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梁祝文化

话说梁祝文化

2016-07-18 07:20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ldm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王太广 郭 超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这是一曲凄切哀婉的绝唱,这是一首荡气回肠的乐章,这是一段催

王太广   

       碧草青青花盛开

彩蝶双双久徘徊

千古传颂深深爱

山伯永恋祝英台……

       这是一曲凄切哀婉的绝唱,这是一首荡气回肠的乐章,这是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说起梁祝,首先叩开人们记忆闸门的,无疑是风靡海内外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梁山伯祝英台这一对痴男怨女的爱情经历,曾引起多少代人无尽的追思与遐想。

发生于西晋中晚期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奇爱情故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它流传极广,甚至延伸到海外。据称,在全国各地梁祝读书处有墓、庙共9处。江苏宜兴、浙江鄞县、宁波、杭州、山东邹城、安徽舒城、甘肃清水……今天,凡有梁祝传说的地方,都在宣传和弘扬梁祝文化。那么,梁祝故里在哪里?这个问题自然就摆在各地学者的面前。不仅如此,梁祝故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文化资源,它的内涵是什么?意义究竟在哪里?这需要我们对这些问题认真加以分析和思考,从而更好地开发这一古老的文化资源,实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提供重要的借鉴。

 

一、梁祝故事天中为源

 

对于梁祝故里,目前尽管各地仍有不同看法,但通过与汝南马乡镇的梁祝进行比较,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查阅国内有关梁祝的史料、文艺作品,从而得出结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奇故事,就发生在驻马店市汝南县马乡镇(今属梁祝镇)。

我们先看看汝南马乡镇以外的其他相关情况:

宁波。清《宁波府志》云:“梁山伯祝英台墓,在鄞县西40里接待寺后,旧称‘义妇冢’。”但据有关学者赴鄞县实地考证,此地仅有墓,而无梁祝故里及读书处,更无马文才可考。

宜兴。清吴骞《桃溪客语》云:“今善权山下有祝陵,相传为祝英台墓。”但经实地考察,此地无梁祝故里,亦无马文才故里。

舒城。清吴骞《桃溪客语》云:“舒城县东门外,亦有英台墓。”但经实地考证,舒城县志没有记载,梁祝墓、故里已无痕迹可寻。

清水。清蒋薰《留素堂文集》云:“清水县有祝英台墓,赋诗以吊之。”

林镇。据《钱塘遗事》卷九记:“林镇,属河间府,有梁祝墓。”

嘉祥。清乾隆阮公修《山左金石志》记:“嘉祥有祝英台碣文,为明人刻石。”

江都。传说城北槐子河旁有高土台,俗呼英台坟。

我们再看看河南省汝南的情况:

梁祝故里马乡镇正处在京汉官道两旁,距汝南郡约60余里。汝南有梁山伯墓、祝英台墓,又有梁祝及马文才居住的村庄,还有读书的地方红罗山书院,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而且从梁山伯家到红罗山书院读书必经曹桥,从祝英台家(朱庄)到红罗山书院读书亦必经曹桥,所以才会有著名的“曹桥结拜”(传到外地因“曹”、“草”音近,故讹传为“草桥结拜”);从红罗山书院到梁山伯家梁庄及祝英台家(朱庄)均为十八里地,所以才会有著名的“十八相送”。

试想,古代一女子女扮男装,绝不可能千里求学。而且自孔子游说列国特别是多次到达陈蔡、汝南后,学塾林立,仅汝南郡就有嵩阳书院、天中书院、蔡国儒学、子贡书院、红罗山书院等读书处,一个弱女子何苦要千里去杭州求学呢?况且是同窗共读三载,时间漫长,远离故乡,加之古代路途遥远,交通工具不便,家人如何放得下心呢。梁祝家乡北60里有天中书院,南18里有红罗山书院,西北百余里有嵩阳书院,只有就近求学才合乎逻辑。

按著名学者钱南扬、顾颉刚、冯沅君、黄朴生指出:“梁祝故事应发生在地点相对集中的地理环境中,方圆不过百里,人物不过二三,仅此而已。”据此我们可以推论,有梁祝坟墓,其家必在附近,其家乡附近必然有学塾。而马文才家必在其左右,梁祝故事中所有地点及景物,均可以在汝南县马乡镇找到。这种特有的地理环境是诞生梁祝故事的重要客观条件。

早在1932年,冯沅君等著名学者就通过史料和实地考察论证,认定梁祝故事传说的中心在驻马店市汝南县。汝南县至今仍保存完整的梁祝故事遗迹——梁山伯家乡梁庄、祝英台家乡朱庄、马文才家乡马庄、梁祝结拜的村庄曹桥和读书的地方红罗山书院及二人的墓地。梁祝故事之所以广泛流传于江浙一带,是因西晋元帝渡江,汝南大户随之入江浙,把天中文化精粹梁祝故事带进江浙一带。经多方考证,梁祝起源于驻马店市汝南县马乡镇已是不争的事实,且早已为国内史学界、文艺界专家学者所认同。

