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闻的力量构筑好人之城
摘要:□ 张付军近些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将“文明驻马店”建设作为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倾力打造“中国好
□ 张付军
近些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将“文明驻马店”建设作为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倾力打造“中国好人之城”品牌。全市上下广泛动员、齐心参与,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献自己一份爱、尽自己一份力。《驻马店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更是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充分发挥舆论主阵地作用,全力配合和服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悉心用新闻的力量协同构筑“好人之城”。《驻马店日报》关于“好人”的报道深入人心,备受社会的关注。市委书记余学友曾专门对《驻马店日报》关于驻马店“好人”的报道作出重要批示,对《驻马店日报》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一、深度挖掘传统历史文化,唤起“好人之城”的心灵记忆。
历史是一座城市的发展轨迹,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寄托。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勤劳、勇敢、智慧的驻马店人民为祖国的繁荣和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这里是盘古文化、女娲文化、嫘祖文化的发祥地,是王朝更替、中原逐鹿、民族融合的古战场,是秦丞相李斯、《盐铁论》作者桓宽、思想家范缜的故乡。这里,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的漆雕开为救恩师不幸遇难而备受世人敬仰,梁山伯与祝英台对爱情忠贞的故事千百年来传唱,成语鸡黍之约主人公张劭的诚信精神感人至深。特别是在近现代革命史上,驻马店更是为新中国的成立谱写了辉煌的篇章。这里不仅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而且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县级农工革命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河南省最早的县级苏维埃政府——确山县革命委员会,新四军二师、四师、五师都是从这里出发,会合各地党所领导的武装力量发展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李先念、刘伯承、杨靖宇、彭雪枫都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过,并留下了大量的红色遗存。
驻马店是一块精神的高地、道德的沃土、革命的摇篮。古圣先贤和革命志士的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奉献精神和崇德向善品质,深深流淌在驻马店人的血脉里,传承在驻马店人的骨肉间。它已经年累月地融入百姓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与行动自觉。这是一笔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这是一笔用之不竭的道德资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中国‘好人之城’”,必须植根于历史文化的沃土、融入先贤道德的元素。基于此,《驻马店日报》编委会决定,深度挖掘驻马店丰厚的历史资源,唤醒“好人之城”的心灵记忆,培厚“好人之城”的精神土壤,让一切传统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奇葩重新绽放,古为今用。
开设《天中文化研究与争鸣》栏目。这是《驻马店日报》深度挖掘历史传统文化的重头文章。2012年3月,《驻马店日报》发布启事,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天中文化研究文章,旨在全面梳理天中文化的历史脉络、探讨天中文化的概念内涵和挖掘天中文化的特质、特征,以期唤起驻马店人民的故乡自豪感和发展自信心,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中国‘好人之城’”活动开展。迄今为止,共先后择优编发《天中历史文化概述》《天中文化的精神坐标》《天中文化散思》等研究性文章50多篇。这些文章都以科学的研究态度、翔实的历史资料、透彻的比较分析,或全面或在不同的领域向驻马店人民展现出来古老的天中大地一幅幅壮丽画卷。开设《天中历史记忆》栏目。该栏目要求作者通过或查阅文献记载、或根据民间传说、或考证遗迹遗存,向人们讲述一件件关于驻马店的生动故事,要求做到故事讲述内容真实、文笔流畅、情节感人。该栏目自推出以来,目前已刊发近100期。如《战地黄花分外香》,讲述的是当年刘邓大军强渡汝河的故事,刘伯承那洪钟大吕般的声音——“狭路相逢勇者胜”荡气回肠、激人勇进。又如《古城相聚兄弟情》,讲述的是三国时期失散已久的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确山古城重逢的故事,真是别后重逢时、生死情谊重。再如《遇仙桥上结姻缘》,讲述的是驻马店人董永因至孝感动玉皇大帝七女儿在遇仙桥上相会并喜结良缘的故事,至孝感动神仙,凡人焉能无动于衷。开设《成语天中》栏目。成语作为一种相沿习用的固定语言形式,在人们说话和作文时被广泛应用,但真正对其所蕴含的典故和历史故事不少人并不知晓,尤其是古代相沿习用来的成语。如果说这个成语与自己的家乡有关,那人们就会更容易记住它并会微微产生一些自豪感,这也是《驻马店日报》开设《成语天中》栏目的初衷。该栏目自2012年6月开设以来已编发200多个,诸如人们熟知的夜以继日、求贤若渴、嫉恶如仇、王祥卧冰等。《驻马店日报》在编发这些成语时均严格要求,一是必须有具体的出处和明确的文献记载,二是必须有详细的释义和求证,三是必须与驻马店的人和事相关。
二、广泛关注公民道德建设,营造“好人之城”的建设氛围。
驻马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伊始,就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对群众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机关,倡导公民自觉学习、终生学习,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和道德认知,增强公民的道德评判能力。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充分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不惜财力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积极引导公民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自觉抵制低俗和糜烂文化。广泛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包括举办道德讲堂、评选道德模范、推荐身边好人、开展志愿服务、关爱弱势群体等,把公民良好的道德熏陶、温润的道德感染、深刻的道德驱动,与公民自身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公民自觉加入道德传递的时代行列,着力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
