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通信科技

[发明圈]“一根草”变成“宝”的故事

2015-10-20 09:01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施工现场。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资源非常丰富,每到夏收和秋收后,农村闲置秸秆的去处成了一个大的问题。从小就对科技着迷的黄华,看到大

  yuanzh151022.jpg

施工现场。

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资源非常丰富,每到夏收和秋收后,农村闲置秸秆的去处成了一个大的问题。从小就对科技着迷的黄华,看到大量秸秆被白白烧掉或烂掉,既心痛又着急。如何能变草为宝呢?这是黄华近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秸秆上的事情,让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没人干的行业才有发展前景。”这是黄华常说的一句话。2015109日,在河南丰润新能源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正在向前来“取经”的客户讲解秸秆如何转化新能源的黄华。眼前这个中年男子,很难让人将他和拥有13项专利发明的公司联系在一起。

只要播下种子,就有丰收的希望。目前,黄华的公司已经拥有13项专利,让草变成宝已经成了事实。

【着手“秸秆问题”】

yuanzh151025.jpg 

yuanzh151026.jpg 

         公司拥有的专利证书。

黄华是河南丰润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的公司坐落于在汝南县产业聚集区,是一家集绿色农业、秸秆废旧利用、生物能源开发和生产为一体的新兴企业。

黄华是汝南县三桥镇人,长年在外做生意,房地产、中石油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装饰等行业他都做得有声有色。

 2012年,三桥镇党委书记吕凌云赶到广州找到黄华,请他回乡做事,并希望他能为家乡人民做贡献。党委书记向黄华提出了“秸秆利用”这一选题。

选题提出后,黄华查阅了大量关于秸秆利用的资料,根据中国农业权威部门发布, 我国每年可提供的生物质能源生物量为3亿吨左右,折合标准煤为2亿吨,2010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达到8亿吨,其中约4亿吨可作农业生物质的原料,按“十一五”发展速度测算,2015年,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将达到9亿吨

,这为丰润新能源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提供了丰富的产业链源头资源。

“当时,我不知道这个项目是不是能做好,思量了很久,最终还是答应了。”黄华和笔者说,之所以答应,是因为其一自己在外打拼多年,积累了一定财富,该是为父老乡亲做点儿贡献的时候了;其二,秸秆利用是一个不错的项目。

黄华称,汝南县是个农业大县,很多年前,废弃的秸秆都焚烧了,这样的处理方式不合适,如果草能变成宝,不但政府能减轻压力,而且对老百姓和社会都有益处。

于是,该镇党委书记和黄华基本意向达成后,就开始着手“秸秆问题”。

13项专利做支撑】

笔者了解到,项目启动了,如何攻破让秸秆变成宝这个难题摆在了黄华的面前,没有先进技术是不行的。黄华先后奔波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河南省科学院,功夫不负有心人, 目前该公司拥有了11项授权专利和2项发明专利。

一种生物质裂解气分离冷凝装置、一种生物质加工装置、一种生物质综合加工方法等 有了这13项专利做支撑,黄华再也没有后顾之忧。

2012年底,黄华的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河南省科学院联合建设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园项目共投资8.5亿元,分3期建设,一期投资2.8亿元,占地面积99.8 亩,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

国庆节放假期间,笔者来到河南丰润新能源有限公司,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厂房建设。“目前一期工程正式完工,年底前公司将进行试运行。”黄华介绍,该项目三期全部建成后,将形成“两单元、两中心”,即固体燃料、气体燃料、液体燃料生产技术单元,有机肥料、土壤改良剂、有机药剂生产技术单元,生物质能源技术研 发中心和技术推广培训中心。

据悉,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年处理秸秆40万吨,年产固体燃料4万吨、液体锅炉燃料4万吨,液体车用燃料5万吨,固体有机肥料、土壤改良剂7万吨,液体肥料药剂4000 吨,中低热值燃气8千万立方,年产值将达到2.58亿元。

黄华表示,丰润新能源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园及相关技术,立足国家“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将秸秆作为未来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战略方向,改变农村传统秸秆焚烧的耕作方式,使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变废为宝,让“废弃物”产生经济效应,提升农村产业链水平,直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国家推出的相关政策资金支持也将成为该项环保能源产业最有力的平台支撑。

【农户排队卖秸秆

109日,在汝南县三桥镇田间地头,笔者看到,一辆辆满载新鲜玉米秸秆的三轮机动车,正在依次排队过磅卸车……

该乡村民王现平正在不停地从车上往下卸玉米秸秆,他一边忙活一边笑着说:“这秸秆我们一亩地可以卖60元到80元,种了大半辈子庄稼,没有想到秸秆也能赚钱。现在,就是让俺烧,俺还不舍得呢!”

