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爱丽的孝善事迹被传为美谈
摘要:婆婆眼中的好儿媳 儿媳眼中的好婆婆她的孝善事迹被传为美谈 子孝孙贤传承孝善文化 □晚报记者 许 静 通讯员 马鸿起 “三八”前夕,记者在确山县盘龙镇
婆婆眼中的好儿媳 儿媳眼中的好婆婆
她的孝善事迹被传为美谈
子孝孙贤传承孝善文化
□晚报记者 许 静 通讯员 马鸿起
“三八”前夕,记者在确山县盘龙镇朗陵社区采访时,村民们纷纷夸赞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董爱丽。
村民说,她是一位热心人。婆婆说,她是百里挑一的好儿媳。儿媳说,她是慈祥仁义的好婆婆。
公婆眼中的好儿媳
1985年,董爱丽与韩群喜结婚,来到确山县盘龙镇朗陵社区观山村。她是夫家的三儿媳。弟兄们分家后,她和丈夫与公婆住一个院。30多年来,董爱丽勤俭持家,孝敬公婆。公婆的棉被都是爱丽拿出去晒,衣服都是爱丽洗。每到换季,爱丽总是提前为公婆准备好换季服装。家里来客人,她总要请二老坐上席,自己做啥好吃的,都先给二老端过去。
自学习了孝善文化,董爱丽就给公婆洗脚。一天,公公突然病重,老人的3个儿子都在外地。董爱丽连忙召集大嫂、二嫂,将公公送进医院。入院后第4天,公公解不下大便,80多岁的老伴想往他肛门里挤开塞露,无奈眼花手抖,挤不进去。董爱丽接过开塞露,为公公解除痛苦。“爱丽是我们家打着灯笼找来的好儿媳。”董爱丽的公婆逢人便说。
董爱丽常对儿子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她的儿子韩海岭听从母亲的教导。一天,他开车走到确山县任店镇南走马岭时,看到一个人从三轮车上甩了下来,立即报警,把伤者送到医院。
乡邻眼中的热心人
董爱丽不仅孝敬公婆还善待别人。每年腊八节,她都熬好米粥请环卫工人喝,有时还挑着饭桶送到路上让环卫工人喝。
2008年,董爱丽发现娘家普会寺乡二董庄到姚庄学校的道路泥泞,学生上学很不方便。她带头出资,号召群众集资修路。
三里河街道三里店河有一小桥,年久失修,人骑车过桥常出事故,董爱丽主动出资修桥铺路。她的善举受到群众的称赞,都说她是个热心人。
儿媳眼中的好婆婆
董爱丽的儿媳是教师,为提高儿媳的教学水平,她拿出自己微薄的收入,让儿媳去进修深造。家务事,地里活,她全包下来,让儿媳安心教学。董爱丽常对儿媳说:“待学生要好,别人的孩子拉一把,自己的孩子长一拃。”
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后来,董爱丽生病时,儿媳为她洗脚,让她感动得两眼泪花。董爱丽的孙子、孙女也都非常懂事、孝顺。董爱丽的孝善事迹被传为美谈。
责任编辑:ly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