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县区 西平县

西平:农业综合开发激活万顷沃野

2015-09-04 09:59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df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丁 振 张金诚 文/图 市委书记余学友(右三)在西平县委书记聂晓光(左三)陪同下,到西平县调研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近几天,西平县蔡寨乡冯张庄村党支部书记、惠农源种植合

  张金诚 /

wub150992.jpg 

市委书记余学友(右三)在西平县委书记聂晓光(左三)陪同下,到西平县调研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近几天,西平县蔡寨乡冯张庄村党支部书记、惠农源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冯海山一有空闲,就到合作社的谷子地里转悠,看看谷穗有多长、多粗……心里盘算。除去流转土地费用和投资,每亩地还能净赚800多元。

惠农源种植合作社整合和流转的7300多亩土地,都在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是项目区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给惠农源种植合作社带来了好的收成。

西平县是国家首批农业综合开发县和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2012年又被定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来,该县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高标准农田7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6.1%,西平县连续10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综合开发功不可没。

西平县被定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4年来,省农发办先后在西平县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8个,合计面积11.3万亩,总投资1.56亿元,涉及二郎、焦庄、蔡寨和专探4个乡。西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为了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实施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助力规模农业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在项目实施中采取了四项措施。

立足发展现代农业,科学规划各项工程。在项目区涉及的田块,有的地方原来打过一些机井,修过一些道路,生产条件较好,有的地方还从未进行过治理,土地保持原始状态。根据这种情况,在项目规划和建设中,该办采取了两种版本:第一种是创新版,对从未进行过土地治理的村和区片,按照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要求统一进行规划和建设,使其一步到位,彻底改变原始面貌。第二种是升级版,对一些老机井还可以使用的区片,原有工程尽量保留,不足的缺啥补啥,把其提升为高标准农田。同时,根据发展规模农业和现代农业的要求,把新打机井全部规划为电灌机井,并全部埋设地下输水管道,提高灌溉能力和节水灌溉水平。

立足打造优质工程,科学管理工程质量。该办一是从宏观上管理,根据上级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制定了项目区井、桥、沟、路、树等工程的质量标准和各项管理制度,印发给施工单位负责人、工程监理、项目区乡村干部和指挥部人员,要求他们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施工。同时,提前建好井、桥、沟、路、树样板工程,使大家学有样板,比有尺子,赶有目标;二是从微观上管理,把井、桥、沟、路、树和建配电房、埋设地下电缆,地下输水管道等工程的施工都分为若干道工序,工程队施工时,指挥部人员和工程监理跟踪监督。上一道工序经检查合格后,才能开始实施下一道工序,确保每一道工序和使用的原材料都符合质量标准。

立足打造民生工程,科学组织项目施工。为了既不影响农业生产,又能加快施工进度,该办注重在“早”字上做文章。一是早招标。项目一经批复,即开始进入招标程序,给中标企业充分的开工准备时间。二是工程早定位。项目规划经省批复后,立即组织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对沟、路、井、桥、配电房等工程进行定位,让农民种庄稼时就把工程占地预留出来,减轻做群众工作的难度和减少赔偿支出。三是占地早补偿。及早组织人员对工程占地进行统计和补偿,保证按时开工。三是障碍早清除,减少施工阻力。四是施工早运筹。应用运筹学的原理,对项目区各项工程的施工时间和程序科学进行安排。首先集中力量修筑主干道路上的过路桥,开挖排水沟、修筑机耕路和主干道上的水泥路,迅速形成项目区框架,保证晴雨天车辆都能畅通无阻,正常施工。与此同时,全面开始打机井,使其尽早发挥灌溉效益。然后建设地头桥和供电房,最后是埋设地下电缆和地下输水管道、建井堡和植树,有效避免了“窝工”现象,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五是瑕疵早整改。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杜绝带病工程进入下一道工序。

立足长久发挥效益,科学落实管护措施。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该办研究制定了《农开项目区工程运行管护办法》,把机井和配套设施、林网树木承包或拍卖给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管护和使用;对无人承包的机井、树木和不便于承包的道路、桥涵、沟渠和电缆、供电房等设施,登记造册后移交给乡政府和村委会,公开招聘人员,签订合同落实管护责任;对工程管护确需财政支付的费用,按照“逐级申请、县级审批、先修后补”的原则,进行使用和管理,较好地解决了田间工程有人使用,无人管护的问题,减少了自然和人为损毁现象。

该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精心打造的高标准农田道路畅通,林网完善,机电配套,排灌便利,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焕发了项目区农民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热情。目前,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流转和托管土地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涉农企业130余家,流转和托管土地6.3万亩,占高标准农田面积的56%。专探乡汇通种植合作社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流转土地2.1万亩,与农业科技部门和农业院校合作,推广新的优良品种和农业新技术,小麦和玉米平均亩产都超过了550公斤。焦庄乡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流转土地2000多亩,在种植粮食作物的同时,建立了面积达100多亩的草莓采摘园,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二郎乡小王庄未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流转土地3000亩发展高效农业,小麦亩产超过了600公斤,无公害蔬菜基地平圴亩产值达3万元。全县农口单位的高标准粮田、小麦高产创建、粮食增产科技支撑等项目和一些农资企业的种植项目,也竞相安排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实施,使项目区成了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热土。

 

责任编辑:df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