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区 确山县

村民身边的好党员

2016-08-29 07:55 来源:驻马店网 ldm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为了不让村子遭受水淹,彭群积极向上级申报并组织村民搬迁;为了方便村民出行,他召集村民自建漫水桥;村里打井,他身先士卒;他是村民的主心骨,邻里之间的大事小情、矛盾

为了不让村子遭受水淹,彭群积极向上级申报并组织村民搬迁;为了方便村民出行,他召集村民自建漫水桥;村里打井,他身先士卒;他是村民的主心骨,邻里之间的大事小情、矛盾纠纷,只要找到他就能解决;他是一位农民,是镇、村干部公认的——

 

村民身边的好党员

记者 张新义

       初秋时节,确山西部的浅山丘陵别有一番景致:繁茂的树林绿得醉人,丰富的秋作物收获在即,蜿蜒的村村通水泥路四通八达,把一个个村落连接起来。

瓦岗,这个特色农业优势显著的乡镇,因“瓦岗红薯”、“瓦岗西瓜”而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俺镇有个叫彭群的村民组长,他虽然只是个村民组组长,一个农村党员,却有着很高的觉悟,真的让人佩服。”这是之前记者在和瓦岗镇党委书记马中山交谈中,他无意间说的一句话。于是,记者就有着强烈的愿望:走近彭群。

 

在他看来  老少爷们儿的事都是大事

 

见到彭群时,他正在忙着收花生。听说记者要采访他,淳朴的他显得有些拘谨。“没啥好说的,当干部不管大小,都要心里想着群众。”这是彭群说的第一句话。

坐在彭群家收拾得整洁清爽的院子里,记者聆听着他和围过来的村民,讲述着关于他和彭沟村民组的故事。

1954年出生的彭群,算是村里的文化人,初中毕业后,被贯台村推荐到确山县五七农业技术学校,学习园林果树栽培技术。1980年,26岁的彭群担任村民组组长,1983加入中国共产党。

担任村民组组长36年来,彭群为彭沟群众办的三件大事,让村里的人至今还津津乐道:组织群众搬迁,号召群众建桥,带领群众打吃水井。

彭沟,因为原先在丘陵下面的河沟旁而得名。由于地势低洼,每年到了汛期,彭沟人都会不同程度地遭受水灾。作为村民组组长,彭群有一个大胆的设想,那就是把村子搬到地势高一些的坡上。想到就要努力去做。为了这个目标,从1992年起,彭群一次次跑到镇里、县城申报搬迁事宜。“那时他都是骑自行车去,有时候步行去。”村民说。

经过彭群的积极努力,1995年,搬迁地址选好了,25户村民陆陆续续搬迁完。彭群很注重新村子的规划,整个村子分为前后整齐的两排,村内道路、户与户之间通道井然有序,以至于20多年后的今天,村容村貌依然美观,被瓦岗镇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搬迁后的彭沟,由于地下岩层坚固,打压水井不出水,村民们只有跑到一里多地远的几近干枯的水井挑水吃。那个水井每天只能出两挑水,根本不够用。于是,199811月起,彭群就带领群众打深水井。打到8深时出现了塌方,没人敢下去了。彭群对大家说:“我是共产党员、村民组组长,你们都在上面等着吧,我下去!”就这样,他用镐头、铁锨一点一点往下挖。

事先规定的打井每轮流一班下井三个人,而彭群却坚持每班都在井下,只让另外两个劳动力轮班。每天收工前,他都是先让另外两个人上来,自己最后上来。夜里,他就带着被子,住在井旁看护着。

经过全村人坚持,20多米深的吃水井打好了。彭群又带领大家建起了水塔,把水泵放入井里将水抽到水塔里,再由自来水管道输入各家各户。

“当初打井危险得很,彭群硬是带着俺把井打好了,现在吃水多方便。”曾经和彭群一起参与打井的村民彭新全说。

新搬迁村子后面的河沟,是村民们到地里种收庄稼的必经之地。每到夏季,山水暴涨,村民们出行只能在河两岸的树上系根绳子,扶着绳子心惊胆战地蹚水过河,村民的牛羊时不时会被冲走。

