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乡土文化 老照片

记录历史告诉未来

2016-01-15 08:44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记录历史 告诉未来——魏德忠的摄影人生□晚报记者 王慧玲/文 王惠宏/图穿过重重迷雾,记者驱车前往郑州,去采访一位81岁的老人——他是新闻摄影记

记录历史 告诉未来

——魏德忠的摄影人生

□晚报记者   王慧玲/   王惠宏/

穿过重重迷雾,记者驱车前往郑州,去采访一位81岁的老人——他是新闻摄影记者的骄傲,也是天中人民的骄傲、郑州人民的骄傲,更是林县人民的骄傲。因为,在他的人生中,有着太多让人崇敬的不平凡:他是河南日报社的摄影记者,他曾8次用镜头定格一代伟人毛泽东视察河南的风采,他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成立的历史场景;他用镜头为郑州在全国叫响了“绿城”;他用10年的坚持记录下林县红旗渠修建的全过程……

上午9时,郑州花园路5921世纪社区。我们敲开了魏德忠老人的家门。

老人热情地让座、倒茶。“几十年来也没给家乡办过啥事,家乡人来访,我一定会尽力配合。”不多的寒暄在冒着热气的茶水中升腾着温暖,老人质朴的语言如缓缓的河流,在清晰的回忆里清澈而自然地流向远方——

reny160171.jpg 

1960511日,毛泽东在郑州燕庄麦田视察。魏德忠/

reny160170.jpg 

1958415日,周恩来总理在郑州西关虎屯同老农民鲍有德亲切交谈。魏德忠/

人物档案

reny160163.jpg 

魏德忠,19346月生于河南新蔡县。原河南日报社摄影记者、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现任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省新闻摄影协会名誉会长、河南省文联名誉委员、河南省高级摄影技师考评委员会主任、郑州大学客座教授、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其作品《车水马龙》、《得奖归来》等近20幅作品入选第一届至第十届全国摄影展。其中《移山造海》入选第四届全国摄影展和1962年德国国际摄影艺术展;《小水库显神威》入选全国第五届摄影展,获1963年世界荷赛荣誉奖。

出版大型画册《红旗渠》(历史珍藏版)、《镜头感知录》、《红旗渠》、《一代伟人在河南》等。摄影理论文章曾多次在《中国摄影》等刊物上发表,并多次选入《中国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

红旗渠的代言人

魏德忠正门墙上悬挂着一张大幅的照片:两个人手持钢钎悬挂在悬崖间,剪影般的画面,凌空飞舞,身轻如燕。这是魏德忠拍摄红旗渠工程的代表作《凌空除险》。

两本散发着墨香的画册:2004年,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奇迹人工天河红旗渠》和2015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652015)纪念红旗渠总干渠胜利通水五十周年《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永远的红旗渠》摆在记者的面前。

翻过一页页黑白照片,上世纪60年代千军万马战太行的壮阔画面与感人场景再一次让记者震惊:领导干部走在前的杨贵;深山洞里安营扎寨的民工;在临时工棚里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青年;在太行山上如蚂蚁搬家般奋战的群众;英雄炮手常根虎;农民水利技术员路银;凿洞能手王师存;“凤凰双展翅”的郝改秀…….这是精卫填海,这是当代的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这也是魏德忠用10年的坚持为红旗渠留下的震撼与感动。

19602月,时任《河南日报》摄影记者的魏德忠随采访团到太行山采访山区建设。走到“鸡叫鸣三省”(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的林县河口村桥上, 听到“铿-锵、铿-锵”此起彼伏的凿石声,走近一看,山洼里,红旗招展,人来车往,工地上一派沸腾景象。民工腰系绳索,悬挂在半山腰,一锤一钎地在峭壁上凿石,露营在山野,吃住在山洞。这一幕幕令人震撼的场景,像磁石一样吸引着魏德忠的脚步,他当即决定就在这里拍摄 “引漳入林”工程。

从此,10年间,红旗渠大小工程的开工,都能看到魏德忠背着相机的身影。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了拍出满意的照片,他常翻山越岭,爬树、钻洞,衣服挂破、跌倒摔伤,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那张《凌空除险》的作品,就是他让人把自己绑在悬崖边,拍了一上午才拍成的佳作。

