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县区 泌阳县

九旬农民党员汪一绥的传奇人生

2016-02-04 07:35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ldm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记者 温培雅 通讯员 王有震 他已94岁高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以刻字为生,战争年代,曾为共产党游击队刻过公章。为了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

记者 温培雅 通讯员 王有震

    他已94岁高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以刻字为生,战争年代,曾为共产党游击队刻过公章。为了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共向党组织递交了5次入党申请书,终于在80岁时实现了入党夙愿。他是当地有名的“象棋王”,多次被评为县、镇“象棋冠军”,还被授予“省体育道德风尚运动员”、“市老年象棋冠军”等殊荣。他85岁学会了用电脑刻字和上网,经常关心国内外大事,阅读党报党刊,还力所能及地做很多善事、好事。

    他,就是河南老区泌阳县马谷田镇黄庄村农民党员汪一绥。

 

魂牵梦绕共产党

 

小时候,汪一绥在上学路上捡到一枚印章。当时,他不知道印章是什么玩意儿,引起他兴趣的是,那个方块上的字都是反的,往纸上一按,出来的字却是正的,字体规范漂亮。

从此,汪一绥开始捣鼓着学刻章。谁也没有发现他在做什么。直到有一天,他乐呵呵地将刻有老师姓名的一枚小木章送给老师时,老师才发现自己的学生竟还有这能耐。

汪一绥会刻章的消息不胫而走。1942年一个深秋的夜晚,汪一绥在自家的小卖摊前照料生意。突然过来两个人,领头的那个人笑着问:“你叫汪一绥吧,会刻章?”汪一绥不知来人何意,没做声。那人压低声音说:“我们是共产党员,想让你帮我们刻一个公章。”不知为什么,“共产党员”这几个字使汪一绥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他点头同意了。

那天夜晚,他跟着那两个陌生人走了10多公里山路,在一个山坳的茅草屋里,借着豆大的灯光,按要求为他们刻下了一枚印章。第2天,那两个陌生人又来了。这次来,他们什么也没说,放下一袋米就走了。汪一绥解开袋子,抓一把雪白的大米,心里热乎乎地想:“共产党员是好人,我也要加入共产党。”

 

一生写了5次入党申请书

 

汪一绥对党的信念坚定不移,一生中先后5次表达入党愿望。

解放后,读过私塾的汪一绥被马谷田区任命为马道乡财粮助理。195012月,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汪一绥便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郑重地交给了一个姓杜的领导。后来,党组织研究新党员名单时,杜领导在外地学习,使他错过了这次入党机会。

1956年,汪一绥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等啊等啊,可是,直到与他同时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志填写了入党志愿书时,他才发现自己再次站在了党的大门之外。是自己条件不合格,还是表现不突出?过了很久才有人告诉他,原因是他私下刻章,挣了不该挣的钱。

妻子彭玉枝知道后,鼓励他不要灰心,这次入不上党,说明自己条件还不太够,只要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会入上党的。

    1973424,彭玉枝因患癌症不治身亡。临终前,她拉着汪一绥的手,流着眼泪说:“有两件事,我放心不下,孩子小,你一个人要吃苦啦;咱结婚时我就要求入党,可我这辈子是没机会了。你可不能像我这样……”汪一绥使劲儿地向妻子点头:“我记住了,记住了。”

    1979年春, 55岁的汪一绥第3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是,他仍未能如愿。组织上派人和他谈话说,这次重点解决在职干部入党问题,只要严格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入党会有机会。

19951115,汪一绥的女儿汪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父亲,汪一绥在为自己女儿高兴的同时,又难过起来:“你妈临终时还挂念着我入党的事,如今你都入了党,我还……”汪枝笑了:“你不是一直在努力嘛,条件成熟了,女儿会帮助你的。”

1997年,75岁的汪一绥向党组织写了第4份入党申请书。村党支部一班人很感动,但是,考虑到汪一绥年事已高,外出培训不便,暂时没有安排他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后来,汪一绥知道了实情。我老了?老了就不能入党了吗?从那年开始,汪一绥开始做“不服老”的事:

前些年,通往马谷田镇一小的路一下雨就成了泥浆,汪一绥每次雨后就捡砖头瓦块去垫路;镇政府的排水沟经常被垃圾堵死,每到这时汪一绥便扛着铁锨,疏通排水沟;每天早晨,在集市商户出摊之前,他抱着扫帚,把主大街扫得干干净净。镇里号召党员干部为公益事业捐款时,他一听便走上前去……

2000年春节刚过,他拿着一份写了10页长的入党申请书,第5次找到党组织。黄庄村党支部书记十分感动,当年就把他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老人守候半个多世纪的梦想终于实现了。2002626,在中国共产党喜迎81岁生日之际,汪一绥,这位80岁高龄的普通农民在鲜艳的党旗下举起右手,含泪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来,在汪一绥的模范带动下,在家务农的二儿子君入了党,当兵的小儿子汪斌和外孙子徐航在部队也相继加入了党组织。

 

90岁“棋王”学会上网

 

    汪一绥平日以刻章和染布为生,刻出的印章古朴雅拙,染出来的布料深邃而不变色,深受当地百姓欢迎,生意一直很好。开染坊染布是他在解放前后干过的事情,过去因条件有限,人们把手工织出来的白布染成黑、蓝等颜色,然后剪裁缝制成衣服穿。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汪一绥感到手工刻章太慢,不适应新的形势。9年前,他花8000多元钱购回一台电脑和一台激光刻字机,拜正在读初中的小孙子为师,学习用汉语拼音输入法打字,很快就学会了用电脑刻印章。4年前,汪一绥还学会了上互联网浏览新闻,关心国内外大事。他说:“学会电脑真有趣,鼠标一点,世界大事几秒钟就能一览无余。”

    为了紧跟新时代、新要求,他还年年订阅《河南日报》、《党的生活》、《老人春秋》、《驻马店日报》等党报党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常说,3天不学习,撵不上刘少奇。我是个党员,要永志不忘党恩,要把余热献给党,就要活到老学到老,一辈子跟党走。”汪一绥说。

汪一绥毕生唯一的业余爱好就是酷爱中国象棋,刻字之余他总要与老少爷们儿下几盘,却很少输棋,有时还到县城找棋友玩,杀上几盘。前些年,听说哪里有象棋高手,汪一绥便骑上轻便摩托车,不远几十里登门拜访,在交流切磋中棋艺渐长。于是,他的名字在泌阳县不胫而走,成为享誉一方响当当的“棋王”。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他数十次获得县、镇“象棋冠军”,2003年获得市首届老年人运动会“中国象棋冠军”称号,并荣获河南省第九届老年人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运动员”和“全市体育道德风尚奖”。

    如今,汪一绥儿孙满堂,在家颐养天年。汪一绥的生活虽然简朴平淡,但他一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积德行善,力所能及地帮助周边百姓,深受乡亲们的爱戴。

责任编辑:ldm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