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方彬:映现大国成长坐标与路径之举
摘要: 作者:国防大学教授 公方彬 没有无意义的国家行为,凡上升至国家意志层面的重大活动,一定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那么带有国际性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胜
作者:国防大学教授 公方彬
没有无意义的国家行为,凡上升至国家意志层面的重大活动,一定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那么带有国际性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自不例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过5次有代表性的阅兵活动,本次阅兵之前进行了开国大典阅兵,国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阅兵。由于本次阅兵是唯一国庆阅兵之外的主题活动,而注入新的更加丰富的思想内容。特别是习近平的讲话,高扬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时宣布裁减军队员额30万,而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阅兵的意义和内含,决非眼前走过的一个个方队,更重要更关键的是阅兵背后的成因,及其内含的国家意志与价值取向。这才是所有关心关注中国走向的人们所重视的,也是与中国关联度更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必须关注的。某种意义上,这次阅兵就是中国大国道路上所持理念的写照与折射,同时透出世界政治生态与走向。
由于笔者是全军唯一以英模代表身份4次登上阅兵观礼台者,因而除了现场受感染,更多是思考阅兵背后的东西。有以下几个方面是直观的或蕴含在阅兵背后更值得关注的内容。
第一,阅兵让人们再思考,这支人民军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讲话》(即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揭示的则是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
历史昭示未来。回顾历史是为了走向未来。当我们看到一个个威武雄壮的方队从眼前经过,或许或应当思考,这支人民军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一支农民的军队,从大山深处走出,从小米加步枪起步,经过战火锤炼,又有了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已经是凤凰涅槃。
经历数十年不间断的战火锤炼,这在世界军队成长史上是少见的。期间,重要阶段是抗战八年。我军是在与强大敌人战斗中成长起来的。苦难的中华民族为什么没有倒在血泊中?答案就在最先出现在受阅队伍中的抗战老兵,这些老兵与支前模范,他们不仅以英雄主义精神激励了我们,更重要的是,从他们身上认识到中华民族的精神与道德价值观。到了民族存亡关头,国共两党可以捐弃前嫌,一致对外。在家国之间选其一之时,人民群众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支前抗战。这就是中华民族苦难中坚持,苦难中成长的重要原因。有了这样的成长史,有了民族精神的支撑,这支军队将走向哪里是清楚的,这个民族走向哪里和走多远也是可以想像的。
如《讲话》所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这其中蕴含着抗战精神和中华民族力量之源。
第二,阅兵让人们再辨析,这支人民军队拥有哪些特色和品质?《讲话》让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仅仅从表现形式,便不难发现中国阅兵与世界阅兵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很重视形式美,比如在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方面,世界少有国家的军队能够做到,也未必愿意去做。西方国家阅兵,给人的感觉很随意,似乎表达出某种思想即可。结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与雅典、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分析,我们也会发现其间的差异,前者强共性(三千人击缶),后者强个性(希腊英雄),前者重群体,后者重个体,这种差异源自不同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性格。
进入精神世界和政治思想领域,区别更大。我们知道,西方军队的精神力量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国家意志、宗教信仰、职业精神。我们则更强调政治理论武装。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与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就明确提出:“八路军更有一种极其重要和极其显著的东西,这就是它的政治工作。”军队政治工作实际上实行的是一种精神灌注,即确立起共产主义信仰作为自己精神大厦的核心支撑。至于价值坐标和价值取向上讲,区别同样明显,美国召募青年从军,打出来的旗号就是“报效国家、增加存款,周游世界”,甚至海湾战争期间,动员预备役参加,也是把战时津贴作为一个宣传内容,我军则更明确地提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敢于付出自己的一切。正是全新的精神世界与价值系统,而产生出一种巨大的牺牲精神,进而有了“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红军就像个火炉,俘虏过来后迅速融化了”。
有了独具的特点就会形成独有的作战方式和作战能力。其实,一切自我牺牲的动力都来自于意义的找寻,找到了意义和价值,就找到了牺牲的动力,就可以激发出巨大的战斗力。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如此弱小,然而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就是独特的精神和价值系统。比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最成功的创造性作用样式是游击战,这也是自己不被日军消灭,同时壮大起来的最有效的作战样式,国民党也看好这种作战样式,请八路军培训国民党的军队,然而其学不到,共产党的队伍是因政治信仰而来,是人民的队伍,他们自觉参加进来,自然也便不怕分散游击,而国民党的队伍是因利益而来,有些是被抓壮丁而来,没有信仰便没有牺牲精神,集合起来作战尚可,只要分散则逃之夭夭。这种精神元素是什么?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敢于牺牲一切。