活生生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为《驻马店日报》提供了极为生动的报道素材,展现出了一幅全新的报道图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就是要主动地融入社会进步的洪流,把准时代前进的方向,不仅要积极报道党和政府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政治观点,而且要积极反映党和政府所倡导的价值观、荣辱观、道德观,肩负起引导社会、教育人民、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重要职责,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传播者和推动者。《驻马店日报》深刻认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报道任务纳入工作日程,在唱响天中最美声音、展示天中最靓形象、传递天中最强能量中发挥作用,通过自己有效的报道来全力营造公民道德建设氛围、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展示公民道德建设成就。
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主流的价值取向引领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驻马店日报》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坚持每期在一版重要位置刊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适时以祝平(驻马店日报评论)名义推出政论文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不定期编发理论专版,刊登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的学习体会文章。积极弘扬社会正气和人性光辉,用具体的生动实践推动公民道德建设。《驻马店日报》为此专门开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在基层》《天中道德典型》《凡人善举》等栏目,及时报道全市各级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开展的道德实践活动,报道社会爱心人士捐资助学、济危扶困的模范举动,报道成功企业热心公益事业、真情回报社会的光彩行动,报道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各类典型人物和集体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浓厚的公民道德建设氛围,以典型示范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不断推动全市公民道德建设向纵深发展。适时总结公民道德建设经验,用综合的成就展示提升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报道不能满足于零碎的、泛泛的层面上,需要提高报道的层次。同时,公民道德建设也需要在实现基本道德要求的基础上,倡导和提升更高的道德标准水平。在这方面,《驻马店日报》善于根据时间的节点和活动的需要,及时推出公民道德建设综述文章,总结公民道德建设成功的经验、展示公民道德建设取得的成就、指出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先后刊发了《人好地好驻马店》《好人之城驻马店》《追梦路上驻马店》《驻马店矗立新标杆》等大型综述文章。这些文章都相对综合地对驻马店公民道德建设进行了深度报道,对于提升公民道德建设水平发挥了很好的建设性作用。
三、精彩讲述“好人”感人故事,放大“好人之城”的品牌效应。
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浸染,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开展和熏陶,使得近些年来驻马店“中国好人”、“河南好人”、“天中好人”层出不穷。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感动中原年度人物,这些金灿灿的荣誉,驻马店人士也频频获得。山村女教师徐云玲扎根山区教书育人30年,2012年8月,被中央组织部邀请来北戴河休假,期间受到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2011年8月,一家在驻马店投资近百亿的企业老板,在和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座谈时特意提到,是驻马店交警的文明执法打动了他,卢展工听后给以高度赞许。在驻马店1.5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无时无刻不流淌着爱的暖流,无处无地不播洒着爱的阳光。只要你置身其中,你就会切实感受到这里真的诚意、爱的温暖、善的亲切,你就会由衷地发出赞叹,这是一座“好人之城”,这是一块精神高地。
众多的驻马店“好人”和道德模范,铸就成驻马店“好人之城”的脊梁。是他们的平凡善举温暖着我们这座城市、是他们的可贵精神浸润着我们这座城市,他们用他们的真诚传递着世间的大爱、他们用他们的追求揭示着人生的价值。“好人”——人们用最朴素的名字称呼他们,也用最崇高的评价肯定他们。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驻马店的实践,凝结着驻马店人民最无私、最善良、最真诚的优秀品质。要精彩讲述他们的感人故事,让驻马店的老百姓都记住他们、学习他们,要精彩讲述他们的感人故事,让驻马店的好人品牌走向河南、走向全国。讲述他们,是《驻马店日报》的使命,能够讲述他们,更是《驻马店日报》的一份荣誉。用真实的情感讲述好人故事。《驻马店日报》在安排记者采写好人故事时明确要求,讲述好人的故事重在用真情实感,况且好人的故事本身就很动人、感人。真情实感来自哪里,来自自身对好人的尊敬和崇尚,来自采访的扎实和深入,来自对好人心路历程的全面了解和整体把握。采访必须真正走入好人的内心世界,才能把一个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荣登2012年8月“中国好人榜”的苗明霞,几年前丈夫因病去世,留给她的是近10万元的债务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以及年近七旬的婆婆。几年来,她硬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办起了一个服装加工厂,不仅还清了债务,而且再次撑起了一个家。记者在讲述她的故事时写到,她用辛劳延展爱心,用行动践行承诺。虽然她没有惊天之举,但她却用诚信和善良赢得了乡亲们的尊重,用纤弱的双臂为自己的生活撑起了一片蓝天。用朴实的语言讲述好人故事。新闻报道是写给群众看的,群众最厌恶官话、套话、大话,好人故事是讲给大众听的,大众最喜欢朴实、亲和、通俗。《驻马店日报》把讲述好人故事作为改文风的重要突破口,要求记者在撰写稿件时坚决抛弃居高临下的姿态、拒绝说教式的语言,要善于运用采访对象的话和好人身边群众的话,把文章写活、写精、写出韵味,提高报道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比如,在采写“中国好人”赵小多稿件中,记者巧妙地运用了赵小多的话说:“在公公、婆婆面前,我是大儿媳;在平辈面前,我是大嫂;在晚辈面前,我是大娘。侍候公公、婆婆是我应尽的本分,照顾弟弟、妹妹也在情理之中。弟弟、妹妹深情地称我为‘嫂娘’,我认了。”多么朴实的话语,寥寥几句,就把一个孝老爱亲的好人形象展现给了读者。用细实的情节讲述好人故事。情节是构成故事的骨架。讲述好人故事不仅需要靠情感打动人、靠语言感染人,更重要的需要靠细实的情节吸引人。如果把好人故事讲述停留在一般的记叙或者事迹的罗列层面上,那好人故事就不能真正成为“故事”了。《驻马店日报》好人故事讲述都特别注重运用情节这一写作技巧,精心将好人的故事通过具体的情节来展开、来推动、来表达、来引人入胜。同时,在讲述中不时插入一些场景描写和人物描写,关键节点抒发一些必要的议论,由此将一个个好人故事讲述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