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历史 文史研究

重诺守信范张鸡黍生死交

2015-06-19 08:21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晚报记者 张广智 孙承泽隶书临《汉庐江太守范式碑》。汝南县金铺镇位于汝南县城北25里处,千百年来,因有汉代名胜古迹鸡黍台而闻名遐迩,蜚声江淮,不知吸引过历代多少官

□晚报记者 张广智

reny150670.jpg 

孙承泽隶书临《汉庐江太守范式碑》。

汝南县金铺镇位于汝南县城北25里处,千百年来,因有汉代名胜古迹鸡黍台而闻名遐迩,蜚声江淮,不知吸引过历代多少官吏和文人骚客。他们慕名而来,云集于此,怀古、凭吊、题词、作赋,为这座千年古镇增添了不少色彩。

鸡黍台的故事出自晋代文学家干宝《搜神记》卷十一《范式张劭》。作品先写范式的重诺守信,后写范式的千里送葬,淋漓尽致地表现范式与张劭这两个生死不渝的朋友非同寻常的友情。

一诺千金

范张诚信交友故事演绎千年

615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汝南县,拜访了有汝南“活字典”之称的汝南县书法家协会主席、《汝南县文史资料汇编》主编刘炳松先生。谈起东汉名士张劭和范式杀鸡炊黍的故事,刘炳松先生如数家珍。

据刘炳松先生介绍,鸡黍台位于金铺镇金铺村北,旁有二贤祠,供奉范式、张劭。金铺原名张庄村,东汉时,汝南张庄人张邵为太学生,与山东金乡的范式是同学,二人友谊甚笃。

范式,字巨卿,东汉山阳郡金乡(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鸡黍镇)人。东汉名士,曾任郡功曹、荆州刺史、庐江太守等职。

《后汉书·独行列传》记载:范式在太学学习期间,与汝南张庄人张元伯(张劭)交情甚笃。后二人同时回归故里,分手时范式说:“两年后,我将去府上拜望尊亲。”张劭回答:“到时,我一定杀鸡煮黍(小米饭),等待兄长。”于是,两人共同约定了日子。

范式和张劭生死之交,其重情守信之风,为后人所敬仰。为纪念这两位信义贤者,范式家乡的人遂将其村庄改名为“鸡黍”,并建起了二贤祠,供奉范式、张劭。据《汝南县志》记载,张邵家乡的人在村北筑鸡黍台,在张宅建二贤祠,改张庄为金乡铺,以示纪念。

安徽庐江(今安徽霍丘县西)有《汉庐江太守范式碑》,宋时已见金石著录,宋拓本藏于故宫博物院,现只存残石两块。石今存于山东省济宁铁塔寺。另,范式与张劭交友的故事,元朝宫天挺作杂剧剧本《死生交范张鸡黍》传世。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喻世名言》里第十六卷有《范巨卿鸡黍死生交》的故事。

好友将至

张劭在家中焦急地等待

话说东汉年间,朗朗的秋日普照着大地。在汝南郡的一个村子里,张劭正在自家的庭院中来回踱步,不时侧耳听听院外的动静,好像在等什么人。他嘴里不住地念叨:“巨卿兄怎么还不到呢?”

他说的这个巨卿,是山阳郡(郡治在今山东金乡县)人,名式,字巨卿,是张劭在太学里的同学。两人寒窗多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两年前,他们同日离开京都洛阳回家。临分手的时候,两人依依不舍,洒泪而别。那一天正好是九九重阳节,他们约定两年后的今天,范式来汝南郡探望张劭的母亲。

光阴飞逝,两年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越是临近约定的日期,张助的心情就越不能平静。他急切地盼望着与好友重新欢聚,以至于坐卧不宁,寝食不安。

张劭的老母见儿子这样,怕他急坏了身子,就劝道:“儿啊,何必如此心焦,朋友之间,总有机会见面的。再说呀,山阳郡离咱们这儿有上千里。路途遥远,又是两年之前随口说的一句话,到现在人家怕是早都忘记了,你也别太上心了。来了,好。不来,就当没有这码事。”

张劭认真地答道:“娘,您不了解巨卿,要说巨卿这人,那是当今天下数一数二的诚实君子。他做事情,从来没有违反过大义;他说过的话,从来没有不兑现的。讲好要来,他是决不会失约的。”

母亲劝不动儿子,叹气道:“你这孩子啊,真是死心眼!好吧,我就给你准备酒宴招待客人吧。唉,我只是怕你急坏了身子啊。” 张劭说:“母亲,你放心。我不会病的,巨卿一到,我还会高兴得年轻几岁呢!您就放心地去准备吧。”

守约而来   二人从此立下生死之约a

重阳节到了,张劭一家早早起来,煮酒杀鸡,忙活了半天,备好了丰盛的酒菜。可是,范式没出现。望眼欲穿的张劭,整好衣装,急步走到村头,立在大树下等候。

看看到了正午,正是两年前他们分手的时刻。就见一辆马车从远处飞奔而来,车到大树下停住,下来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人,向张劭疾步跑来。张劭定睛一看,来人正是范式!两人跑到一起,紧紧拥抱。张劭说:“大哥果然不远千里,赶来赴约。不过,为何不早到几天,让小弟等得好心焦啊!”

