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区 确山县

确山县举行2015年文化拥军“铁花”进军营活动

2015-01-12 09:18 来源:驻马店网 ly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本网讯(通讯员 王志波)1月11日夜晚,由确山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老区确山县 2015年文化拥军“铁花”进军营活动在济

 

本网讯(通讯员 王志波)111夜晚,由确山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老区确山县 2015年文化拥军“铁花”进军营活动在济南军区驻确山某炮兵旅营区训练场隆重举行。驻确山某炮兵旅官兵和当地群众共两千余人共同欣赏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确山铁花”的独特魅力。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军事频道“农业”栏目—CCTV-7《过年了》2015农民春节大联欢节目组记者一行全程实况录像,这期节目将于2015年春节期间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春节特别节目中播出。

 在表演现场笔者看到:在开阔的场地上,搭起了一座6多高的四方八角大棚,称为“花棚”。“花棚”共两层,每层上面铺设密集的新鲜柳树枝儿,柳树枝儿上绑满了烟花、鞭炮和起火;“花棚”顶上,正中竖起一根5多高的杆子,称为“老杆”。“老杆”顶上,绑着长挂鞭炮和大型烟花,称为“设彩”。“花棚”旁,一座一人多高的化铁熔炉炉火正旺。一边是熊熊的熔炉,生铁碎片不时倒进炉内将其化成铁汁,待熔炉里的废铁熔化成一千七八百摄氏度的沸腾铁水,10多名打铁花的艺人脱掉上衣,赤背上阵:他们腰系大红扎带,头上反扣着葫芦瓢,跑到熔炉旁,执起了“花棒”。“花棒”,手腕般粗细,一尺多长,分上棒和下棒;上棒,顶端掏有指头肚大小的圆坑儿,用以盛铁汁;下棒,用来击打上棒。艺人们将上棒盛满铁水,迅速跑到“花棚”下,用下棒猛击上棒。只见打铁花艺人赤膊上阵,从熔炉中接出高达1000多摄氏度的铁汁,一棒接一棒,一人跟一人,往来于熔炉和花棚之间。铁花飞溅,如火山喷发,鞭炮齐鸣,似两军激战。既有古代民间传统焰火的神秘惊险,又有现代烟花的五光十色。铁花在空中朵朵绽放,犹如火树银花,场面蔚为壮观。打铁花时,有两支龙灯队参与助兴, 两条龙灯穿梭于在铁花飞溅的花棚下进进出出,称为“龙穿花”。打花艺人和两支龙灯队各呈绝技,使铁花表演更加壮观、喜庆、欢乐、吉祥。整个表演神秘新奇、惊险刺激,打铁花者勇敢拼搏的绝技,博得了部队官兵和现场观众们的阵阵喝彩。

 据了解,“确山铁花”又称“打铁花”,是河南省仅存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素有“民间焰火之最”、“中原文化奇葩”的美誉。它起源于宋代,鼎盛于明清,已有千余年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20072月,“确山铁花”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6月,被国务院和文化部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确山铁花”表演队应邀多次分别在首都北京、河南郑州、河南驻马店、湖南浏阳、河北张家口及驻确山部队作精彩表演,好评如潮。“确山铁花”曾荣获“河南省民间艺术表演金奖”和“特别金奖”,荣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京展演展示活动“金奖第一名”、被誉为“中华第一铁花”。国内外数十家新闻媒体和全国互联网各大网站竞相报道,被广大网友们亲切地称为“中国最牛的铁花焰火”。

 

责任编辑:ly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