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通信科技

环境专家表示:洒水除霾无异于饮鸩止渴

2015-08-26 10:30 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原标题:洒水除霾无异于饮鸩止渴  连日来,郑州市区洒水车忙碌异常,即使上下班高峰,也照洒不误。洒水车驶来,行人无处躲避,搞得人们怨声连连。如此“兴师动水&rd

原标题:洒水除霾无异于饮鸩止渴

  连日来,郑州市区洒水车忙碌异常,即使上下班高峰,也照洒不误。洒水车驶来,行人无处躲避,搞得人们怨声连连。如此“兴师动水”的原因只有一个:降尘除霾。

  资料显示,郑州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均值的1/10,属于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城市,而为了这次的降尘除霾,郑州市区洒水日耗量3.5万余吨,按当地工业用水水价每吨3.05元计算,每天需要洒掉约10.7万元。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郑州直接采用自来水降尘,而不是采用经过污水处理的“中水”。

  一方面是严重缺水,一方面却又在大肆泼水。这样的举动着实让人有些费解。然而,如果跟郑州的空气质量联系起来看,我们似乎有了答案。郑州空气质量目前位列全国倒数行列,之前持续3个月是全国倒数第二名,7月份郑州位列倒数第七,比6月上升了5名。

  长期顶着空气污染重症区的帽子,想必地方官员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因此,想出一些法子恢复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让市民能够放心地深呼吸,其初衷倒也无可厚非。

  “脏”则变,变则净,净,可久乎?显然,在治理雾霾方面,郑州相关管理部门是找错了开门的钥匙。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瑞芹在评价这一举措时指出,洒水会有效遏制道路和工地上的扬尘,而PM2.5不只来源于扬尘,还有一半左右是气体污染物二次转化生成的,对于这一部分污染物,洒水是起不到抑制作用的。

  如此看来,郑州的这一举动确实有些冒失。在尚未研究清楚雾霾的成因以及科学治理方法之前,便拍着脑袋作出了洒水除霾的决定,不仅没有对主要污染物起到消除和控制的作用,还让本就稀缺的水资源白白付诸东流,真有几分饮鸩止渴的意味。

  此外,郑州市政府此次的行为必须引起深思——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决策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多听听民众的声音和科学的意见,而不是秉持权力之杖一意孤行。

  在笔者看来,除霾行动应从雾霾的源头处下狠手,对污染源进行严密监测和严格控制。例如,及时叫停那些对环境造成严重戕害的企业、工厂和小加工作坊,并实施最为严苛的环保审批和处罚办法,大幅提高准入门槛;对于汽车尾气排放出的污染物,应该从提高成品油的标准和质量等方面着手,鼓励人们多采取公共出行的生活方式;同时,对于餐饮行业的油烟排放也要严格管理,鼓励业主广泛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等一次性化石能源的消耗等。

  总之,雾霾治理将是一场长期的环境攻坚战,唯有握住科学之戟,方能杀出雾霾的围城。(李瑜)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中国科学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