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怎么调是个技术活
摘要:“五险一金”缴存比例高不高?怎么调?一直是企业和职工关切的焦点。对此,李克强总理给出了明确答案:阶段性地、适当地下调“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是
“五险一金”缴存比例高不高?怎么调?一直是企业和职工关切的焦点。对此,李克强总理给出了明确答案:阶段性地、适当地下调“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是可以做的。“总的就是让企业多减轻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点现金。”
一头是企业的负担重,一头是职工的获得感不足,“五险一金”的确应当适时适度调整了。从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保持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的现实任务来看,丰满老百姓的钱袋子,确实是务实之选。
当然,利当前也要利长远。“五险一金”不同于税收的区别就在于其构成了“未来现金流”,在职工失业、退休或者生育、购房时给予适当的补偿,具有稳定器作用。所以,今天“五险一金”的增加或减少,实际上等价于不久以后的收入调整。降低多少比例合适,能不能应对通货膨胀的风险,是一道非常复杂的经济学考题,离不开专业化的统筹兼顾,离不开精细化的平衡测算,绝不能人为“拍脑袋”、简单“一刀切”。
另一方面,调整“五险一金”也要考虑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度。当前,个别地方社保支付存在困难,虽没有形成系统性风险,但一旦上缴数额骤降,还是可能带来压力与隐患。倘若影响了离退休职工工资的发放,就容易造成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降低,不仅属于代际之间的不公平,整体上反倒会减弱扩大消费的动能,让改革的效果打折扣。此外,目前有不少省市财税压力非常大,一旦出现风险,很难“拆东墙补西墙”。
说一千道一万,关键还在于落实。初衷再好的决策,到了具体的实施环节都可能走样。如何给予地方自主权,又坚持必要的监督权,防范风险、守住底线,平衡区域与行业之间的公平,考验治理者的智慧与执行力。更重要的是,让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还要将政策有效从政府传导到企业。减下来的“五险一金”,到底有多少被企业拿走,“大头”能不能落到职工口袋里,是衡量这一改革成败的关键。 (洪乐风 《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