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通信科技

“黎明”号揭示谷神星亮斑及次表层成分

2016-07-01 09:52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原标题:“黎明”号揭示谷神星亮斑及次表层成分  科技日报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及《自然—地球科学》杂志29日公开发表的两篇行星

原标题:“黎明”号揭示谷神星亮斑及次表层成分

  科技日报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及《自然—地球科学》杂志29日公开发表的两篇行星科学论文,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黎明”号探测器经过谷神星时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全新分析,揭示了这颗矮行星的神秘亮斑及其表面以下的组成成分。论文指出,虽然时间可能很短暂,但谷神星的次表层中或存在一些液体。

  谷神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这颗星表面较为暗淡,点缀着超过130个亮斑,其中最显著的分布在欧卡托撞击坑附近。“黎明”号探测器自2015年3月开始围绕谷神星进行考察,已发布的研究显示,这些小型明亮区域有可能由大量的水合硫酸镁组成,其表面特定矿物质成分表明,这颗矮行星应在太阳系外围形成,但该星表面以下的组成成分此前并没有分析结果。

  在《自然》杂志的论文中,意大利国家天文物理研究所玛利亚·克里斯蒂娜·德桑克蒂斯和她的研究团队,分析了“黎明”号在距离谷神星1400千米时,搭载的可见光和红外成像光谱仪收集到的数据。结果发现,欧卡托撞击坑底部的明亮物质,是由大量碳酸钠混合一种深色成分——少量层状硅酸盐以及碳酸铵或氯化铵组成的。研究团队表示,这些化学成分是通过一种水介反应,在欧卡托撞击坑形成后从谷神星内部输送到表面的。

  在《自然—地球科学》刊登的论文中,美国地质调查局迈克尔·布兰德和他的研究团队报告称,谷神星最大撞击坑的深度显示,这颗矮行星岩石外层之下的次表层不太可能主要由冰组成。他们认为,此表层中可能只有30%到40%的冰,其余60%到70%是由岩石和低密度、高强度含水盐类和络合物混合组成。

  总编辑圈点

  尽管名头不响,但“黎明”号实际上是第一个探测小行星带的人类设备,也是首个环绕两个不同天体——灶神星和谷神星运行的无人探测器。它现在的任务目标谷神星,被认为是“留存于太阳系的活化石”,这架不辱使命的探测器返回的任何数据,都将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太阳系的黎明时代。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科技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