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学生订“赌约”
摘要: 上语文课,我遇到两个“执著”的孩子。我对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行为实在无法忍受,就好说歹说地劝她俩“改邪归正”,可惜均告失败。俩
上语文课,我遇到两个“执著”的孩子。我对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行为实在无法忍受,就好说歹说地劝她俩“改邪归正”,可惜均告失败。俩学生就是油盐不进,咋办呢?我不由烦恼起来。一连多天,我听由两人上语文课做数学题,当然我在心中还是酝酿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和学生打赌,并立字为证。
在自习课上,我把两位女生请了出来。我先从她们的认真精神说起:“你们学习很认真,对一门课能够达到忘我的程度,老师我当年真赶不上。”两位学生保持着沉默,或许已经猜到我想说什么话了。
此时,我继续肯定她们俩,并转入新话题:“学数学,很对;做题,也没有错。可是我想和你俩打个赌,看看咱们谁的理解是正确的。”只见两个女生抬了抬头。
我拿出一百元,“啪”地一声放在桌子上,两人很吃惊。“我一百元,你俩一人五块钱。以后上语文课你们想做数学题就做,不想做也可以听课,自由选择。如果一年后数学成绩提高10分,算我输,你俩敢不敢赌?”看着我如此激将,两位女同学终于打破沉默,一下子不好意思起来。
看着学生思想松动,我赶紧趁热打铁:“我说话绝对算数,只要赢了就是你们的钱。这一百元你俩买书、买礼品,给同学给自己都行,敢的话,你俩点点头。”两位学生顺势点点头。
“好,咱们就一言为定。”我一边说着一边找纸笔:“为了方便你俩监督我,让你俩手里也好有个证据,我写两张纸,咱们三个都签上姓名,立字为据,一年后兑现。”不知不觉中,“赌约”就这样产生了,订立内容如下:
一、某某和某某上语文课可以做数学题,也可以听语文课,自由选择的权利不受语
二、一年后,某某和某某数学成绩提高10分(含10分),语
三、一年后,某某和某某数学成绩的提高少于10分,某某和某某每人认罚5元,10元钱由语
四、一年内保密,每人不得向他人透露情况;一年后自动解密。
五、立字为据,一式两份,三人签名生效。
我们三个人揣着这份打赌的契约,在一年后兑现承诺。两位学生参加了六次大型考试,数学成绩只有一人一次提高超过了10分,两次两人属于成绩稳定,还有三次两人的成绩反而稍微下降。我没有收取他们的“赌金”,只是问了一句:“你们可以让我在班里讲讲这个故事吗?”她俩难为情地点了点头。
看着她俩难为情的样子,我缓缓地说:“其实,开始的时候,我就知道你们俩成绩可能提高不了太多,知道我打赌为什么有把握吗?”她俩争相说:“老师,你有什么把握?”
“首先吧,语文课上大家都在学语文,和大家步调不一致,你们在心理上也会有点小压力,而且,咱们的语文课气氛活跃,大家都笑的时候,你们也想知道大家因为什么而笑,肯定要分心。我当时就断定,一心二用,效率不高。”刚说完这话,我故意停顿一下,两人显得有些着急,想听我还会说些什么。
“再说,学数学也不是光靠做题做出来的。数学有数学思维,一味做题反而迷失在题海中,让人看不到试题背后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如果思想和思维没有提升,数学题做得再多,也只是多得几分而已,想一下子提高很多分,那是不可能的。我建议,你们俩系统地总结一下学数学的过程,往思维和思想上去提升。不知道我说的是不是符合你俩的状态?”两人连声说“是”。
看着两位学生逐渐地被我说服,态度愈加谦恭,我又叮嘱了一些话。那一刻,我想:这大概就应该是教书育人了吧。
后来,我又给她们买了由张景中院士专门写给中学生科普读物《漫话数学》《数学杂谈》,一人一本。从此以后,她们俩成了我语文课的铁杆粉丝,一遇到学校举行活动和上课时间调整就给我打电话提醒我:老师你在哪?上课时间变了……是啊,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都不例外,何况语文还教人做人乎?
责任编辑:df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