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民间“评理说事协会”化解纠纷促和谐
摘要:让当事人说事摆道理 请老百姓评理论是非西平民间“评理说事协会”化解纠纷促和谐本报讯 (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胡军华 董东卫)一个拥有四五千人的行政村和社区,
让当事人说事摆道理 请老百姓评理论是非
西平民间“评理说事协会”化解纠纷促和谐
本报讯 (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胡军华 董东卫)一个拥有四五千人的行政村和社区,往往只有5至7名村(居)干部组织实施社会管理服务,在基层随时发生的矛盾纠纷,由于没有足够的力量在第一时间内去调解化解,从而造成小矛盾、小纠纷累积暴发。如何克服基层干部少的因素,整合社会力量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作为全省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示范县,西平县在认真总结近年来的基层治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在加强由政府主导的县、乡、村、组四级专职调解队伍建设的同时,壮大由基层“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工人)民间组织、经济组织等社会“第三方”力量组成的兼职调解员队伍的工作方向,着力解决调解力量不足的问题。
所谓社会“第三方”力量,是以“五老”人员为主的“评理说事协会”。“五老”人员常居乡间,根植于群众,熟悉基层情况,德高望重,处事公道,深受群众信赖,在调解矛盾纠纷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2014年6月,在该县柏亭街道办事处汤买赵社区翡翠城项目建设中,辖区9组居民李某夜晚施工中不慎被钢筋扎伤眼睛。劳资双方因赔偿数额分歧太大,多次协商未果,当事人50多名亲属强行阻挠施工,双方矛盾一触即发。在街道办事处干部多次调解未果的情况下,此纠纷被转给社区“五老评理说事协会”进行调解。协会会员通过实地调查、法律咨询和感情沟通,10天时间内将这一重大矛盾纠纷成功调处化解。
受到这个事件的启发,该县把发展壮大“五老评理说事协会”这一社会“第三方”力量组织,作为基层矛盾调解化解的第一道“关卡”,解决小矛盾、小纠纷发生时有人管、早点管的问题。
在各乡镇党委统一领导下,各村(居)党支部牵头,每村(居)选聘5至10名本地“五老”人员或民间组织、经济组织等社会“第三方”力量成立“评理说事协会”,各协会结合本地实际自定调解章程和工作制度,乡镇(街道)为其提供必要的办公场地、交通工具和活动经费,随时参与调解化解本村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调解过程独立于党委、政府,充分体现“让当事人说事摆道理,请老百姓评理论是非”,着力增强调解的公信力和约束力,使其成为行政、司法调解手段的有效补充,大幅度提高了矛盾纠纷的调成率。
至目前,该县已成立170多个“评理说事协会”, 拥有专兼职调解员2300多人,在调解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发挥了基层组织和民间组织的双重作用。2014年以来,“评理说事协会”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88起,调成473起,调成率提高40%以上,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综合治理目标。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