围绕梁祝故事所形成的上古民俗至今仍存,当地人都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埋在马乡路两边。”当代著名学者钟敬文先生指出:“民俗是研究民间传说的重要依据。风物传说所形成的民间习俗,根据个性,或多或少与传说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民间习俗,可以捕捉到传说的发生、演变过程。”

 

       二、梁祝故事诞生于何时

 

关于这一问题,分歧较多,有说晋朝,有说东晋,有说晋末。明徐树丕《识小录》云:梁祝故事异矣,《金楼子》及《会稽异闻》皆载之,《会稽异闻》不知何代之书,遍找书目不可得,姑置勿论。《金楼子》乃梁元帝所作,是很普通的书,大抵作于公元557年。然而翻了几种版本不同的《金楼子》根本没有记载。现在假设《金楼子》有记载,那么梁祝传说当在梁元帝之前了。

又查清吴骞《桃溪客语》云:“梁祝事闻于朝,丞相谢安请封之曰‘义妇冢’。”此说源于晚唐张读的《宣室志》,可翻遍晚唐三种不同本子的《宣室志》都没有记载。那么谢安请封“义妇冢”的事当在东晋(383年)前后。

又查有周道遵《咸丰鄞县志》载:“安帝丁酉秋,孙思寇会稽,梁山伯助刘裕讨之。贼遁入海。裕奏闻,帝封梁山伯为‘义忠神圣王’。”梁山伯变为神仙,纯属传说而已,如按“刘裕讨贼”说,刘裕乃东晋大将,又是安帝丁酉秋,时间应在(公元393年~420年)。

综上所述,可见梁祝故事最早在公元383年至577年间就有了传说(仅仅是传说,无可靠记载)。

一篇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最初发生、演绎、发展、最终完善需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过程。梁祝故事发展演绎就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如钱南扬先生所指出的那样:梁祝故事原来仅仅是两个少男少女相互倾慕,因故不能遂愿而双双殉情。那么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故事,到了“事闻于朝,谢安请封”,梁山伯之魂可助刘裕退贼的时候,可见影响已很大,而且在中原人中间传说很广。因为谢安是陈郡太康人,刘裕亦是中原人。手下所领兵马均为“北府人”。

很显然,梁祝故事不可能一诞生,就“事闻于朝”,更不能助刘裕退贼,平民百姓何来此神通?再者,东晋王朝建立的百年时间里,一直是战争频繁,先是元帝狼狈渡江,十六国不断南侵,淝水之战,东晋贵族内讧倾轧等,东晋王朝一直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文人学士、达官显贵关心的是战争、权力、经济问题,梁祝这样一个民间传说何足道哉?由此推论:梁祝故事“事闻于朝”之前,至少经过近百年的演绎发展过程。那么,至少梁祝故事发生在西晋中晚期,甚至更早一些时间。

 

三、梁祝故事何以会出现东南、西北、东北的风物走向

 

一是由于汝南郡特有的地理、政治、文化、军事位置造成的。驻马店市地处中州腹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河秀丽,气候独特,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数千年来曾上演过一幕又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话剧,涌现灿若星河的历史名人,也留下了众多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和大量珍贵的历史遗迹,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伏羲画卦亭、蔡国故城、孔子周游列国遗迹、周公测影的天中山、战国冶铁遗址等历史古迹,以及秦丞相李斯、战国时期哲学家韩非子等文化名人,构成了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的历史人文景观,集中体现了地方文化特色,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秦汉之际,本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特别是东汉时期,由于这里人才辈出,出现了“汝半朝”现象。这就为梁祝故事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此时的南方各省,由于经济尚未得到充分开发,文化也相对比较落后,缺少产生梁祝故事的客观条件。

二是战乱频繁,人口迁徙。《汝宁府志》载:“汝南郡其地冲而易扰,其民易动而难静,汉以前不具论,魏吴割据,寻于兵矣,东晋迄梁陈率以长淮界分南北,历隋至唐,藩镇跋扈,汝民流徙。文德间,秦忠权数据蔡以叛;赵宋南渡,岳飞复蔡州,旋沦于金。元末,汝颍兵起,乱未有已;正德间,霸寇之乱,汝南半无坚垒。”

西晋惠帝时(公元291年~306),“八王之乱”。汝南的氏族大家纷纷迁往江南。史书载:“永嘉八年,中原动荡,衣冠入闽者八大户。后无归。”

元嘉二十七年(450)二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10万大军进豫州,北魏军昼夜攻城。陈宪督励军民浴血奋战40多个昼夜,北魏军伤亡惨重,尸体塞满护城河。

从唐末到五代十国近百年的战乱中,蔡州地区人烟稀少,田地荒芜。

据有关学者赴江浙有梁祝传说的地方调查,如宜兴祝英台读书处善权镇居民,先祖均为河南开封府人。如浙江上虞祝家庄附近均为晋时河南移民,先祖为河南陈留人。如鄞县刘、朱、祝、陈氏家谱,记载先祖为河南洛阳、商丘、颍川等地人。嘉泰《会稽志》:“会稽郡白牧梁氏,谱载其先世居汴梁,宋时南迁居上虞昆仑沙丘。”