说到第一次见到凌空排险队队长任羊成的情景,魏德忠至今仍抑制不住自己的感动。那天,刚收工回来的任羊成,上身穿的棉袄露着斑斑点点的棉絮,脱掉一抖便落下几百个除险时扎、挂进去的枣刺、蒺藜。掀起衣服,任羊成的腰际是一圈硬邦邦的老茧,让人目不忍视,用手一敲像皮鼓般咚咚作响。那是他每天腰上缠着几十斤重的绳索,手上拿着特制的铁钩,像荡秋千一样在悬崖上荡来荡去除险时磨出的老茧。看着那一圈圈老茧,魏德忠的眼睛湿润了。

魏德忠用10年的坚守,完整拍摄下红旗渠建设的全过程,为红旗渠建设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如今,魏德忠已经成了红旗渠的代言人。2006年,魏德忠拍摄的“红旗渠”系列作为时代的代表精神之一,入展中国摄协主办的“摄影中国19492006大型摄影展览”。2008年,红旗渠精神研讨会在安阳举行,魏德忠的珍贵照片成为传播“红旗渠精神”最直观、最震撼的艺术形式。

2015915日至127日,以魏德忠拍摄的红旗渠照片为主的《守望红旗渠·辉煌中国梦》作为促进践行中国梦的宣传载体,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展出。参观的人们在被红旗渠精神感动的同时,对魏德忠老师以记录历史、告诉未来为己任的行为表达了深深的敬意。

近距离接触伟人

能与伟大领袖毛主席见上一面,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多少中国人的荣幸与渴盼,但众多人只能梦想却终生无缘。

魏德忠却荣幸之至: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多次到河南视察调研,当时担任《河南日报》摄影记者的魏德忠用镜头记录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瞬间,他8次跟踪采访拍摄毛主席到河南的视察活动,6次为周总理在河南留影。

与伟人近距离接触,感受伟人的风范,亲领伟人的教诲,魏德忠印象深刻。

魏德忠第一次给毛主席照相,是195810月,在毛主席的专列上。毛主席要到武汉去,途中准备到河南的七里营、嵖岈山看看。

魏德忠接到采访任务就早早地在七里营等候,结果等到晚上五六点钟,毛主席在七里营没有下车,魏德忠赶紧找火车赶往毛主席去的下一站。怕追不上毛主席的专列耽误采访,他没有买票,看见火车就只管往上上。正好上的是毛主席的专列,他被警卫人员拦住不让上,是当时的省委书记吴芝圃出来说:“这是咱河南日报社的摄影记者。”魏德忠才得以上车。

火车走到驻马店上蔡附近时停了,魏德忠随吴芝圃赶紧到毛主席所在的车厢说明情况。毛主席问:“这是什么地方?”吴芝圃说:“是上蔡。”主席又问:“下蔡在哪?”吴芝圃说:“上蔡东边是新蔡,新蔡可能就是下蔡吧。”毛主席摇摇头说:“不对,不对。新蔡是新蔡,下蔡是下蔡。”主席说得很肯定,大家都不知道,就没敢吭声了。

后来查查,原来新蔡东边安徽有个下蔡集,现在还有个下蔡镇。可见毛主席对历史研究得很透,知识很渊博。

毛主席对为革命做出贡献的老同志念念不忘。

195811月,毛主席在河南省军区礼堂和省委有关人员见面,突然巡视左右连声喊道:“王老汉,王老汉在哪里?”有个留着八字胡的老人从人群中走上来说:“主席,我在这里。”主席握着他的手说:“王老汉啊,你为人民做好事,我们不会忘记你。”王老汉就是当时河南省副省长王国华。他曾在驻马店确山长期领导农民闹革命,是豫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

毛主席非常善解人意、幽默风趣。1960511日,毛主席到郑州郊区的燕庄视察。刚下过雨的麦田泥泞不堪,陪同人员想让主席站在公路上视察,但公路高,麦田低,不好拍照。主席看到摄影记者选择角度为难,非常善解人意地走进麦田配合记者拍照。拍完照,主席非常幽默地对摄影记者们说:“你们是三只眼睛(两只眼睛、一个镜头)看人,目标集中啊。不过,以后你们要把镜头对准群众,不要对准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毛主席的话意味深长,也让魏德忠铭记于心、受益终身。

