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籍海战功臣28年后再出征 日前赴亚丁湾护航
摘要:核心提示|据中央军委批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新闻门户网站中国军网报道,12月20日,中国海军第25批护航编队航经南海,深情告别祖国,向遥远的亚丁湾挺进。其中,焦作武陟人
核心提示|据中央军委批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新闻门户网站中国军网报道,
28年前,这位老兵作为登礁队长,带领数十名队员,坚决保卫中国领土主权。手臂被敌人打断,他将断臂别在皮带里,继续指挥战斗……
昨天,大河报记者来到杨志亮的老家焦作市武陟县谢旗营镇小寨村,走进这位豫籍海战功臣出生、成长的家中。
人物名片
杨志亮,1962年11月出生,河南焦作武陟人,1981年入伍,海军大校军衔。1988年在南沙群岛赤瓜礁“3·14”海战中英勇作战,光荣负伤,荣立一等战功。(据中国军网)
“活着是海里的珊瑚,死了是海里的鲜花,生生死死恋着大海,任随狂涛永驻天涯。”——杨志亮
一个电视上才能见到的儿子
昨天下午,焦作市武陟县谢旗营镇小寨村西头,步入一进大门,宽大的院落里,矗立着一座两层小楼,杨志亮的父母就住在这里。
客厅墙上,挂着六七个相框,几乎全是杨志亮。最近一次见到儿子,75岁的母亲沈凤兰说,是在
出发前,杨志亮嘱托二老,老家冷,让弟弟在家里二楼垒个炕,别冻坏身子。沈凤兰安慰他说,“你在外就甭操心了,我和恁爹身体硬朗哩很,你忙你的吧,甭担心!”
电话结束,杨志亮提醒二老,
5分钟的通话不长,但沈凤兰一再提醒儿子,要注意安全和身体。儿子却说,“部队啥都安排好了,你就不用担心了”。
一个“有骨气”的好兄弟
“这张是他小的时候,这张是刚当兵时候的……你看,小时候个头就很高。”沈凤兰回忆,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们村出了第一个海军战士。每次回家,人家身着军装,威风凛凛。从那时候,杨志亮就暗下决心,也要当一名海军军人。
同村的杜长路是杨志亮的发小,也是“拜把子”兄弟。在他眼中,杨志亮是个“有骨气”的人。
1977年12月,国家恢复高考第一年,杨志亮参加了这年高考,不过并未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杨志亮立志要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可是,家里没钱,杨志亮吃饭的钱也没有。这时,杨志亮自己到武陟一中的食堂,找到村里一个熟人提出,吃饭时,他到食堂帮忙,食堂管自己一顿饭。
没想到,这个请求被食堂答应了,杨志亮也靠这个连续复读了4年。但遗憾的是,每次考试,杨志亮总因几分之差,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
“杨志亮当了兵,身份比较特殊,也很少回家。我们也很少见面。只是每次回老家探亲,我们才能聚一下。”杜长路说。
一场让他“死过一次”的战斗
在杨福成家的茶几上,放着一本名为《海石花》的书籍,这本书是儿子给他的,全是记录杨志亮的文章。这本228页的书籍中让杨福成最值得骄傲,也最揪心的,就是28年前的南沙群岛赤瓜礁海战。杨福成说,这次战斗让儿子死过一次。
据《解放军报》报道,1988年3月,海上编队指挥员陈伟文率领海军护卫舰组成海军编队,到南沙执行正常巡逻与考察任务。
陈伟文作战日记实录记载,当时,我军决定寸步不让,同时力争避免流血冲突,绝不首先动用武力,采取与敌军“武装共处”的方针。于是,我军立即抽调2个登礁小组登礁。
双方对峙中,作为登礁队长的杨志亮发现离他
当时,杨志亮顾不得疼痛,把打断的胳膊别在皮带上,继续指挥小组英勇作战,直到他昏迷过去。等他醒来后才得知,我方击沉、重创敌方舰船3艘,俘获敌军9人,我方以2人负伤的代价,取得了赤瓜礁作战的重大胜利。
一个随时会外出执行任务的丈夫
战斗结束以后,杨志亮被送回医院医治。他左侧小臂呈粉碎性骨折,后经全力抢救和精心治疗,杨志亮不仅保住了受伤的手臂,还恢复了运动功能。
沈凤兰回忆,1988年4月初,他收到儿子一封电报:“现在儿很好,速来!”她收到电报第二天,立刻坐火车赶赴广东湛江。
“我问是啥事,他们就不说。”沈凤兰说,儿子怕她担心。
正是在这个时候,沈凤兰才第一次见到了如今的儿媳邱积荣。邱积荣是大连人。作为母亲,沈凤兰也希望儿子找个离家近的媳妇,因此,当她得知儿子找了一个大连女友后,一直不同意这门亲事。但杨志亮受伤之后,邱积荣专门乘飞机到湛江去照顾他。这让沈凤兰彻底改变了这个想法。
如今,杨志亮与邱积荣有一个28岁的儿子。因儿子从小受到杨志亮的影响,如今也成为一名军人,在青岛崂山服役。“现在,我在大连工作,他(杨志亮)常待在青岛,身处异地,但电话不断。”邱积荣说,她在大连一家医院工作,是一名医生,自己也知道丈夫工作的特殊性,很多东西都不能对家人说,他的苦衷自己也十分理解。
“这次他出海执行任务,也是提前几天才知道。他可能随时都会去执行任务,但我已经习惯了。”邱积荣说,丈夫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大海,把祖国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她最喜欢的地方。而自己能做的,只是不让他担心,这样就好了。
责任编辑:syy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