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频涉毒防范须机制 白岩松:涉毒明星非个案
摘要:原标题:明星频涉毒防范须机制 王琳 在
在王学兵涉毒被捕后,其出演的电影、话剧均受到极大影响,一时间明星吸毒再度成为焦点话题。近日、濮存昕、白岩松等人先后就此发表意见,大家不再是单纯探讨吸毒明星个体,而是对明星这个特殊群体屡发吸毒事件进行思考。
随着王学兵被捕,明星涉毒再成热点话题,这也使得设立防范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毒瘤需要手术,病毒需要猛药。”这是濮存昕在谈到王学兵等演员因涉毒被抓一事时的态度,他认为,一些演员沾了毒品、踩了红线就得接受法律的严处,让青年一代引以为戒,“可以让这些犯错的名人一段时间不演出,他们应真正戒毒。当然,也要给他们一口饭吃。”而白岩松对严处吸毒明星的态度更为坚决,他指出吸毒在演艺圈不是几个明星的个案,明星涉毒的人数甚至可能比人们想象的更残酷,“在中国,明星吸毒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少人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们觉得吸毒是某种身份的象征。外界的诱惑和工作压力始终存在,娱乐圈如果用自我反省的方式治理风气很难,需要有外界的力量让他不敢涉毒。”
此处,白岩松所指的“外界力量”并不是单纯的拘捕涉毒明星,“我们要给明星设立个底线,无论他此前有多少光环,只要他涉毒,这些光环一夜之间就会消失。这样才能震慑明星。在日本如果演艺人员涉毒,他想要东山再起,太难了。但在我们这里,问题明星涉及黄赌毒复出之后,甚至会比以前更火。我明确告诉你,前两年曾有一位已经淡出娱乐圈的歌手由于吸毒被抓,复出之后演出身价大幅度上涨。这给很多人的暗示是什么?”
白岩松认为法律在吸毒这个领域不能一视同仁,如果我国的法律乃至社会氛围都不包容这些明星,娱乐圈的风气就会好转,“比如国外的法律就明确公众人物涉毒,受到的惩罚要远远大于普通人,因为明星吸毒带来的破坏力不仅仅只针对他个人,还涉及社会公众。但这不是说仅仅用法律上不对等的方式整治。社会的抵触、媒体的谴责、行业的拒绝都可以约束明星行为。只要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是不合理的事情,它就一定会慢慢地淡出。”
责任编辑:lyp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