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文学

黄油布伞

2015-06-15 07:59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xm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王太广前不久,我在老家屋子的墙角处发现了两把黄油布伞,破旧的伞面上落了一层尘土。我轻轻地擦去岁月的尘土,并撑开黄油伞,也打开了那段难忘的记忆。我上小学的时候,

王太广

前不久,我在老家屋子的墙角处发现了两把黄油布伞,破旧的伞面上落了一层尘土。我轻轻地擦去岁月的尘土,并撑开黄油伞,也打开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我上小学的时候,因为家里穷,买不起雨伞,只好戴草帽、斗笠或披麻袋。到了下雨天,看到有的同学打着黄油布伞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心里很羡慕。

1968年夏天,俺家堂屋的墙上贴着一张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画面上,年轻的毛主席穿着一件传统中式长袍,大风吹折了衣角。他一只手握着一把红色的油纸伞,另一只手握着拳头,在翻滚的云彩下坚定地行走在山路上,表现了他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的革命意志。有一次吃饭时,我边欣赏这幅画边说了句,咱家啥时候能有一把雨伞该多好呀!没过几天,父亲卖掉大半袋小麦,花三块六毛钱买了一把金灿灿的黄油布伞。伞是中号(半径为二尺二寸)的,伞面是厚实的黄油布,散发着一股浓浓的桐油味。伞把是一根比擀面杖略细的竹竿。我个子矮,力气小,撑不开;父亲把伞尖顶着墙,然后身子前倾,双手使劲一推,才把伞撑开。虽然是晴天,我兴奋地打着新伞边跑边旋转着到几个小伙伴家炫耀。

家里有了伞,我就有一种自豪感。天天盼着老天爷下雨,想让伞尽快发挥作用。等了十来天,终于迎来了一场降雨。父亲把黄油布伞撑开后,让我打着去上学。当我打着伞走到庄东头时,遇上一阵狂风,我拽不住了,黄油布伞脱手飞去,在河坡里翻滚几下后,伞体倒飘在河面上。我赶快冒雨跑回家告诉父亲。父亲拿了根带钩子的长竹竿去捞。他边走边对我说:“有风时,伞面不能迎风,要往下斜,打低点,这样就不会淋湿衣裳。”虽然父亲很快把那把黄油布伞捞上来了,但伞骨却断了一根。

伞是靠10个伞骨撑起来的,折叠自如,光滑灵巧。俺家的伞缺少一根伞骨后,不仅撑着不方便,即使撑开了,其中的一个角耷拉着也很难看。有一天,一位修伞匠进了俺庄,我听到他边走边吆喝的声后,飞快地跑回家抱出那把又大又笨重的黄油布伞。修伞匠在俺队文化室门前的石条上坐下来,打开修理包,拿出里面的修伞工具:尖嘴钳、铁锤、剪刀、螺丝刀和铁丝、针线、帆布、桐油、棕刷、竹骨等。他看看俺家断了的一根伞骨,就拿出自带的竹条,量好尺寸,待刮平后,替换下了折断的伞骨。虽然才花五毛钱,修好后的伞撑开,从外边看像好的一样。

黄油布伞虽然硕大笨重,但罩的面大,用着方便。我在打雨伞上学的路上,如果遇上没带雨具的同学就让他们钻到伞下。听着雨水滴在伞面上“嘭嘭”的声音,看着每个伞骨上流着一滴滴晶莹剔透的水珠,内心产生了一份快乐的慰藉。当我不上学的雨天,家里人凡是出门找人、接人、办事,下地干活,甚至到地里拾红薯片子都离不了伞。我最怕上学的路上遇到下雨,弄不好会被淋得像个“落汤鸡”。有一次,我被雨水淋透了衣服,受凉感冒了,这天夜晚,我高烧不退,外边仍是风雨交加,母亲当机立断,让父亲背着我去水屯卫生院诊治。母亲为俺爷俩撑着伞,走了好几里路。虽然很快治好了我的病,却把父母操累得不轻。从那以后,我每当看到伞就想到了父母,感到父母就像一把伞,处处都在为自己的孩子遮风挡雨。

我从羡慕伞,到喜爱伞,后来想着制伞,把将来能为别人遮风挡雨当作自己的心愿。1972年春天,我爷爷从汝南县城的大姑家回来,捎了一把崭新的黄油布伞。爷爷说,郑清云(我大姑父)当上城关镇解放伞厂的厂长了,郑保国(我二表哥)也在伞厂里当了技术员,我高兴极了。这年放了暑假,我专门去汝南县城大姑家,吃中午饭时,我提出想到伞厂里干活,姑父爽快地答应了。

伞厂位于汝南县劳保鞋厂南侧,是一个由西大街的手工业者联合创办的集体企业。临街的3间房是加工竹骨、铁骨的车间,院子北侧有9间房子,是画伞样、缝伞衣和组装的车间。车间里的工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我是年龄最小的。姑父让我跟一位叫靳娃的哥哥学习浆伞布(其实是抹桐油)。通过十多天的学习、观察,发现制作一把伞要经过锯竹、刮青、平头、劈骨、锯槽、削骨、钻眼、包铁皮、装伞柄和染色、穿伞衣、浆伞面、晾晒、包装等工序。姑父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手艺人,办事讲信誉,工作很认真,他要求每把伞经过反复撑合必须达到不脱顶、不裂槽、不漏雨,迎大风吹时伞骨结实,伞柄不被折断的标准,每天只生产50把雨伞。因为质量好、名气大,产品全部被驻马店地区日杂公司包销。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市场上相继出现了五颜六色的全自动、折叠式的塑料伞、尼龙伞。黄油布伞在人们的视野中渐渐消失了,那些制作黄油布伞的厂家也纷纷停产转行。俺家虽然有了好几把伞,但我仍然舍不得扔掉那两把破旧的黄油布伞。

当我成家之后,觉得自己好像也变成了一把伞。我想,一个人不仅要感恩曾经撑在自己头上的那把伞,还要用自己这把伞更好地为亲人、为别人遮风挡雨,给家庭和社会多一点儿温暖与奉献。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