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文学

扫灶

2015-02-10 08:35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王太广家乡俗语道:“腊月二十三一到,全家人开始扫灶。”“腊月二十三,户户把家翻。”这些说的都是扫灶。扫灶,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每家每户

□王太广

家乡俗语道:“腊月二十三一到,全家人开始扫灶。”“腊月二十三,户户把家翻。”这些说的都是扫灶。扫灶,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每家每户都把一年来的垃圾、灰尘清扫干净,除去一年来的晦气和不快,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步入新的一年。

腊月二十三,家乡人称“小年下”。这一天有上午祭灶,下午扫灶的习俗。上世纪70年代初,我家的房子是国家给宿鸭湖移民建的墙倒屋不塌的框架房。相通的三间房,东头一间是灶火(即厨房)。因为天天烧火做饭,烟熏火燎,屋内的水泥檩、柱子和椽子都被醺得黑乎乎的,蜘蛛网一个连着一个,各种家具什物的上面蒙了一层尘埃,锅灶上敬奉的灶王爷和年画更是灰土盖脸,没了模样,不扫真的很难看。

那天吃过中午饭,全家人就开始动手干。爷爷、父亲、母亲、姐姐和我分别把每个屋子里的被褥、苇席卷起来,把箔掀起来,把盆盆罐罐、坛坛碗碗、破篮子破鼓等家什,凡是能搬动的统统搬出来,能拿的全部拿出来,摆得满院子都是。待东西全部搬出后,找些破麻袋、门帘、旧报纸、塑料布盖着屋里搬不动、抬不走的粮食茓子、大面缸、水缸、锅灶、案板,以免落上灰尘。

扫灶的活儿由父亲去干。他先找一根较长的木棍,把爷爷新扎的笤帚捆在木棍的一头,把门后边墙上挂的那顶破草帽戴到头上。没有口罩,父亲就用洗脸毛巾把鼻子和嘴遮着。父亲先从西间的屋脊开始,从高处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清扫。笤帚稍微一碰,这些积攒了一年的灰尘、蜘蛛网便摧枯拉朽似地飘落下来,屋子里顿时乌烟瘴气,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气味。

我顶不住这呛人的尘土味,一边咳嗽一边捂着嘴,从屋里跑了出来。这时候,我听到父亲开始咳嗽,那肯定是灰尘把他呛得喘不过气了。我又走进屋里,想替换父亲。他说:“你干不了,出去吧!”过了一会儿,父亲从屋里出来,径直走到粪池边。父亲黑色的破棉袄上落了一层灰尘,像个土人一样。他随手解开毛巾,脸已憋得通红,立马吐出一口浓黑的痰,然后又系上毛巾回到屋里继续扫房。

父亲扫房很认真、很细致,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高到低,旮旮旯旯慢慢地清扫。够不着的地方,父亲就站在大板凳上趔趔趄趄地划拉,最后,用笤帚清扫墙面、墙角和墙根的尘土。

父亲清扫完后,母亲已烧好一大锅热水,二姐和三姐开始对屋里的器皿、橱柜、桌凳等进行反复擦洗。经过全家人一个下午的忙碌,从把家什搬出门到回归原位,从屋里深灰积尘到清扫一新,家如同一个经过一番梳洗打扮的物品,变得干净整洁了。

时至今日,每到小年的下午,家乡人仍坚持扫灶的习俗。我想,人们在扫去房间灰尘的同时,是不是应拭去覆盖在心头的灰尘、涤荡沉淀在心灵深处的尘埃呢?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