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发展共享金融 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题
摘要: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谭浩俊认为,金融业能够有今天,离不开实体经济这个基础。只有发展共享金融,才有可能比较好地推动传统金融改革,转变传统金融机构的观念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谭浩俊认为,金融业能够有今天,离不开实体经济这个基础。只有发展共享金融,才有可能比较好地推动传统金融改革,转变传统金融机构的观念,从根本上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题。
资料图片
近日,在2016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财经杂志副主编苏琦表示,中国的传统产业和传统金融已经进入互相嫌弃的模式。产业觉得自己被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玩儿垮了,金融又觉得自己被低迷的产业所拖累。而在产业与金融共同重构的路径中,共享金融或是可能的选择。
所谓共享金融,就是通过大数据支持下的技术手段推动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构建以资源共享、要素共享、利益共享为特征的金融模式,努力实现金融资源更加有效、公平的配置。共享金融既包括有效支持共享经济发展的新金融模式,也包括金融自身的可持续、均衡、多方共赢式发展。
很显然,共享金融概念的出现,主要源于两大因素。一是共享经济概念的出现,二是互联网及其大数据的诞生。其中,互联网金融、P2P等中介金融,是共享金融的前身,共享金融也是中介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必须转型的目标。
中国经济进入21世纪以来,在总量不断扩张、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的同时,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实体经济被边缘化等问题也在不断加深。特别是实体经济被边缘化,从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不仅融资难的矛盾日益恶化,还出现了融资贵的问题。说实体产业被金融玩儿垮了虽然有些夸张,但至少可以说实体产业被金融抛弃了。金融企业在不给予实体产业有效支持的同时,还把坏账、烂账的责任全部推到实体企业身上。显然,这是不公平的。
殊不知,金融业能够有今天,离不开实体经济这个基础。如果实体经济彻底瘫痪了,那金融业也就没有生存的基础和条件。相较于政府融资平台和开发企业,由于实体企业面广量大,出现问题的企业数量也就相对较多。尽管如此,实体企业的信贷安全性仍然最强。
正因如此,给予实体经济最大力度的金融支持是金融业的首要任务。关键是,要想改变传统金融的观念,确立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意识,比较困难。互联网金融、P2P等能够应运而生,并迅速受到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欢迎,原因就在于此。而共享金融,将是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的一把好钥匙。
目前,中介金融在行为规范和金融监管方面都还存在很大问题,具有很多缺陷,因此,如何才能让中介金融转型为共享金融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共享经济服务,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第一,必须大力整顿金融环境,整治各种不规范的金融行为,包括互联网金融在运作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第二,要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加强大数据的整合和共享工作,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采信、统一整理、统一整合、统一运用的要求,将目前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大数据,能够统一起来,由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实现共享;第三,要加快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形成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对包括共享金融在内的金融行为实施统一监管;最后,要实施高度严厉的金融处罚措施,对共享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坚决予以处置。
总之,只有发展共享金融,才有可能比较好地推动传统金融改革,转变传统金融机构的观念,从根本上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谭浩俊)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中国经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