我军的成长道路不仅与西方资产阶级军队存在巨大差异,甚至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由旧沙皇军队瞬间变成为苏联红军也有区别。不同的历程就会塑造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价值系统和不同的精神世界。西方军队的装备发展是伴随工业革命获得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整个革命战争年代都是从敌人的手中夺取,这就形成了自力更生的价值观念,这种自力更生既可以成就内生的主动性,也可以化作发展动力。正是因为不一样,决定着我们只能走自己的道路,我军的意志在革命战争年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今天,注定还是坚守这样的领导,如果没有了这一领导,中国军队便不再拥有精气神。
如《讲话》所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全军将士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第三,阅兵让我们再观察,这支人民军队以什么样的发展节奏前进,《讲话》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实现强军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条件。
因为阅兵场上的震撼力很大程度上来自武器装备,所以,我军阅兵每每都把民众乃至世界的目光吸引到军事装备的发展变化上。如果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的装备的发展变化作出简单概括,可谓已经实现三级跳:开国大典的装备全部从敌人手中缴获,包括从日本侵略者手中缴获。而35周年、50周年和60周年国庆阅兵,武器装备则是由国产与国外进口并重,区别在于比例变化,而本次则是全部为国产装备,这就是标志。当然,同样重要的是武装装备的技术水平,1984年的国庆阅兵,当全国人民包括站在观礼台上的我,都为“大块头”的核武器而倍感振奋,而今更对小型化、精准化而自豪和自信。这种变化,恰恰反映出我国国防科技与装备的迅速提升。
军队的发展过程和速度,背后的支撑并不单单反映在执政党的政治观、国防观,很重要的还是经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军队建设速度直接映现出国家发展速度。为什么民众往往从阅兵中寻找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就在于阅兵是国防建设水平的全面而又充分的展示,这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体现,当展现出强大力量,就意味着中国在大国道路上走出了很远,又是因此而更有效凝聚人心和力量。
中国军队的发展速度一如经济发展速度一样,日新月异。装备现代化,1980年底笔者入伍刚几个月就走上战场,作为炮兵的计算兵,全手工作业,反应速度可想而知,而今军队的炮兵已经全自动化。1991年,针对军队建设滞后,一个团队的训练经费甚至赶不上美国一个中级军队的年工资,我发表了一篇题为《晴天里爆一声,咱们的军队!》引起了社会很大反响,而今,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惠及军队,我军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毋庸讳言,从广场上走过的这支军队早已非从前,邓小平提出南海“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时候,除了中国人的和平愿望,也不能否认有军事力量无法保卫南海利益的原因,而今中国海军已经走向深蓝。1984年,站在观礼台上看到战略导弹走过广场,全国人民为之骄傲,而今小型化、精确化、机动发射,甚至打击能力指向太空,这一切,我们就如同为经济濒于崩溃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一样,军事力量日新月异,同样让国人为之振奋,为之骄傲。这恰恰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整篇《讲话》蕴含着一个重要思想,这就是世界反法西斯主义的胜利,除了正义必胜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最关键的是世界人民拥有打倒法西斯的硬实力。这其实也是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因此,世界和平力量要维护二战成果,必须发展和平力量。同理,中国要实现和平发展,也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强军目标。
第四,阅兵让我们再品评,这支人民军队在强军目标指引下已经和正在发生哪些新变化?《讲话》让我们找到应对外部挑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阅兵决非仅仅阅军事装备和官兵的精神风貌与军事素养,或者说在阅视觉范围内的要素的同时,还要检阅内含的许多战斗力要素。因为一支军事思想、军事指挥艺术落后的军队,一支精神颓废、腐败透顶的军队,再先进的武器装备都不可能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有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覆灭作证。
从阅兵的许多技术细节或行为方式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习近平担任我军最高统帅后的深刻变化。比如受阅方队的编排中就包含着新思想、新理念。我们认为,建军需要战略思维和正确思路,要着眼“能打仗,打胜仗”来建设。阅兵有表演的成分,但表演背后一定是一支军队的品格、品性和素质。我军已经在理念上和建设思路上与发达国家的军队看齐,这一点从本次阅兵的编组中可以看出。较以往国庆阅兵不同的是按作战体系编组受阅方队,即装备方队与空中梯队均按照作战体系编排,比如,装备方队按照地面突击、防空反导、海上攻击、战略打击、信息支援、后装保障等作战体系模块组成,此前的1999年和2009年的国庆阅兵,装备方队多按照如坦克方队、履带式步战车方队这样的不同武器类型编排受阅。这种变化调整中已经反映着决策者和落实者在观念思维上的变化。
