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文学

苦涩的返销粮

2015-04-23 08:53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xm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王太广 “返销粮”这个词虽然消失了,但对于在人民公社时代吃过返销粮的人来说,则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记得1963年春天,国家从外地给我们家乡调拨了大量的土豆

□王太广

 

“返销粮”这个词虽然消失了,但对于在人民公社时代吃过返销粮的人来说,则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记得1963年春天,国家从外地给我们家乡调拨了大量的土豆、木(薯)干、燕麦、荞麦等返销粮,还有蔓菁、苤蓝、藕等蔬菜。后来,还有豆饼、花生饼,这些虽然是饲料,但生产队也作为口粮分给了各家各户,我们小孩子用手掰着吃,吃着感觉很香。

1970年,俺生产队相继遭受了风灾、雹灾和旱灾,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虽然如数完成了粮食征购任务,但社员们的口粮成了问题。后来,水屯公社派工作组到俺队调查核实,决定从春节后开始向我队供应返销粮。其实,俺家进入腊月后已是上顿不接下顿了,全靠从亲戚家借粮度日。我和三姐得空就下地剜野菜,日子勉强过得去。

正月下旬的一个夜晚,生产队召开群众大会,已上初中一年级的我跟着母亲一起到文化室。老队长安排了生产之后,让会计公布并给各家各户分发返销粮供应证。我代替母亲领到了那本牛皮纸上印有宋体字的农村返销粮供应证。我把这个证交给母亲,她没有接,而是让我念给她听。那上面写的是我家6口人,每人每月供应10斤粮食,合计60斤。母亲算了算说,按5分钱一斤也得3块钱呀。看到母亲愁眉不展的样子,我意识到她有难处。是啊,父亲去汝河治理工地了,爷爷当饲养员走不开,她带着几个孩子,平时连吃盐、灌煤油的钱都没有,哪有钱买返销粮呢?散会后,母亲和我跟着家庭较为殷实的韩叔叔一起去他家借钱,虽然知道他家是韩婶当家,但有一线希望,也想去试试。

我们到了韩叔家后,母亲向韩婶说明了来意,韩婶不但不借给我们钱,还说了风凉话。我们没敢吭声,只好悻悻地转身而去。

母亲从韩家出来就低头不语,走到俺家门口时,终于憋不住了,抱着头哭起来。此时,在汝南高中工作的李维轩(我叫他表爷)推着自行车正好路过我家门口,我忙上前打招呼。他听到有人哭,扎稳自行车就往屋里走。他得知事情的缘由后,表情有些凝重。然后,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皮包,取出3元钱,一边给我母亲,一边说:“别哭了,困难是暂时的,穷不会扎根。叫孩子好好上学,如果混得好,说不定人家还找你借钱呢!”最后一句话竟把我母亲逗笑了。从此,我便牢记李维轩的教诲,全家人更忘不了这位恩人。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让我拿着布袋、购粮本和钱,去水屯粮管所买返销粮。想不到的是,水屯粮管所大门外已排了很长的队。我一打听,都是来买返销粮的。排队的大多是成年人,像我这样的半大孩子很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替大人排队买粮的事我觉得还是能干的。但排队真急人,半天还不挪一步。后来听说,前边有人不停地加队,我很气愤,但没办法。到了太阳偏西时,我已饿得头晕眼花心里慌,只有咬牙坚持。没过多大会儿,我终于排到了交钱的窗口,紧接着就去西侧的大仓领粮食。当我走到仓库门口时,粮管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小家伙儿,好粮食没有了,只剩下发霉的玉米了,你要不要?”我想,排了大半天队才轮到我,明天我就要上学了,管它呢,霉也得要!当工作人员往我布袋里装玉米时,我随手抓一把瞧瞧,潮乎乎的,有一股霉味,个别的一团团还长着绿毛。我心里害怕了,心想:母亲叫我来买返销粮,不但没买到好粮食,反而是发霉的,回去咋交差呢?但又一想,我不愿意又该咋办呢?钱已交了,票也开了,粮食又装进布袋里了……我不再多想了,当称够60斤下磅后,我把布袋口系好,扛起来就往家走。

我回到家时,已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当我把情况向母亲说明后,母亲并没有责怪我。她让我拿一个大笸箩放在院子里,她用麻布把玉米揉搓一遍。第二天晚上,我和三姐到生产队的磨房里推磨。石磨一圈圈不停地转,碾碎的玉米糁簌簌地流下磨盘,母亲沿着磨道用秫秫把子扫进葫芦瓢里,然后放进大锅上的粗罗里,母亲把罗出的面粉和玉米糁分开存放。

用返销粮玉米面做的窝头呈金黄色,嚼起来像沙子一样,仍有一点霉味儿,虽然有咸菜就着,但吃到嘴里又苦又涩,难以下咽。也许是母亲看到了我的表情,劝我说:“乖乖,吃吧!人是铁,饭是钢,身体要好,就得吃饱!”我只好闭着眼吃,伸着脖子往下咽。

也就是这年夏天,老队长有病,让年轻的辛凤林当了队长。辛凤林上任后讲得最多的话是:“都是共产党领导,人家好多生产队给国家交那么多爱国粮,咱还吃国家的返销粮,丢人哪!吃着不是味呀!”从此,在他的带领下,俺生产队学习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搞平整土地、挖沟排涝、打井抗旱、科学种田、发展副业等多种经营活动,使农业基础条件得到大大改善,粮食年年获得丰收,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不仅不吃“返销粮”了,1976年夏季,还向国家交售10万斤爱国粮呢,连续几年成为当时全县有名的粮、棉、油生产先进单位。

后来,俺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家户户打的粮食更多了,吃不完还外卖。返销粮作为一个历史产物,已成过去,但返销粮的苦涩味道使我至今难忘。

reny150475.jpg

王太广专栏:回望乡村

主要内容:回望乡村风貌,讲述乡土故事,传承天中文化,揭示深刻内涵。

个人简介:王太广,河南汝南人。生于贫困农村,饱尝生活艰辛,抒发真情实感,语言通俗、自然。多篇作品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作家文摘》等报刊上发表,《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分别开有专栏。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