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乡土文化 老照片

乾隆御赐镇寺之宝60余年后重回栖霞寺

袈裟上绣有133条金龙

2014-12-02 08:03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ldm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袈裟上的金龙栩栩如生。 紫衣袈裟上有133条五爪金龙盘旋。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清乾隆皇帝对栖霞山特别钟爱,他六下江南,有五次驻跸栖霞乾隆行宫。乾

 \"yangf14121.jpg"

袈裟上的金龙栩栩如生。

\"yangf14122.jpg" 

紫衣袈裟上有133条五爪金龙盘旋。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清乾隆皇帝对栖霞山特别钟爱,他六下江南,有五次驻跸栖霞乾隆行宫。乾隆御赐栖霞寺的镇寺之宝——“紫衣袈裟”,在流落60多年回归栖霞寺后,将于本周首次在栖霞寺文物楼展览。

 

袈裟上绣有133条金龙

 

记者在现场看到,袈裟长约2.3,宽约1.1,整体呈紫色,四周有八条金龙盘旋,两两相对,中间又有125条金龙,或抬头吐气、气贯山河,或腾云盘旋、神态各异,非常气派。金龙四周还伴有祥云起舞,整个袈裟共绣有133条龙,栩栩如生。

在袈裟的背面可以看到“清乾隆帝五幸栖霞行宫御赐金龙袈裟永镇山门”的字样。袈裟上的金龙和祥云以及上面的图案都是用金线绣制而成的,且这些金龙都是五爪龙,俗称“金龙袈裟”,为御用,显示了皇家威严和袈裟的珍贵。

 

袈裟去年才回归栖霞寺

 

据介绍,这件袈裟是1949年栖霞寺的志开法师秘密嘱咐达道法师带往香港的,后来的僧人也不知道以前栖霞寺还有这么一件宝贝。达道法师是栖霞寺下院香港鹿野苑主持,是南京人。他1921827生于南京江浦县杨氏府中,193716岁时于江浦中学毕业,193918岁时剃度出家。他早年就读于栖霞山律学院,后来转至镇江焦山佛学院求学。

解放前他重返栖霞寺,1947年与同门法兄来到香港,居住在栖霞分院鹿野苑内。后来一直在香港,直到生病之后,他又回到了南京。去年,达道法师示寂前,特意嘱咐侄女将这件御赐镇寺袈裟重新送回栖霞寺。这60多年,他一直悄悄地珍藏着,从来没有对外公开展示过。在达道法师的荼毗法会上,达道法师的侄女捧出这件紫衣袈裟,说是法师遗愿,让它重回栖霞寺。

 

寺志没有乾隆御赐袈裟记载

 

“以前我们不知道有这件袈裟。”南京栖霞古寺法师告诉记者,寺志上也没有记载,可能以前也只是一代代秘密相传。

据介绍,袈裟主要有三种:五衣、七衣、大衣。紫衣袈裟则是僧人“大衣”之上的特殊服饰,只能在大法会或者朝见帝王会见大臣时才可穿着。皇帝赏赐给僧人的就叫“紫衣袈裟”。

袈裟上的字样,显示出了它的身份:“清乾隆帝五幸栖霞行宫御赐金龙袈裟永镇山门”,说明这是清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回到北京后才赐给栖霞寺的,是“镇寺之宝”。

 

链接   乾隆与栖霞山的渊源

 

乾隆皇帝曾经六下江南,即1751年、1757年、1762年、1765年、1780年、1784年,曾经五次驻跸栖霞山乾隆行宫,前后共有45天。据清代大文学家袁枚所著《袁文笺正》记载:“乾隆十六年三月朔天子南巡狩猎至于摄山……”,乾隆十六年即1751年也就是乾隆第一次南巡,当时由于乾隆行宫并没有修建完成,所以乾隆皇帝只能到栖霞山狩猎,后他又可能回到南京城,住在其他行宫内。足见,乾隆皇帝虽然没有住在栖霞山,但也对栖霞山的美景流连忘返,后几次南巡,乾隆皇帝均住在栖霞行宫内。

乾隆行宫是由当时两江总督尹继善,花了近6年时间,终于在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前完工。乾隆行宫共有房间约2000余间,面积约4万平方米,是南巡行宫中最大的一座。乾隆描写栖霞山各名胜的诗作多达116首,匾联44副,佛赞1篇,对其偏爱的栖霞十景,乾隆行宫、彩虹明镜、紫峰阁、玲峰池、万松山房、珍珠泉、德云庵、叠浪岩、幽居庵、天开岩,不仅写出许多赞美的诗联,而且画下这十景当时的盛况。

                     (   )

 

责任编辑:ldm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