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认基金一冷一热 北上销售额为南下四倍
摘要: 互认基金“北上”热、“南下”冷的趋势依然延续。外管局上周公布的互认基金销售情况显示,今年前两个月,香港基金在内地的销量是内地基金在港销售
互认基金“北上”热、“南下”冷的趋势依然延续。外管局上周公布的互认基金销售情况显示,今年前两个月,香港基金在内地的销量是内地基金在港销售额的4倍。
数据显示,截至2月29日,内地基金在香港的销售资金累计汇入3762.66万元,汇出49.29万元,累计净汇入3713.37万元。尽管数据仍然偏低,但已经较今年1月2154.33万元的净汇入金额有了明显增长。与此同时,2月份,香港基金北上销售进一步稳健推进。当月,香港基金境内发行销售累计汇出20319.78万元,累计汇入546.9万元,累计净汇出19772.99万元,和1月累计净汇出的4017.67万元相比,增长了将近4倍。
若合计2016年1月至2月的累计数据,“北上”基金累计销售额达到2.38亿元人民币,“南下”基金销售仅有5867万元,前者是后者的4倍。
记者从外资基金销售机构人士了解到,由于2月份A股市场持续震荡,而南下基金又多为股票基金,在人民币贬值预期等因素影响之下,发行难度确实很大。而北上基金有投资债券及美元计价的产品,更符合目前的销售潮流。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介绍,经过一段调整,A股逐渐跌出了投资价值,近期不少在港投资A股的产品都获得净申购。而且,3月份A股已经上涨10%,这批A股基金若销售向好则可能带动后续的销售热情。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互认基金销售情况一般,和两地投资者对产品了解程度不足、市场震荡剧烈有关。而香港基金的认购费和管理费与内地基金差异较大,也形成了一定阻碍,“基金互认应该会是一个慢热过程,未来可能会逐渐热闹起来。”
《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去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首批7只互认基金先后在2015年末及2016年初启动发售。目前,中国证监会收到并受理了16只香港互认基金产品的注册申请,有6只基金获得“通行证”,2月份获批的有摩根太平洋证券基金、中银香港全天候中国高息债券型基金、建银国际国策主导基金等3只产品。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的“南下”基金则有25只,其中,已经发布销售文件的产品达到13只。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