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娱乐

《中华好民歌2015花样音乐季》传递乐坛正能量

2015-03-19 17:17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lyp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由河北卫视、华策影视联合出品、天映传媒制作的大型音乐代际沟通真人秀《中华好民歌2015花样音乐季》以“花样音乐”为亮点,加入音乐课堂的全新理念,是

        由河北卫视、华策影视联合出品、天映传媒制作的大型音乐代际沟通真人秀《中华好民歌2015花样音乐季》以“花样音乐”为亮点,加入音乐课堂的全新理念,是继羊年春晚之后,又一反转力作。节目中,6位殿堂级的艺术家,年龄相加超过400岁,他们卸下荣耀、忘掉身份,重回课堂,刻苦练习流行歌曲;6位新生代歌手,她们个性时尚,青春靓丽,放下浮躁与喧嚣,虔心学习经典民族音乐。老中青这三代音乐人用自己的方式传递音乐正能量,唱响新一代“同桌的你”。

  老中青三代音乐人重返校园,唱响新一代“同桌的你”

  民歌泰斗用民族唱法演绎流行歌曲,新生代歌手用流行唱法诠释民族音乐,老艺术家与80后90后新生代歌手组成“新同桌”,在特别的音乐课堂相互学习、相互取经,开启中华民族音乐的新纪元!

  该节目的新老歌手根据自身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对音乐的不同理解碰撞出音乐火花,观众在节目中能真切地感受到老年艺术家们那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对新鲜事物的勇敢尝试,和年轻歌手以自己的方式传承民族音乐的认真和专注。将会看到曾经老歌唱艺术家与新生代的实力女歌手同聚这个舞台。节目通过音乐课堂、民歌泰斗的家里等多维空间的转换,让观众了解荧屏背后更加真实的音乐家,也让观众在时空穿梭里过足音乐瘾!

  新老音乐人身体力行,用自己的方式唱响音乐,让节目包含着满满的正能量。网友@龙猫妹妹留言:“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需要用一些真正的音乐来沉淀自己,而这个节目恰好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中国乐坛的老中青三代人重返校园,在舞台上跨越年龄鸿沟,他们对经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全新诠释更是一种挑战自我,传递正能量!”

  《中华好民歌2015花样音乐季》传递乐坛正能量,获业内专业人士称赞

  河北卫视倾力推出的《中华好民歌2015花样音乐季》通过老艺术家的实力,演绎新流行歌曲;通过实力偶像歌手的力量,传承民族音乐,促进民族音乐的融合。电视策划评论人、娱乐评论人舞美师表示:“河北卫视《中华好民歌2015花样音乐季》使得越来越多的老艺术家通过电视节目重新走到了人们面前,原本只被父辈兄长们知晓的老牌明星逐渐被年轻人熟知并喜爱。能让经典的艺术形象与歌曲延续下去,使年轻人获得经验并加以改良,这是电视节目带动的良性循环。”

  老中青三代音乐人同台竞技,精神头十足地相互学习,著名词作家阎肃老师说:“《中华好民歌》努力的想搭建起这座桥梁,我觉得这点非常好。”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先生赞许节目非常有意义:“年轻人唱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老歌,让老艺术家唱现在的一些歌曲,本身这种做法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新。”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万山红也表示:“我一直觉得我们那个年代的歌好听,我现在觉得年轻人的歌也好听,年轻人的歌非常有活力、朝气和时代感。”节目也得到了众多知名娱评人的肯定,@传媒第三只眼发文:“谁说老一辈的歌唱艺术家不懂流行?谁又觉得90后不屑经典?《中华好民歌2015花样音乐季》上演老艺术家“重返课堂”学习年轻人的新文化,年轻人像永不沦落的经典致敬。三代人通过节目建立时代的乐曲,歌坛的正能量值得永远被歌唱!”@电视眼更是称赞该节目用音乐拉近了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之间的距离:“老一辈歌唱艺术家用音乐赋予了青春和时光的意义,如今90后正当道,00后也在逐渐成长。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也不能没落和沉寂,只要歌声依然飞扬,那青春就不算逝去。娱乐可以年轻化,但经典不能武断割舍。民歌是中华的代表,《中华好民歌2015花样音乐季》用音乐融化距离。”

责任编辑:lyp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