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历史 文史研究

九曲回肠百忍里

2016-05-20 08:39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晚报记者 刘荣亚 户向阳 文/图“忍字好,忍字好,忍字头上一把刀。”这是一句俗语,也是记者在驿城区人民街道中山社区百忍里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百

□晚报记者   刘荣亚   户向阳   /

“忍字好,忍字好,忍字头上一把刀。”这是一句俗语,也是记者在驿城区人民街道中山社区百忍里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百忍里位于市中山街西侧,和中山街一样有着百余年的历史,也和中山街一样有着同样的“命运”。百忍里也被列入火车站片区改造范围,将迎来又一次的“蝶变”。在它即将走向“新生”前,记者走进百忍里,探寻它的历史脉搏。

reny160566.jpg 

百忍里东胡同口的标牌。

reny160568.jpg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这里已显得格格不入。

 reny160565.jpg

九曲回肠的小胡同。

小胡同如同蜘蛛网

百忍里东临长寿街,西临原驿城区委东院墙,南至人民街,北到解放大道,是一个老居民区。对百忍里的名字,记者早有所闻,但没有去过那里,好在有热心的刘玉兰老人引路。

刘玉兰老人今年79岁,精神矍铄,走起路来似一阵风。老人在中山街、长寿街住了几十年,对附近的百忍里也非常熟悉。

从长寿街北段一个胡同口向西走20米左右,记者来到百忍里一个约两米宽的胡同口,这是百忍里东侧唯一的出口。胡同口北侧的墙上,挂着一个不大的标牌,上面写着“百忍里”3个字。刘玉兰老人告诉记者,进去这个胡同,就是百忍里了。

进去胡同走不远,就有了叉道,而且不止一个。看到记者疑惑,刘玉兰老人对记者说:“别说你第一次来,很多人在这里住很长时间,还迷路哩。”刘玉兰老人前面走,记者后面跟,不知道拐了多少个弯,才找到南侧的一个出口。随后,老人又带领记者从南侧的另外一个出口进去,看其他胡同。

弯弯曲曲,九曲回肠,堪比蜘蛛网。这是记者在百忍里最深切的感受。记者看到,这些小胡同有的地方有两米宽,有的地方还不到两米宽,宽窄不一,形态各异。至于有多少个胡同,刘玉兰老人不知道,里面的居民也没人说得清。

刘玉兰老人告诉记者,目前,百忍里共有4个出口,南边两个,东边一个,北边一个。以前小偷偷东西后,总往百忍里跑,来追的人追着追着就找不到了。

今年79岁的韩智民老人,是中山街的老居民。他告诉记者,小时候,他在百忍里西侧一墙之隔的代用中心小学上学。学生们淘气,在墙上挖一个洞,下课就从洞里钻到百忍里玩捉迷藏。因为百忍里的胡同多,不容易被捉到。

百年历史说变迁

百忍里的房子多数是瓦房,红砖红瓦。也有一些老式两层楼房,墙体是红砖垒的,楼顶是红瓦,与西侧的高楼形成鲜明的对比。

韩智民老人告诉记者,百忍里具体何时形成的,他也说不清,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应该是和中山街一样,伴随着驻马店铁路的开通而形成的,得有100多年的历史。过去,驻马店火车站一带,包含百忍里所在的地方,是一片积水成湖的洼地。有了驻马店火车站以后,全国各地的商人来驻马店经商,商业才逐渐繁荣起来,才有了著名的“洋街”中山街。

韩智民老人说,外地客商不仅在驻马店经商,而且购地建房,落户驻马店。一些大的客商在中山街、新华街等繁华的街道旁建房,一些做小生意的就在附近建房、购房居住,百忍里就是小生意人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过去,百忍里的房子都是草房,瓦房都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

“百忍里的老居民来自全国各地,姓氏复杂,有车、刘、马、郭、朱、韩、邢姓等。” 韩智民老人告诉记者,不少老居民是过去来驻马店做生意的外地人落户到这里的。

马秋生家就是其中的一户。今年64岁的马秋生生在百忍里,长在百忍里,虽然两年前有了新家,但他经常回去。据他介绍,他的祖籍是过去的怀庆府(现河南沁阳市),父亲来驻马店做生意,就留了下来。开始在百忍里租房居住,后来就在百忍里买了几间草房。

马秋生家房屋的变迁,见证了整个百忍里的发展变化。他家最早的草房是箔篱子墙(箔的两侧抹上泥),房顶上面盖的是淮草;后来,房子改建成土坯墙、麦秸顶;再后来,改建成“里生外熟”墙(墙的外面是砖、里面是坯),房顶下半部分是黑色小瓦,上部分仍是麦秸。到上世纪80年代,家里的房子才改建成四小间红砖红瓦房,住到至今。

百忍里很多居民的房子都经历过这样的发展变化过程。居民李宝宪家目前有一间两层的楼房。据她介绍,1978年,她家买了一间草房,还和邻居共用箔篱子墙,并和邻居商议,谁家先修房子,都要把箔篱子墙留住,否则另外一家无法居住。1984年,她家把房子改建成了瓦房。后来因为人多住不下,就在上面接了一间,一直住到现在。

