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网购你抢到的最低价 可能比平时还高
摘要: 昨日“双12”,是继“双11”之后市民关注的又一个购物节。那么,购物节期间的商品是否真的优惠了?昨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16年“双1
昨日“双12”,是继“双11”之后市民关注的又一个购物节。那么,购物节期间的商品是否真的优惠了?昨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16年“双11”网购商品价格体验式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宣称参加“双11”促销活动的商品中,16.7%的商品价格在11月11日当天并不是近期低价,假促销、真误导等涉嫌违规行为大量存在。
某床品套件先涨900元再降760
此次调查,中消协组织体验人员对13个网络购物平台中宣称折扣相对大、销量相对较多的533款商品进行了价格追踪。从10月20日到11月25日,由体验人员通过截屏、录像、照相等取证方式对每款商品分别选取了14个时间点详细记录了价格变化情况。
“双11”促销活动存在哪些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宣称参加“双11”促销活动的商品中,16.7%的商品价格在11月11日当天并不是近期低价,假促销、真误导等涉嫌违规行为大量存在。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先涨价后降价,促销活动名不副实,消费者购买这些商品并没有得到实惠,甚至更亏。
例如:天猫平台某品牌女包在10月23日-11月11日记录时间段中,从1199元涨至1499元,随后11月11日标价下降为1348元。国美在线平台的一款电饭煲11月7日将标价由之前的449元涨至499元,参加“双11”减价50元的活动。
此次调查发现,不少电商平台的促销商品存在“虚构原价”的问题。如网易考拉海购平台某品牌钱包10月20日销售价格为549元,参考价为1300元,而在11月10日销售价格升为649元,参考价也随之上涨至1500元。
消费者应提前了解促销避免冲动消费
中消协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电商平台及其商家的价格行为监测力度,适时公布价格监测结果,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等,用信用机制约束失信经营者。同时,希望电商平台建立健全价格审查把关机制、完善信誉评价体系,发现平台商家涉嫌违反相关价格法律规定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面对电商集中促销活动,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应避免冲动消费,增强维权意识。要提前了解网购平台及商家的促销活动信息与交易规则,货比三家、按需购买,不要贪恋低价、避免冲动消费;要注意留存网络购物凭据,保存好网上商品交易截屏、价格承诺以及与商家聊天记录等重要信息,并索取购物凭证,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要及时主动维权。(记者李婷婷)
■ 追问
1、商家假促销如何处理?
对于这类“假促销”情况,商家承担什么责任?中消协表示,已经将此次调查发现的典型问题,移交给国家发改委价格主管部门。中消协消费指导部副主任皮小林说,国家发改委价格主管部门将参考中消协提供的线索,继续追查“虚假促销”行为。如果核实电商平台和商家确实存在违法行为,将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2、顾客能否申请退差价?
这种情况消费者如何维权?皮小林介绍,“双11”、“双12”这类促销节后,消费者如果发现购买商品的价格,不是商家之前承诺的优惠价,有权要求商家退差价。消费者拿着购物证据,即可向平台和平台商家索赔、维权。同时,消费者也可以投诉经营者的“虚假促销”、“价格欺诈”行为。根据价格主管部门的认定结果及消法的相关规定,商家还需要对消费者进行“一赔三”赔偿。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