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通信科技

最新研究:吃货其实是一群自控力很强的人

2015-07-15 15:24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人民网北京7月14日电 近日,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进行了一项名为《非饥饿状态下机会性零食摄入的心理学预测因素》,通俗而言,就

人民网北京7月14日电 近日,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进行了一项名为《非饥饿状态下机会性零食摄入的心理学预测因素》,通俗而言,就是研究为什么有些人会在吃饱的情况下继续进食。结果意外发现,原来所谓的“吃货”往往是自控力很强的一群人!

研究人员从昆士兰理工大学师生中召集了50名成年受试者(平均年龄34.5岁,平均BMI 23.9 kg/m2,女性占56%。注:BMI=体重(kg)/身高^2(m)),不过研究人员并未透露实验的真正目的,只是告诉受试者这是一个名为“巧克力零食的味觉差异”的食物品尝测试。

实验前,研究人员根据受试者提供的参数评估了受试者的自我控制特质、饮食节制性和饮食失控性。此外,还要通过一个类似游戏的Computerized GoStop task来衡量受试者吃甜食所获得满足度。

第一阶段是“必吃实验”,受试者需要吃下的是150克的Maltesers(麦丽素)。这一阶段实验结束后,受试者会被告知还有一个新的测试, 内容是M&Ms豆品尝,不过是自愿参加的,与前一个测试无关。

结果,之前的50名受试者中有38人(76%)选择了参加下一个测试(我们称作“选吃实验”)。测试过程基本相同,也是给足十分钟随便吃,同时告知受试者,剩下的食物将被全部扔掉。事实是剩下的M&Ms豆将被称重,计算每人吃掉了多少。

实验结果是,留下来参加“选吃实验”的受试人“控制自己不去做某事”的能力更强。而之前的研究表明,过量饮食/体重超重的人通常自控力比较低。吃零食的动机也许只是出于好奇,并没打算多吃。更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人,能够做到适可而止。

另外,选吃组具有更高的冲动性特质,并且这种特质与进食量相关。这说明有运动性冲动行为倾向可能导致某人一吃起来就很难罢手,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有趣的是,另有研究发现,运动控制能力与某种特定形式的进食行为——用手放到嘴里一口吃一个——有特殊的相关性。

实验结果表明,食物奖励敏感性和BMI都与进食量呈现正相关。前者说明对于非饥饿状态下的继续进食,也应该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情感因素。后者则支持了其他研究中非饥饿状态下过度进食与体重之间的关联。

该实验的局限性,除了样本量之外,还忽略了其他影响受试者选择继续进食的因素。尤其是当他们被告知剩下的食物会被扔掉,有些人可能会为了避免浪费而吃下更多。(朱丽琳编译 实习生王雯霓整理)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人民网-科技频道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