百忍里居民的房子都不大,以一间房、一间半房、两间房居多。三间、四间房的不多,而且面积都很小。百忍里还有不少是公房,现租给居民居住,都很破旧。

两个传奇故事

关于“百忍里”名字的由来,记者采访时,先后听到两个版本,也是两个传奇故事。

驿城区东风街道东张社区闫庄82岁的吴继轩老人,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喜欢写文章,他曾写过一篇关于“百忍里”名字由来的故事。几天前,在家里,他又向记者讲述了这个故事。

在民国以前,百忍里是个小里弄,只住了十多户人家。传说有一户居民叫李百仁,以卖馍为生,老两口生了一个儿子。老人生来好脾气,凡事从不和别人计较,遇事都能忍让,和邻居也团结得很好。邻居一提起李百仁,都夸他是个好人。

李百仁夫妇靠每天卖几锅馒头赚钱养家,生活不算富裕。但他们时常救济穷人,就是讨饭的到门前,他们也要给点吃的。

有年冬天的早晨,下着大雪。李百仁卖馍刚走到街上,看到街边屋檐下躺着一个奄奄一息的讨饭老人。他将冻昏的老人背回家,放到被窝里。过了一个时辰,老人苏醒过来。李百仁两口子忙给老人烧葱花姜片汤喝。老人喝了热汤后开口要喝鸡蛋汤,老人喝了鸡蛋汤又要喝鸡汤。李百仁只好又去街上买只老母鸡回来炖鸡汤。老人喝了这要那,弄得李百仁一天也没上街去卖馍。

晚上,李百仁给老人盖上被子,老人仍然喊冷,李百仁只好将儿子盖的被子也拿来给老人盖上。他一家三口睡到厨房里的麦草窝里,只盖了一件大棉袄。

第二天天一亮,李百仁走到老人睡的床前,问老人想吃点啥。问几声不见人答应,李百仁掀开被子一看,哪还有讨饭的老人,只有一个亮晶晶的银娃娃。从此,李百仁发了财。几年以后,他儿子长大了,在长春街(现在的市解放大道东段)买了两间门面房,开了家饭馆,生意很红火。

李百仁忠厚老实能忍耐,时间一长,群众尊称他为李百忍。有人还偏把李字放在后面,喊成百忍李了。

清宣统年间,为了宣扬李百仁的美德,加上李、里同音,就把长寿街西面那个院定名为“百忍里”。

刘玉兰老人给记者讲述的也是一个传奇故事。相传百忍里过去住着一个大财主。有一年,这个大财主给儿子娶媳妇,很多人前来送贺礼。喜宴上,一名和尚不期而至。看到和尚到来,财主和宾客都很奇怪,但财主也盛情招待和尚,没想到和尚的一句话,却把财主气个半死。

和尚当着宾客的面对财主说,晚上他要先和新娘子入洞房,否则财主家要有灭顶之灾。财主气愤不已,本想把和尚撵走,又怕和尚的话是真的,就把和尚留了下来。晚上,财主把儿子支走,让和尚入了洞房。

和尚进了洞房,直接朝床上睡去。新娘自然不愿意与和尚睡在一起,但又不敢违抗公公的意愿,就在屋里的桌子旁坐了一夜,和尚也没有勉强新娘,自顾睡去。

第二天早晨,财主得知儿媳妇并没有与和尚睡在一起,心里非常高兴,见和尚久久不起床,就去床前喊,喊了很久,和尚也不答应。财主掀开被子一看,哪里还有和尚的身影,被窝里放着一个金光闪闪的金人。百忍里的名字由此而来。

“这两个故事都是传说,不是历史,但‘百忍里’名字的由来,肯定与‘忍’字有关。”采访时,百忍里一名居民对记者说。

九曲回肠话胡同

百忍里名字的由来,记者没有找到相关的历史资料,但百忍里弯弯曲曲,九曲回肠的胡同,却是真切地看在眼里,它是驻马店独一无二的。

老胡同,往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标志。每个胡同都有一段历史,都隐藏着很多故事,涂抹着很多神秘。

百忍里虽然只有百余年的历史,现在看起来又脏又旧,但当记者看到胡同口墙上的“百忍里”3个字,觉得历史非常厚重,胡同里也一定有不少故事。

马秋生告诉记者,百忍里的老居民虽然来自全国各地,有回民、有汉民,风俗不同,文化各异,但多年来,居民们相处得都不错,特别是近些年来,老居民相对较为贫困,大家都能相互体谅、相互帮衬,和谐相处。

居民李宝宪的女儿谈起大杂院的邻里情,非常有感触。“前几天,隔壁的邻居喝酒喝多了,直吐血,家里又没有其他人,是我们几个邻居把他送到医院的。如果是在家属楼里,谁会知道!”她说。

记者穿过几个胡同,处处都能看到邻居们在一起聊天、见面热情打招呼的情景。

对于百忍里的拆迁,居民们都很期待,毕竟百忍里已经落后城市发展一大截儿,居民渴望改善住房条件,改善生活环境。

与此同时,居民们又对百忍里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改建时,希望能在这里把‘百忍里’的名字留下。”一位居民道出大家的心声。

地名,是一个地方文化的镜像,能映照出一个地方的历史沿革及其变迁。记者和居民们的愿望是一致的,希望百忍里消失后,能把这个驻马店为数不多、具有文化内涵的地名留下来,为驻马店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