1999年秋,彭群发动彭沟村民,每家每户兑钱买水泥,每人兑两立方米石头,每户都出劳力,建起了一座石头桥。“这桥坚固得很,挖掘机都能从上面过。”村民自豪地对记者说。石头桥的建成,不但方便了彭沟村村民,也给周边的土门、余下庄等村民组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

 

在他眼里  没有调解不了的邻里纠纷

 

“彭沟的邻里纠纷,都是彭群去调解的。要是所有村民组组长都像彭群这样,农村工作就好做多了。”采访中,彭群的直接领导、贯台村党支部书记曹冬梅深有感触地说。

“俺庄的彭群组长调解事件公道,讲道理让人心服口服。”彭沟村民组的村民说。

“只要站得正,就不怕影子歪,有啥不好调解的?”彭群道出了他的调解窍门。

去年麦收时节,村里两户之间,因为其中一户把垃圾倒在另一户院门前,另一户不愿意,把垃圾连同自家院门前的麦秸秆、杂草等铲到了对方院里。为此,双方争吵激烈,随时都有动手打斗的危险。正在地里收麦的彭群得知后,放下手里的活,向村内跑去。

“你们都别冲动,邻里乡亲的,为了这点事,划得来吗?”见到彭群,争执双方情绪慢慢平静下来。彭群很快给出了调解方案:原先的垃圾,由先倒的那户自己清理;麦秸秆、杂草等,后倒的那户自己捡回去。“是谁的垃圾谁负责捡起来,都动动手,谁也不偏向,这不就解决了?”谈起那次调解经历,彭群脸上显露出些许的自豪。

今年7月,村里两户因耕地边引起纠纷,双方都想把庄稼种到地边处,互不相让。彭群经过耐心调解,双方同意各自让出30厘米,这样争执解除了,“六尺巷”美德在彭沟得到了生动体现。“现在想想,不就是少种一垄庄稼嘛,值不了几个钱,伤了和气不值得。”采访时,早已握手言和的当事双方对记者说。

“有人的地方,就难免有纠纷。调解纠纷,你得用技巧,不能有私心,也不能简单地命令,要有耐心,分析纠纷的根源是啥,多讲道理,多说服群众,不要怕麻烦。”“遇到群众的事,嫌麻烦,还叫啥共产党员?”当了36年村民组组长的彭群,这样看待矛盾纠纷调解。

曹冬梅告诉记者,很多时候,为了彭沟群众的事,彭群放下家里的事、地里的活,去办理、去解决。“遇到庄上有事,他比俺家的事还慌呢。”彭群的妻子张玉玲说。

 

在他心中  共产党员要永远牢记党性

 

有着33年党龄的彭群,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告诉记者,现在他每天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新闻和法制节目。“因为咱是共产党员,看新闻可以了解国家政策,看法制节目可以让咱知法懂法。只有自己明白了,才好给乡亲们宣传、讲解。”彭群说。

贯台村共有36名党员,每次村里通知开党员会、村民组长会,彭群都会按时参加,无论农活多忙。彭群说:“既然村里让开会,就是有重要的事。不参加会,就是没有纪律性;不开会,就不能给群众传达。”

虽然只是一名村民组组长,彭群对于村里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都是保质保量高效完成。养老保险、新农合、土地确权、宅基地确权、贫困户认定……这些牵涉到村民切身利益的事,彭群都会耐心细致挨家挨户去落实,而且总是第一个完成好。

共产党员,就要公而忘私。在前一时期扶贫攻坚贫困户认定中,虽然彭群的二哥彭柱年龄大了丧失劳动力,嫂子身体也有病,按照贫困户识别标准,二哥家不应纳入贫困户。彭群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并耐心给哥哥、嫂子讲解相关政策。“共产党员不能有私心,要想着吃亏。”彭群说。

对于“三严三实”,彭群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做人要实,就是要堂堂正正做人,实事求是干工作,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为上级分忧。

“你看看,现在国家的政策多好,有补贴、有五保、有低保……”懂得感恩的他,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

    如今,勤劳上进、勇于担当、胸怀党性的彭群,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以饱满的热情和对彭沟村民的大爱,影响、激励、带领着乡亲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迈出坚实而有力的步伐。

责任编辑:ldm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