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论文

关于竹沟精神的调查与思考

2015-03-18 08:15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xm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栗明伦 被喻为“小延安”的竹沟曾是抗战初期中原地区的革命摇篮,也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的根据地之一。竹沟军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渐孕育形成一种革命精神&mda

栗明伦

 

被喻为“小延安”的竹沟曾是抗战初期中原地区的革命摇篮,也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的根据地之一。竹沟军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渐孕育形成一种革命精神——竹沟精神。

一、竹沟精神的内涵特征

竹沟精神的内涵是:坚定信念、依靠群众、艰苦奋斗、顾全大局。竹沟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组成部分。

坚定信念是竹沟精神的灵魂。竹沟军民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们在当时环境条件艰苦、革命屡遭挫折和敌人威逼利诱、血腥镇压的情况下,靠着坚定的信念,前仆后继同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如“竹沟惨案”发生后,国民党不但继续破坏竹沟地下党组织,屠杀抗日官兵家属,还在精神上“软化”他们,通过办“反省院”强迫他们“反省”、“自新”,接受法西斯奴化教育。但是,疯狂屠杀吓不倒他们、精神侵蚀软化不了他们,他们义无反顾地继续革命,表现了头可断血可流、革命信念不能丢的精神。

依靠群众是竹沟精神的本质。依靠群众是我党在竹沟的基本工作路线,也是我党和红军游击队在竹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竹沟曾流传的顺口溜“群众是秧我是瓜,秧肥花开瓜儿结”形象地阐明了竹沟精神的本质特征。竹沟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在竹沟之所以能生存壮大,靠的就是坚实的群众基础。他们依靠“妇救会”、“商救会”、“青救会”和广大群众,筹集粮食、钱物和兵员,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进行剿匪锄奸等。

艰苦奋斗是竹沟精神的精髓。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竹沟军民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没薪饷、粮食不足,他们就自己种粮挖野菜、捡橡子。没服装,就用土布做,用塘泥、柳树皮、槐树花等代替染料染布。没房住,就自己做土坯、割茅草建。缺少医疗器械,就用竹签代替止血钳和镊子。有一首顺口溜是他们艰苦奋斗的生动写照:“吃的是雪花饭(豆腐渣蒸野菜),喝的是碧玉汤(野菜煮的汤),睡的是钢丝床(树枝做的铺板),盖的是金丝被(稻草、麦秸代替被子)。”竹沟军民靠着艰苦奋斗,克服一个个困难、战胜一个个挑战、取得一个个胜利,使我党在竹沟的组织和游击队得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

顾全大局是竹沟精神的关键。竹沟军民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革命自觉,为了民族独立与解放,为了共产主义早日实现,他们自觉做到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抗战初期,他们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先后派出174800多名基干队伍东进南下,开辟了豫皖苏和大别山抗日根据地。他们还节衣缩食,出钱出物,保证了中原局、河南省委和留守处机关的后勤需求。仅1938年就贡献军衣3000多件、军鞋5000多双和大量粮食、盐巴等。竹沟镇张杨氏的独生子正准备结婚,听说部队要开赴前线,她坚决拒办婚事,毅然把儿子送到部队。这种顾全大局的精神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

二、竹沟精神的形成背景

按照毛泽东同志界定的范围,竹沟地区包括“铁路(平汉路)以西,南阳以东,叶县以南,随、枣(今指湖北省随州市和枣阳市)以北”区域。这里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群众基础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为我党创建地方党组织和革命根据地、为我党武装力量的生存发展、为竹沟精神的孕育形成创造了条件。

1926年,竹沟就建立了党组织,点燃了这里的革命火焰,唤醒了群众的革命热情。土地革命战争后期,鄂豫边省委在竹沟创建了红军游击队。抗战爆发后,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19383月,第八团队开赴抗日前线后,在竹沟设立留守处继续坚持斗争。19386月,中共河南省委由开封迁驻竹沟,使竹沟成为河南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中共中央中原局建立后,所在地设在竹沟,刘少奇、李先念等先后来到竹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使竹沟成为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竹沟又是我党在中原地区的革命摇篮。我党在这里通过举办教导大队、党训班等,培养了大批党、政、军干部和其他骨干力量。我党在竹沟还办了豫鄂边区党委机关报《小消息》,及时指导和推动中原各地的抗日斗争。

竹沟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特别是抗日战争和创立中原抗日武装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当时,承担着中原局向中原各地输送干部、提供经费物资、进行交通联络等重要作用的竹沟,党、政、军、群工作得到蓬勃开展,竹沟起着领导华中地区抗战的作用。刘少奇说:“延安有党的领导,竹沟也有党的领导;延安有窑洞,竹沟也有窑洞;延安有抗大,竹沟有党训班;延安有延河,竹沟有大沙河。这里真成了小延安!”从此,竹沟以“小延安”的美名传扬全国。

三、竹沟精神的现实意义

弘扬竹沟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所在。竹沟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竹沟精神蕴含的红色文化感染性强,能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独特的资源和素材,把竹沟精神作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更容易让人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思想上形成共识、行动上达到一致。

弘扬竹沟精神,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根本要求。竹沟精神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建设干部队伍的生动参照和根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需要践行的目标追求和应有思想灵魂。要以竹沟精神为镜子,对照作风建设要求,查找自身在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

弘扬竹沟精神,是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的客观需要。竹沟精神的内涵与党员干部应有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要求是高度一致的,为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大力弘扬竹沟精神,继承和发扬竹沟军民光荣传统,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

弘扬竹沟精神,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的动力源泉。近年来,确山县牢固树立“四个第一”理念,强力推进“四项建设”,大力实施“50工程”,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但农业大县、工业小县的基本县情没有根本改变。要想打造富强、文明、平安、美丽确山,实现富民强县、赶超发展目标,就需要弘扬竹沟精神,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各方力量。目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我们要弘扬竹沟精神,坚定改革信心,自觉服从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四、学习弘扬竹沟精神

弘扬竹沟精神,武装干群头脑,凝聚社会正能量。要对党员干部加强竹沟精神教育。要把竹沟精神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以学习弘扬竹沟精神为主线,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竹沟精神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引导干部群众学习、宣传、践行竹沟精神。推进竹沟精神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使学生从小接受竹沟精神教育。加强舆论引导,宣传推介竹沟精神,以竹沟精神引领社会思潮、凝聚正能量。

弘扬竹沟精神,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发展上台阶。弘扬竹沟精神,坚定发展信念,以实施“50工程”为重点,突出项目建设和开放招商,做强做优产业集聚区。培育壮大建材、生物科技主导产业,发展机械电子、箱包鞋服等产业。以城市新区、特色商业区、产业集聚区建设、旧城区改造和集镇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城镇化。不断深化“双创”工作,将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城市的名片擦得更亮。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和提升3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建设。以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最美中国·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县”称号为契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畜牧产业。以特色商业区为阵地,结合确山区位优势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发展新兴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弘扬竹沟精神,全面深化改革,赢得改革新突破。建立健全工作推进、考评和问责等机制,确保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要顾全改革大局,主动推进改革,紧紧依靠群众推进改革,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切实解决“中梗阻”和改革“最后一公里”问题。

弘扬竹沟精神,巩固活动成果,持之以恒转作风。要弘扬竹沟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按照加强作风建设要求,持续强化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制度建设,接受社会监督,加大问责力度,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作者系中共确山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