更为突出的则是务实扎实的作风逐渐强化。1984年国庆观礼,阅兵队伍中出现了“将军方队”,但那是有将军之名无将军之实,因为队伍只是青年军官着将军装罢了,从哪个时代的着眼点来讲并没有什么不可,特别时当时军官老化,真正让将军们上场也无法走下来。今天,在习近平强调作风转变的理念指导下,真正的将军已经走到方队中来,这不管是空军副司令郑群良中将,还是集团军军长张海青少将,还是女将军田鸥少将,56名将军领队证明了很多,至少有一点是军队作风的巨大转变,同时半数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这也是文化素质的巨大提升,这既反映着新时代的将军与上一代将军的差异,更反映着军队作风转变。这种转变至关重要,军队必须更扎实,任何花架子,最后付出的一定是血的代价。
如《讲话》所言:“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因此,党国家和人民一定要赋予新一代军人以更艰巨的历史使命。而要完成使命,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这是着力点,也是突破口。
第五,阅兵让我们再认识,这支人民强大起来后对国家意味着什么?《讲话》告诉世界中国作为命运共同体将承担什么。
中国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拥抱世界,这是本次阅兵的显著特点。既然我们把抗日战争视作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邀请相关国家或组织参加活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又因为中国长期以来以相有的价值系统评价历史,因而与世界较少互动,特别是深及国防的互动,正是缘于此,本次纪念活动高调登场,除了引发关注,也注定让一些冷战思维者曲解甚至错误解读。
阅兵意味着国家安全保障,同时意味着世界和平获得新的坚实支撑。这一判断完全可以从受阅队伍中看出。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分别领导的抗战老兵并肩坐在车中受阅,给人们很多的思考,十几年互为敌人,然而当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时候,又能捐弃前嫌,并肩御敌,这是一种价值标准。
抗日战争针对的是日本法西斯侵略军,我们付出了3500多万人的牺牲,然而,今天把纪念活动定位于世界反法西斯胜利,这就是一种胸怀和高度,同时拓展了对抗日战争的理解。这充分说明,我们已经把中国战场上取得的胜利,看成爱好和平人民的胜利,是世界力量互相支持的结果。而邀请了49个国家参加活动,特别是把当年出兵东西的苏关红军、美国飞虎队,并非针对当代日本,我们还是希望与今天的日本人民一道,共铸亚洲安全,这不管是旗号还是主动向日本政府发出邀请,都意味着中国人民、中国政府和其武装力量,都拥有更高的境界。
其实,并不仅仅是今天的表现,包括抗日战争刚结束,我们的一些所作所为已经看出包容和宽容。走进旅顺战犯看守所,有一张表格释出很多,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2月至1951年4月,美英法奥荷菲6国加上国民党政府,共判战犯死刑971人,无期徒刑479人,共产党在抚顺看守所关押上千名日本战犯,没有一名被判死刑和无期徒刑,并且看押期间高待遇。其间自然可以作出各种解读,哪怕其中一定有许多需要修正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但至少有一种元素或解读存在,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拥有多大的胸怀与包容度。到目前为止,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没有试图征服任何国家,相反成了联合国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之一。看一支军队及其背后的支持力量,是否具有侵略性,主要看其精神力量来源。西方国家的军队有三种力量来源:国家利益、宗教信仰、职业精神。中国军队主要是政治,政治要有力量,就需要占领道义的制高点,如果政党的指导思想是攫取,军队作为一个执行集团也要履行使命任务,但因为缺少精神支撑,便不再拥有战斗力,因而也便不会有力量。人的精神有两个最大的力量之源,一个是宗教(日军来自宗教性质的武士道),我军来自政治信仰,前者是封闭的精神世界,不能置疑,后者是开放的精神世界,可以置疑,可置疑者失去了道义高地,也便没有号召力。中国共产党追求的是共产主义,即世界大同,没有剥削和压迫,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如此怎能可能征服他人?
如《讲话》所言:“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了和平,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中国人民将坚持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需要补充阐述的是,阅兵已经落下帷幕,但由此而来的震荡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一次阅兵让世界大国包括与中国“攸关方”都亮明了自己的底牌,这不是一件坏事,国家关系怕的不是冲撞,而是误读,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也就找到了博弈和维护平衡的路径和方式。一次阅兵对中国的大国道路和大国胸怀又一次历练,我们发出邀请,希望都来,但来不来都由自家考量,没有必要强求,也不以来多少为自己纪念活动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这就是淡定,是大国之必须。一次阅兵让国民更成熟、更辩证,大国崛起于文明,都是大国小民是不可能支撑大国走出更远的,一次次网上争论,便引来一批批人深入的思考,我们已经有了改革开放后近40多年的思考,所谓“邓小平最大的贡献是教会了国人如何思考”,我们还要思考,我们就是借助一次次国际活动加深思考,如此,中国人民才会觉悟,才能立身于世界起引领作用。其实,当抗战老兵最先出现,现场掌声与湿润的眼睛,我们那不容易被感动的心灵为之震动,于是我们便可以说,一种最深厚的民族精神正在激发、凝聚和张扬,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强大的力量。
这些原本也是我们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目的和要义所在!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光明网-理论频道)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