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墓葬“摇钱树”多现于西南地区
摘要:原标题:东汉墓葬“摇钱树”多现于西南地区 又名升仙树 □金陵晚报记者 于峰 昨天有媒体报道,重庆、四川等地的博物馆里收藏有一种汉代摇钱树,其底座上往
□金陵晚报记者 于峰
昨天有媒体报道,重庆、四川等地的博物馆里收藏有一种汉代摇钱树,其底座上往往雕刻各种精美的动物,包括羊。羊年快到了,这种和羊有关的文物,会成为文博界的明星。记者了解到,其实这种摇钱树,南京博物院的展厅里正在展出。
“摇钱树”多出现在西南地区
据介绍,作为文物的“摇钱树”,是指主要发现于我国西南地区古墓葬中的一种树形器物,也叫升仙树,产生于东汉早期,至六朝早期衰亡。
专家介绍,摇钱树通常由树体和树座两个部分构成,树体包括树干和枝叶,用青铜铸造,上面镶嵌大量铜钱,插在带孔的陶制或石质树座中,构成一株完整的摇钱树。树体与树座上雕刻有各种动植物、钱币及神话场景等。一般来说,摇钱树作为陪葬品,出现在富裕阶层的墓葬中,以体现其经济地位。
南京文物专家邵磊告诉记者,“摇钱树”多出现在西南地区,在包括南京在内的江南地区却从未出现过,可见这种文物的地域属性极强。
南博展厅里的“飞羊”
不过,走入南京博物院,却能见到一件摇钱树的底座。2013年南博重新开放以后,在艺术馆内设置了古代雕塑馆,展示了南博收藏的历代精美雕塑,其出土地点涵盖全国很多地方。
记者看到,在雕塑馆一角的展柜里,有一件雕刻精美,动感十足的摇钱树底座雕塑。其上部是一只长着翅膀的飞羊,有人跨骑在羊上。羊的脚下是云纹,象征飞羊在腾云驾雾,云雾中还探出一只龙头。云雾的下方,还可以隐隐看到一只辟邪。底座最下方,浮雕出一棵摇钱树,树旁有两人走过,肩扛的也全是铜钱。旁边的说明牌显示,这件文物是“东汉飞羊乘人插座”。
南京本地并没有发现过东汉摇钱树,那么南博的这件摇钱树是从哪儿来的呢?记者了解到,南博“东汉飞羊乘人插座”出自四川彭山汉代崖墓。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博物院的前身——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对四川彭山汉代崖墓进行了考古发掘,获得了大量珍贵文物。而主持那次发掘的,就是后来出任南博院长、我国著名的女性考古学家曾昭燏先生。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金陵晚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