跟随周恩来总理采访,魏德忠不仅领略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细致入微,还为周总理与人民群众平等相处、忘我工作,对记者关怀备至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周总理平易近人,到哪儿都与群众打成一片,没有架子。不管是工人、农民,他都平等对待。

1958420日,周恩来在关虎屯调研,路上碰见一位老农鲍有德,总理问他:“老汉今年多大?”“我今年70岁。” 鲍有德答。“你比我大10岁,你是我老兄。”老汉说:“我咋敢跟总理比呀?你是总理,我是农民。”“你是农民,我是总理,只是分工不同,作为人是平等的。”总理说。

周总理对每一个同志都非常关心,细致入微。一次总理陪外宾从兰州回北京时,洛阳拖拉机厂发生一件事,总理去调研。周总理从兰州乘直升飞机到洛阳已经是11时了,陪同人员想让总理先到宾馆休息一下吃吃午饭,总理坚持先到拖拉机厂处理事务,处理完事务已经12时了。陪同人员说:“咱是不是把饭拿到会议室吃?”总理说:“不,咱们到职工食堂吃。”吃完饭,大家都没注意,总理一个人悄悄去了厨房,他与后厨的三个厨师一一握手表达谢意:“我们工作晚了,影响你们休息了,对不起!谢谢!”摄影记者都没注意,也没拍成照片,留下了遗憾。

周总理对记者更是贴己。一次,周总理到陕县大营子公社去看棉花。在一个村子里被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太太看见,她看见总理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将总理拉到屋里攀谈,总理出来后看见彭德怀身边有个少年,就问:“小鬼,你长大想干什么?”少年说:“我长大想当解放军。”总理说:“你算找对对象,找到人了!这是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少年有点质疑,彭德怀亲切地把小孩搂到了怀里。总理一看忙对记者喊:“记者同志,快来拍呀,多好的镜头呀——元帅和少年。”魏德忠立刻抓拍下了那温馨的一幕。

为郑州叫响“绿城”

魏德忠15岁参军,先是被分配到宣传科从事文字宣传工作。他写了篇报道战斗英雄的新闻稿,在部队的《前进报》上发表后崭露头角,被部队领导看中,18岁便被吸收入了党,后被选拔为摄影干事。

由于他刻苦专研技术、摄影成绩突出,1953年被调到沈阳军区的前进报社做摄影记者。部队首长对他说:“照相机就是你的武器、你的枪,你要用它记录军史、服务士兵。”

魏德忠牢牢记住了首长的那句“记录军史,服务士兵”,以记录历史为己任。1957年魏德忠转业到河南日报社当摄影记者。自从到了河南日报社,魏德忠便扎根中原,持续记录下半个世纪以来中原大地的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城市经济建设发展以及百姓生活变迁,为河南积累和保存了大量影像历史。

他不仅为伟大领袖到河南视察留下了光彩的足迹, 还为红旗渠10年的建设工程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踪。除此之外, 魏德忠还用镜头记录下了“二七历史名城” 郑州,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一步步发展的不同历程。郑州的二七广场、二七纪念塔最初的建设、后期的扩建、今天的新貌,包括最早的河南饭店、中州宾馆的模样,魏德忠都一一摄入了镜头中。

郑州“绿城”名字的由来,也得益于上世纪70年代魏德忠在《人民画报》上发表的《绿满郑州》的大幅照片。

1954年,河南省会从开封迁至郑州后,为了绿化环境,郑州大面积种植法桐。到上世纪70年代初,这些树已经长得枝繁叶茂。

一次,魏德忠参加航拍郑州的活动后,把拍摄的作品寄到了《人民画报》。不久,《人民画报》用一整版篇幅进行了报道,郑州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的清新画面,给人们留下了美丽的印象,人们说这个城市真像个绿城。自此郑州便有了“绿城”的美誉。

时任法国外交部长舒曼看到了魏德忠的这些照片,得知法桐在郑州“安营扎寨”变成这么美好的风景后非常高兴。1971年,舒曼专程到郑州观赏,更是称赞郑州是“绿色的海洋”。

