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综合资讯

两桶油受困油价下跌 中石油业绩恶化或最严重

2016-01-07 16:05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wq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两桶油受困油价继续下跌 中石油业绩恶化或最严重  有分析预测2016年国际原油价格还将呈现下降态势或将持续在低位震荡,石油生产企业业绩水平恐将继续恶化  《证券日报》

两桶油受困油价继续下跌 中石油业绩恶化或最严重

  有分析预测2016年国际原油价格还将呈现下降态势或将持续在低位震荡,石油生产企业业绩水平恐将继续恶化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1月6日,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2016年度“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报告发布会”。发布会对外发布了《‘十三五’及2030年能源经济展望》、《2016年石油产业前景预测与启示》、《2016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等七份研究报告。

  报告称,2016年国际原油价格还将呈现下降态势或将持续在低位震荡,中石油与中石化的石油生产板块恐出现亏损。同时,由于中石油石油生产业务占据较大比重,业绩水平承压较大。两桶油业绩分化可能继续增大。

  此外,“十三五”期间非化石能源需求将逐年增加,预计2020年非化石能源需求将超越石油。

  两桶油受困油价继续下跌

  今年石油生产板块恐现亏损

  据了解,上述报告是由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魏一鸣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长期深入研究基础上形成的。

  《2016年石油产业前景预测与启示》报告提到,一体化公司中,中石油上游业务(石油勘探与生产)比重较大,受到油价大幅下跌的直接冲击,该板块毛利率从2012年的33.5%下降到2015年上半年的20.5%。同样,中石化的上游业务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利润缩减,毛利率从2012年的39.7%下跌到2015年上半年的17.6%,跌幅较大,但由于中石化业务主要集中在中下游产业,因此,相比中石油,石油勘探与生产板块利润的下滑对中石化整体业绩冲击较小。

  此外,油价降低,对于中下游的炼化板块是利好,两家公司该板块均扭亏为盈,但受限于整个炼化行业产能过剩以及需求增速放缓的影响,利润增速无法大幅上升。

  2015年石油生产企业直接承受油价下跌带来的冲击,利润出现大幅下滑。如果油价持续保持低迷状态,石油生产企业业绩水平恐将继续恶化。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赵鲁涛表示,OPEC原油产量还将进一步增大,俄罗斯拒绝减产,美国预计减产幅度不大,预计2016年国际原油市场供给不会出现显著下降,供给过剩态势难以得到明显改善,尽管2015年油价已经下跌至成本价水平,但2016年国际原油价格还将呈现下降态势或将持续在低位震荡。

  报告还指出,2016年中石油与中石化的石油生产板块恐出现亏损;在炼化行业整体景气度高的形势下,中石化在其优势领域炼化板块或能够实现更大程度的利润,使得总体业绩水平得以改善;而中石油由于石油生产业务占据较大比重,业绩水平承压较大。因此,两桶油业绩分化可能继续增大。

  能源价格长时间低位运行

  非化石能源需求将超越石油

  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及2030年能源经济展望》报告还显示,能源价格将长时间低位运行,客观上不利于对能源消费的控制。

  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导致能源需求较低、美国页岩油气产量增加能源供给等因素,国际能源价格预计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在较低水平。低能源价格虽然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但客观上可能会刺激能源消费,不利于节能减排和环保目标的实现。

  报告指出,在能源“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煤炭消费量有可能在“十三五”内达到峰值,成为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一步。2014年中国煤炭的能源需求占比已降到66%,2017年可下降到62%左右,2020年有望继续下降到58%-60%;2015年中国石油的能源需求占比为18.8%,2020年将下降到17.6%。

  此外,天然气需求高速增长,油气比得以优化,并且非常规天然气生产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初步计算,2015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包括地热取暖和生物燃料)占比达到12%,预计2020年将进一步提升至14%-16%,与对石油的需求比肩,之后预计将超越石油占比。(记者 李春莲)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