稽门山封门祝氏,先世谱载居汴梁,后随高宗南渡到临安,简居剡炎灵娥符居上虞。

嵩临朱氏,先世朱建居太原,朱汛居沛国,《汝宁府志》:“汉时,折梁、沛二郡地,隶豫州,后周时朱氏避乱居吴郡。”宋元佑间六世孙光庭修谱曰:“河南朱氏世谱至孝珉重修至今。”

孟葑谢氏,先世谱载系出陈郡晋国子祭酒谢衡因避永嘉之乱,始,东晋丞相谢安即为三世。

在浙江省图书馆,查到民国八年修订《朱氏重迁派支谱》图一卷及《祝氏迁浙宗谱》等典籍。

锦里祝氏自迁居以来素称望族,自受姓至此,凡四十七世,旧谱公仕晋永嘉年间授中颂军,后随元帝渡江移屯曲河。

祝氏自昨土以来世居江北,其后为齐鲁吞并,若江南祝氏者盖寥上绝无也。迨巡公渡江而南徙居浙。

朱氏,元御史都尉朱孝珉,号嵩临,先居剡之三泉。先世居汝、颍,后周时,朱涔官殿中大夫,避乱居吴郡。生三子瑾环。王又名古僚,字舜臣,唐广明间因巢乱避于杭州、台州、上虞、南京等地。

毋庸置疑,江浙的祝、朱、梁三姓上世均为中原人,皆因西晋以来战乱迁于江浙。显而易见,北人南迁造成中原文化的南移,形成了梁祝故事的东南走向:舒城——宜兴——上虞——鄞县。

 

四、梁祝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

 

在解决了梁祝故里的问题之后,人们不免要问:究竟什么是梁祝文化?梁祝文化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要解决什么是梁祝文化的问题,关键应该探讨梁祝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梁祝故事虽然讲的是悲剧爱情故事,有人称之为世界十大经典爱情故事之一,与举世闻名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它衍义为一种文化现象,就不是爱情一词所能全部包容的了。

首先,从思想内容看,梁祝是暴露与歌颂并存。暴露得深刻,歌颂得高亢。它暴露的是封建礼教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鲁迅所说的“吃人”。一对人美、事美、心灵美的美少年、美爱情,却被封建礼教活活吞噬了、毁灭了,这样的社会还不该诅咒和消亡吗?而它的歌颂也同样显得高亢。梁祝不仅满腔热情歌颂了忠贞的爱情,更歌颂了青年人对人生自由幸福的苦苦追求,为兑现自己承诺表现出的诚信品格,以及“不自由、毋宁死”的抗争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中国人共同的精神。鲁迅先生指出,将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这就是悲剧。梁祝悲剧是社会造成的,因此可以说,它既是爱情悲剧,又是社会悲剧,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其次,从创作方法看,梁祝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在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始终是两大主流。《诗经》彰显现实主义,《楚辞》则呈浪漫主义;杜甫为现实主义代表,李白乃浪漫主义典型;鲁迅是现实主义大家,郭沫若则为浪漫主义巨匠,而梁祝则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如上文所说,它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但它的结尾“合坟”、“化蝶”则又突出表现了人们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其意境之幽远,充满了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二者的结合天衣无缝,毫无矫饰附会之痕迹,令人叹为观止。

再次,从艺术风格上看,梁祝是世俗和高雅的高度统一。梁祝故事由民间创作,在民间流传,成为我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天然地带有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风格。它妇孺皆知,老少能详,是典型的“下里巴人”,但它同样又是极其高雅的“阳春白雪”,在各种艺术门类的殿堂里都占有一席之地。绘画、音乐、舞蹈、戏曲、影视、说唱艺术都有它的杰出表现。1953年冬,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戏曲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摄完成,成为我国的戏曲经典。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更是以其优美的旋律、动听的乐曲而久负盛名,成为我国的音乐经典。

最后,从社会功能看,梁祝融审美与教育于一体。无论是梁祝故事情节,还是其中的意境创造,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曹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英台抗婚,合坟化蝶,完整地呈现一个美物、美人、美事、美心灵等诸美兼备的世界,它实实虚虚,影影绰绰,现实与理想同在,真实与幻想融合,美人目,悦人耳,动人心。不仅如此,梁祝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对人生自由幸福的苦苦追求,对邪恶势力的誓死抗争,为兑现自己承诺表现的诚信品格等,对所有人,特别是对青年人具有无形的教育作用,人们就是在这种鉴赏美的享受中潜移默化接受到了崇高的思想品德教育。梁祝文化由此实现了自己的社会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所谓梁祝文化,就是以梁祝爱情故事为主线,以高扬人性美、体现悲剧美、显示民俗美、突出典雅美为主要特征的爱情经典文化,再简单地说,它就是一种具有爱情经典价值的审美文化。正因为它是一种美的文化,才引起人们的普遍喜爱和关注。梁祝文化不仅具有社会悲剧、审美价值、教育功能等重要意义,在当前,它更是可以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责任编辑:ldm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