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切实增强宪法意识
摘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国家宪法日作出的重要指示□ 韩伯成 在首个国家宪法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国家宪法日作出的重要指示
□ 韩伯成
在首个国家宪法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要求全党“要以设立国家宪法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更好发挥宪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大作用”。这一重要指示内涵深刻、务实创新,饱含着以人为本、心系人民的真挚情感,为全面推进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理论指导。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认识重大意义,把握科学内涵,抓好贯彻落实,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努力开创我市依法治市工作新局面。
一、认识设立宪法日的重大意义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有助于扩大宪法实施的群众基础。我们尊重宪法、实施宪法、维护宪法,实质上是尊重民主、维护民主和实施民主。我国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将使宪法教育、宪法宣传更加有的放矢。宪法日的设立强调了宪法的权威,也拉近了普通民众与根本大法之间的距离,使民众在隆重庄严的仪式中感受宪法的力量,在生动活泼的教育普及中触摸宪法的“温度”。而法律条文从“石柱”、“铜表”走进生活的过程,正是法治精神、法治价值形成的过程。开展国家宪法日活动,能够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法治意识,有利于不断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营造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良好氛围。
有助于发挥宪法实施的重要作用。
有助于树立尊重宪法的良好形象。设立宪法日有助于在国际社会树立我国尊重宪法的良好形象,扩大我国的宪法国际宣传。设立专门的宪法日或者是纪念日,是各国通行的做法,一些国家也设有固定的宪法节,还有许多国家把自己国家通过颁布或者实施宪法的那一天确定为宪法日或者是宪法纪念日。可以说宪法日的设立以及宪法宣誓制度的建立,是对世界通行普法经验的借鉴。经验表明,宪法日对于提升人民对宪法精神的认同度,对于发挥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在世界上树立我国尊重宪法的良好形象具有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
二、把握宪法精神的科学内涵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除了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经济等制度,最主要的内容有两点,一是公民权利的确认,二是国家权力的设置。可以说,宪法既是确认公民权利的“宝典”,即权利宣言,同时也是规范国家权力的“规约”,即权力规范。宪法永恒不变的精神,就是要规范国家权力的行使,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保持权力与权利的协调与平衡。
宪法精神的科学内涵是规范国家权力的行使,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保持权力与权利的协调与平衡。概括地说,宪法精神的深刻内涵体现在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上。第一,权利是国家权力之本源,公民权利为宪法所确认,而权力则是人民通过宪法所赋予的。第二,权利是国家权力之目的,国家权力的设置以权利为对象,权利则是权力维护的目标。第三,权力是公民权利之保障,必须通过有组织的国家权力,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因此,要防止国家权力被滥用,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要防止公民权利被滥用,维护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秩序,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从根本上讲,宪法的实施需要形成以宪法价值为核心的社会共识,需要将这种社会共识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我们要弘扬的宪法精神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精神。1982年通过的现行宪法在中共十二次代表大会之后颁布。中共十二大的政治报告中具体阐明了社会主义的特征,即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现行宪法中得到了充分反映。二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是维护我国统一的根本政策。宪法序言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并指出“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序言中有6处谈到“中国人民”时,都用了“中国各族人民”以示团结。宪法多处规定,使少数民族能同全国人民一起,平等地决定和管理全国性的大事。三是改革开放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现行宪法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年之后颁布的,在三中全会确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宪法贯穿着改革开放的精神。宪法序言规定,中国各族人民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这个规定含有改革的意思。到了1993年,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修改宪法时,又在这个规定的前面增加了“坚持改革开放”,从而使这个精神完全凸显。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我国的现行宪法中,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的精神有着充分体现。
三、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新形势下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维护宪法权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结合我市依法治市的实际,全面贯彻落实。
深入开展宪法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就要结合我市实际,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大力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全面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推进依法治市,普法必须先行。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首个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切实增强宪法意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就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培养全社会的宪法信仰。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带头信仰法治、践行法治,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之风,让法治在人民心中生根、在社会运行中生效。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法治思维,始终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形成运用法律原则、规则和方法来思考处理问题的法治思维新常态,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作为履职尽责的最基本要求。
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全面推进责任落实。党的领导是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最根本的保证,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最根本的保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要认真抓好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责任落实。各级党委要把依法治市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发展规划,切实加强对依法治市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好推进依法治市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依法治市工作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各有关部门和人员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具体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科学判断依法治市工作形势,严格遵循法治建设规律,理清工作思路,确定工作重点,完善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为建设平安驻马店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省委专家宣讲团成员)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