定格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立

魏德忠19346月出生于驻马店新蔡县城关镇一个贫穷的家庭。上学时,他学习刻苦,曾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豫皖苏第八中学新蔡分校(原今是中学)。他品学兼优,毛笔字写得好,学校大幅的宣传标语都出自他的手。当时在新蔡的驻军看到了他写的标语,认为是个人才,就找到学校领导动员他参军。1949年,年仅15岁的魏德忠在老师的一再动员下,参军入伍。

1957年魏德忠转业到河南日报社担任摄影记者。因为政治可靠、业务突出,凡是有重大的采访活动和伟人们来河南视察,领导总是派他去完成任务。

魏德忠把1960年毛主席视察郑州燕庄时对摄影记者说的话作为座右铭,以记录历史为己任,把镜头对准群众。

作为驻马店人,魏德忠对家乡有着不可割舍的感情。采访时,魏德忠拿出了一本刚刚整理好的一本《人民公社》专辑照片,其中19586月,我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立时的照片和嵖岈山公社食堂职工为群众擀面条的照片非常醒目。

魏德忠充满感情地向记者介绍说,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立那天,他正在嵖岈山休息,忽然听到外边锣鼓喧天,非常热闹,赶紧跑出屋子看,原来是群众正自发地庆祝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立的。“没有一个干部组织,全是群众自发的。你看,群众那出自内心的欢天喜地敲锣打鼓的样子,多感人!”魏德忠指着照片说。这张照片,是他用两个耙搭在一起当支架,站在上面拍下的。后来遂平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展览馆成立时,什么资料都没有,这张照片就成了唯一的见证。现在展览馆里关于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立的一些资料,就是从魏德忠的这张照片中寻找到的当事人,进行后期采访回忆整理出来的。

在这本魏德忠老师刚整理好的《人民公社》影集里,记者还看到了上世纪70年代全国有名的新蔡县程庄劳动学校——《棉田里面上大课》的宏伟场面。还有一幅19626月魏德忠拍的西华县西夏农民在打麦场上收拢翻晒小麦的场景:推、拉、扬、扫……动作各异,场景火热,劳作的人们像在跳着欢乐的舞蹈,整个画面充满动感、祥和、欢乐,不禁让人对那个时代充满留恋与向往。

“群众对我的教育很大。我至今还留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候,群众非常纯朴、真诚、积极向上,干起活来热情高涨。我用镜头记录历史,把镜头对准群众。几十年来,我虽然无官无禄,到1994年我从《河南日报》退休,还是个摄影记者,但我家里几麻袋的摄影胶卷,会为那个过去的时代作证。”魏德忠非常感慨。

如今,已进入耄耋之年的魏德忠生活得充实而忙碌。他经常会接到各种媒体、出版单位、文史单位的电话,找他查找或询问相关的历史照片,他都会给予积极配合支持。国家历史博物馆还把魏德忠的一些照片作为文物进行了收藏。

今年,他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对胶卷和照片的挖掘、梳理、研究上,已整理了包括《人民公社》在内的几个专题摄影集,希望这些尘封的历史照片能够出版,为人们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采访结束时,魏德忠老师以自身的摄影经历,对家乡的摄影记者给予殷殷的希望:“摄影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在于它瞬间定格的永恒。摄影,要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摄影除了认识、教育、审美功能外,还有文献功能。作为摄影记者,要树立文献记录的观念,做一个忠实的时代记录者,把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足迹忠实记录下来。这是我们摄影人的责任和义务。”

相关链接

上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省安阳市林州)人民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10个年头,硬是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修红旗渠所挖砌的1696.19万立方米土石垒成宽2米、高3米的墙,可以将哈尔滨和广州连接起来。红旗渠的建成,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州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林州人民亲切地称红旗渠为“生命渠”、“幸福渠”。20世纪70年代,周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魏德忠摄影作品

reny160162.jpg 

19626月,西华县西夏农民在打麦场上,忙着收拢翻晒小麦。

reny160159.jpg 

19586月,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成立之时。

reny160161.jpg 

19602月,林县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兴修水利(1962年获德国妇女摄影展优秀奖)

reny160167.jpg 

1971年,辉县石门水库修建中的石姑娘队。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