 “我们在田间地头共设置了150个这样的收购点。每个收购点都设置有地磅,现场过磅,现场付钱。收了这些秸秆以后,公司会派人过来拉。”汝南县三桥镇党委书记吕凌云说,“秋收过后,农户都拉着秸秆往收购点送,所以我们这儿焚烧秸秆的很少。”

正在地里忙活的村民于留延说,三秋时期,由于他们有车、有设备,就做起了秸秆回收的生意。这样既方便了群众,保护了环境,还可以从中赚钱。

于是,他们3个人成立了一个小组,专门从事秸秆回收生意。

笔者了解到,不少周边县的农户看到秸秆能卖钱,也纷纷做起收秸秆的生意,回收的秸秆送往河南丰润新能源有限公司。“虽然公司还没有正式生产,但几个大仓库全部堆满了回收的秸秆。看到农户积极性这么高,我对这个项目的发展充满了信心。”黄华说。

【“一根草”变成“宝”】

那么这些“草”是如何变成宝的呢?据黄华介绍,公司拥有的13项技术融合秸秆热裂分解技术、工业锅炉燃烧技术、车用燃料技术、厌氧发酵技术为一体,将普通秸秆、花生皮等生物质材料通过裂解、碳化、气化、液化加工生产出市场需求很大的能源类、药剂类 、肥料类三大系列产品。

其中,将“草”变成“宝”的核心是首先经过裂解、碳化、气化、液化,然后再加工生产出其他能源类的过程。

这些秸秆由最初的草变成变成了木炭 、木焦油、中热值燃气,锅炉燃料、车用燃料以木醇液为原料的有机杀菌杀虫剂,外应药剂、固体有机肥料,液体有机肥料等。

“秸秆废弃物可再生资源利用、固体燃料、气体燃料、液体燃料,有机肥料,土壤致良剂,有机药剂生产等。项目规模可达年生产生物质炭2.4万吨、固体有机肥20000吨、燃气1000万立方。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058亿元,可带动300人就业。”黄华说,“公司在个个自然村都设有回收点,以260元每吨的价格回收,并提供叉车等工具供村民使用。”

【尊重自然  循环利用】

据了解,该公司始终以“建设绿色环保,服务社会大众”为宗旨,本着“尊重自然、循环利用、造福人类”的企业理念,以“致力于节能减排,创造绿色未来”为使命,现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核心关键技术、集生物质新能源技术研发,资源循环利用,人员培训、技术咨询及推广,环保综合开发整体方案提供和新能源产品化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生物质能源企业

该公司生产的秸秆炭以花生壳、棉秆和薪柴为原料,经过干馏炭化工艺制成,可用于食品加工业、工业燃料等。炭基有机肥料是以秸秆炭为基础、添加高蛋白等元素混合发酵成的,用于改良土壤结构。木醋液氨基酸水溶肥料是以木醋液为基础、添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混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杀菌、杀虫作用。含肽氮肥是以尿素为基础、添加特定生物酶发酵后提取的“多肽”金属蛋白等物质,重新组合而成。促进土壤中微生物活动,提 高肥料的吸收率,从不足40%提高到80%

截至目前,安徽滁州,河北邢台、保定,河南许昌、周口等多地企业和河南丰润达成合作意向。他们看重的不仅是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政策支持,而是和秸秆生物再利用的补贴优惠,更看重的是“科技产业报国,绿色农业富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让‘草’变成‘宝’,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希望利用13项技术,能让秸秆再利用,变成对人们、社会、政府有用的东西。今后我们将坚定地做好这件事情。”黄华说。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