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越冬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摘要:朱统泉目前,我市小麦进入越冬期,田管措施要根据苗情特点,以防冻保苗为中心,重点做好中耕或化学防治田间杂草、控旺与促弱相结合、因苗补肥、加强镇压和覆盖、防治病虫害
朱统泉
目前,我市小麦进入越冬期,田管措施要根据苗情特点,以防冻保苗为中心,重点做好中耕或化学防治田间杂草、控旺与促弱相结合、因苗补肥、加强镇压和覆盖、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以确保麦苗安全越冬,为明年丰收打好基础。
一、中耕或化学防治田间杂草
由于小麦播种后墒情足、气温比较适宜,各类杂草均已出土生长,且生长势头强。冬前没有及时进行杂草防控的地块,目前也是气温适宜防治各种杂草的好时机,要及时因地制宜进行中耕或化学防治田间杂草。用药选择可分为三类情况:1.对于冬前出土量较大的播娘蒿、荠菜、麦家公等阔叶杂草,可选用70.5%二甲·唑草酮可湿性粉剂、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34%氯氟·唑草酮可湿性粉剂、66%苯磺隆·二甲四氯钠可湿性粉剂等除草剂。2.对于节节麦严重田块,宜选用3%甲基二磺隆油剂;对于多花黑麦草、野燕麦等,可用5%唑啉·炔草酸乳油、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10%精恶唑禾草灵乳油、6.7%精恶唑禾草灵乳油等除草剂。3.禾木科杂草、阔叶类杂草混合发生田块,根据草相发生情况,选择以上禾本科和阔叶类除草剂各一种兑水喷雾。注意事项:上午10时后至下午4时前为喷药最佳时间。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且3天内无低温时方可喷药。对于苗稀、苗黄、长势弱的麦田,不能使用3%甲基二磺隆油剂,以防药害。使用3%甲基二磺隆油剂时,不能重复喷药,以免产生药害。含有二甲四氯钠成份的除草剂,日平均温度低于8摄氏度慎用,以免产生药害。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用药。
二、控旺促弱
三、因地制宜 因苗补肥
对适期播种、基本苗适中、基础较好、长势正常、群体较足的一类和二类小麦田,目前无需施肥,重点要考虑春季重施返青拔节肥,并根据强筋小麦“增氮后移”、弱筋小麦“降氮前移”的原则合理运筹施肥,提高品质调优及栽培技术水平;对前期突击抢种、基肥施用不足、目前苗小、苗黄、苗瘦的小麦田块,要尽早因苗补肥促壮,一般施尿素8.0公斤~10公斤/亩,确保基苗肥施足纯氮9公斤~10公斤/亩,对磷、钾肥用量不足的麦田要及早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促进小麦早生根、多分蘖和苗情快速地转化。
四、视土壤墒情适期浇好越冬水
越冬水是保证小麦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防止小麦冻害死苗,并为翌年返青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还可以踏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因此,一般麦田尤其是悬根苗,以及耕种粗放、坷垃较多及秸秆还田的地块,都要浇好越冬水。对于群体在40万以下的田块,适期早灌越冬水,但墒情较好的大播量麦田,可不浇越冬水,以控制春季旺长。
五、严禁麦田畜禽啃青
越冬期间也是小麦储存营养物质的重要时期,绿色叶片也是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是刚恢复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冬季畜禽啃青会使光合作用面积减少、甚至根茎受损,严重导致小麦抗寒能力削弱,麦苗受损伤后,虽然翌年春季可再发,但分蘖和幼穗分化开始时间晚,会造成亩穗数和穗粒数减少。同时,麦苗茎秆细弱,易出现倒伏,千粒重大幅度降低,降低产量。
(作者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站长、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