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范长江 成就小康梦
摘要:走进确山县瓦岗镇芦庄村记住范长江 成就小康梦 □晚报记者 许 静 在溱头河与邢店河交会处的浅山丘陵中,散布着8个小小的村落,它们属于确山县瓦岗镇芦庄村。听说芦庄
走进确山县瓦岗镇芦庄村
记住范长江 成就小康梦
□晚报记者 许 静
在溱头河与邢店河交会处的浅山丘陵中,散布着8个小小的村落,它们属于确山县瓦岗镇芦庄村。听说芦庄村是新闻前辈范长江殒身的地方,记者采访时心里多了一份沉重。
通往芦庄村的道路掩映在山林中。这里植被茂密、山花烂漫、麦浪滚滚,清新的空气让人沉醉。
据芦庄村党支部书记杨林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驻芦庄的上级单位有三家:158部队、国家科委确山五七干校、驻马店地区薄山林场,围绕这三家单位,设立了学校、食堂、邮局、银行等,使得偏僻的小山村变得非常热闹。记者走进确山五七干校旧址,看到一排排青砖瓦房显得有些破败,院内几棵苍柏格外显眼。
确山五七干校旧址前有一条路,路边长着一棵弯着腰的棠梨树,这棵棠梨树向西北方向垂着头。
范长江曾写下不朽的名篇《中国的西北角》,老棠梨树向西北方向弯着腰,这是巧合吗?当地村民称这棵树为“思念树”。
范长江是我国新闻巨子, 1967年,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的范长江被打成“反革命分子”遭到关押。1969年3月,他随首批500名被劳动改造和批判的人员来到芦庄刚刚建成的中科院确山五七干校。
“如今,芦庄人的日子越来越好!”杨林告诉记者,“近年来,芦庄人靠山吃山,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实现了丰衣足食。来村里旅游观光、垂钓休闲的人越来越多,一些村民便开起了农家乐,还有人建起了宾馆。”
记者看到,一座四层楼房上挂着“芦庄宾馆”的招牌。
采访临近结束,夜幕降临,皓月当空,清风徐来,好不惬意。农家的灯火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地亮起来,向小康生活奔去的芦庄人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责任编辑:ly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