“贤弟,只怪我心里着急,又加上饮食不慎,途中病倒在客栈里。要不是店家好心照看,我几乎要丧命了。”

张劭一看,范式果然是一副病容,身子轻飘飘的,好像还站不稳似的。张劭很有点不过意,说:“大哥,您为了看我,病成这样,小弟真是有罪了。”范式笑了起来道:“我要是今番见不到贤弟,那才会急死呢。快领我去拜见伯母吧,我还带了些薄礼来孝敬她老人家呢。”

范张二人久别重逢,更觉得难分难舍,他们白天一起谈论学问,夜晚在一张床上休息。一天,范式感慨地说:“我们就像古时候的俞伯牙和钟子期一样啊,是生死之交。”

张劭说:“我们虽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是将来谁要是先走一步,另一个一定要为他送葬。”范式接口道:“那当然是我这做兄长的先死,你可要为我送葬呀。”“要是我先走一步了呢?”张劭开玩笑说。“那不管我在何处,一定会白马素车,身披白练,赶来为你送葬的,你可要等我呀。”说完,两人都大笑起来。

几天之后,范式辞别张劭一家,回山阳郡去了。这边张劭继续读书种地,奉养老母。不料,没过一年,张劭忽然得了暴病,不到几天,张劭就已经奄奄一息了。临终之际,老友郅君章、殷子征来看望他,拉着张劭的手,流泪说:“元伯(张劭字),还有什么心事,就请对我们讲吧。”张劭叹了口气说:“我死而无怨,只是等不及我那生死之交的好友来给我送葬了。请你们务必派人去山阳郡通知范巨卿,请他尽快赶来,不然,我就等不及了。”郅、殷二人答应了他的请求,派人骑快马到山阳郡报信去了。

信守承诺 范式驰骋千里葬兄弟

再说范式回到山阳郡后,当地的郡守听说了他的名声,就请他做了郡府的功曹(官名),掌管全郡礼仪、文教等公务。官虽不大,但事情却很繁杂。范式恪尽职守,把事情办得井井有条,郡内风气为之一变。郡守对他十分赏识,有心再提拔他。

这一天,范式在梦中忽然见到了张劭,只见张劭头戴黑色王冠,长长的帽带一直垂到脚下,脚上穿的是一双木鞋,好像一位古代的君王。再看张劭脸上一副焦急的样子,好像在呼喊自己,可就是喊不出声音。范式从梦中惊醒,出身冷汗。他想,难道贤弟已经作古了吗?这个梦实在不吉利。不行,我要去汝南看看贤弟。

第二天,范式辞别了郡守,郡守再三挽留不住,心中十分惋惜。因为,范式这一走,不但提升职务的事吹了,而且现有的官职也要丢掉。范式哪里顾得了这许多?他借了匹快马,日夜兼程地向汝南郡赶去,途中正遇上张劭派来向他报信的人,他一听这消息,当时就口吐鲜血晕了过去。

醒来之后,范式买了白马素车和奔丧用的物品,亲自驾车飞奔而去。一路上,人们都看见这辆飞奔的丧车。白色的马、白色的车,车上的人穿着麻衣,披着白练,不断抽打着马儿飞跑。

可就在范式赶到的头几天,张劭已经去世了。老母亲记着儿子的嘱咐,一连等了范式3天,后来实在不能再等,只好把丧事办了。到出殡这天,当地仰慕张劭名声的人都赶来了,送殡的队伍少说也有上千人。

说来也怪,那辆载着张劭灵柩的马车走到村口大树下时,车轮突然陷进一个土坑,任凭众人死命往外拉,车就是纹丝不动。张劭的母亲哭倒在灵车上说:“儿啊,娘知道你的心愿,可是,山阳郡离这里千里之遥,巨卿实在是赶不到啊!”

正在这时,远处一辆白色马车飞奔而来,张母说:“这一定是山阳郡范巨卿来了。”果然,这正是范式的白马素车。车到近前,范式跳下车来,扑到张劭的灵枢上痛哭起来,边哭边说道:“贤弟,哥哥来迟一步,让你等急了啊!

过了一会,范式止住哭声,说道:“贤弟,你该去安息了,哥哥送你下葬。”说着,他招呼众人扶住车辕,大家使劲一推。真是怪了,这回灵车一下子就出了土坑。众人见此场面,又感动又吃惊,都赞叹范张二人真是生死之交、诚信君子,说是他们的信义感动了上天,才出现了这样的怪事。

范式安葬了张劭,为他守墓3年,才独自离去。

刘炳松先生认为,范式可谓一诺千金、重义守信之士。范张之交已成为朋友打交道的最高境界,成为后世人诚信交友常用的一个典故“鸡黍范张”。

有道是:真正的友情,不是金钱,不是官位,而是两心相知。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