%的理财产品,你可得注意了,这不一定是理财产品。近期,某省保监会网站披露,投保人张先生投诉称,购买某保险公司产品后,保险销售
若有保险代理人向你推荐一款年化收益率12%的理财产品,你可得注意了,这不一定是理财产品。
近期,某省保监会网站披露,投保人张先生投诉称,购买某保险公司产品后,保险销售人员李某向其推荐了一款年化收益率达12%的理财产品,张先生以为是保险公司的产品,未详细了解便同意购买。一年后,李某称资金出现问题,本金无法给付,此时,张先生才发现,用于理财的资金被某基金公司用于投资,该基金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已被公安部门查封。
据了解,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中已出现保险从业人员的身影,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非法性,集资者大多不具备发行债券或销售理财产品等主体资格,且集资项目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二是公开性,部分保险从业人员利用工作便利公开宣传一些非法集资项目;三是利诱性,集资者大都采取先支付利息、到期支付本金或继续滚存的方式,给予或者承诺给予出资人高额回报。 (徐小防 整理)
责任编辑:df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