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恩教育闪亮课堂
摘要:——校本课程与思想品德教学的结合目前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从自我的角度来选择行为方式而不考虑他人,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
——校本课程与思想品德教学的结合
目前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从自我的角度来选择行为方式而不考虑他人,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贪婪等性格。而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阶段,人的可塑性最强,让学生学会感恩,他们才能更好地与周围的人相处和合作,才能让自己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才能让自己生活地更幸福、快乐!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呢?
一、感恩教育与思想品德教学的结合:
感恩教育要求我们思品教师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挖掘、利用、拓展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内容,将对学生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文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我们要让感恩教育深入思品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让感恩教育有依托的载体,为学生营造一种感恩教育的氛围。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分为八大部分: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 、感恩他人、感恩挫折、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祖国。抽取其中几部分阐述一下我对“感恩教育闪亮思品课堂”的尝试与探索。
第一,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养育之恩。
如《相亲相爱一家人》一课,教材通过“不忘父母养育恩”,教育学生知恩、感恩!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爱,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而伟大的!反思自己:作为子女我们在享受这份浓浓的爱时,为什么就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呢?为什么就感知不到父母的喜好呢?为什么就不能关心、体贴一下自己的父母?为什么就不能帮父母做点微不足道而自己又力所能及的事呢?我们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多点感恩之心呢?进而教材又通过《学会与父母沟通》说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学生每天都要和家长打交道,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既受到家长的呵护、享受家庭的亲情,又容易与家长产生矛盾,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解决学生与家长的矛盾,帮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健康成长所必需的。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与父母多沟通,对父母要多体谅他们的用心,多看他们的长处,体会他们的苦衷;对自己,要从亲情、道德、责任等多角度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对父母感恩。知恩于心,报恩于行!课外布置学生完成这样的作业:今天我为父母做了什么?要求:每天为父母做点小事,(例如:帮父母盛饭、倒开水、倒洗脚水、捶背等)记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三句就行:第一句:今天我为父母做了什么?第二句:父母的心情怎样?第三句:我的心情怎样?监督学生坚持下来,让他们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第二,感恩老师,感激老师的教育之恩。
例如在讲授《我爱我师》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古今中外赞美老师的名言名句以及事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很多赞美教师的句子从学生口中说出。接着,我借题发挥对学生说,教师常常被人们称为“春蚕”“红烛”,
总之,充分利用教科书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将感恩教育层层深入,不断扩大其外延和内涵,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责任编辑:df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