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座现代立体的未来交通“枢纽”之城
摘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将郑州建成国际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提升对全省发展的
“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将郑州建成国际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提升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这是省第十次党代会对郑州提出的明确要求。
时光荏苒,从2006年至今,短短10年间,郑州不断“长大”,航空港区航空货运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致力建设成为国际航空大都市、国际物流中心、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中部重要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使郑州迈进国家中心城市的底气越来越足。
今年10月,郑济高铁濮阳段和新乡段同时开工,意味着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络的构想全部落地。同时,以郑州为核心的“两环多放射”高速公路网、“三横八纵”国省干线公路网基本形成。航空、铁路、公路“三网融合”,使郑州枢纽地位名副其实。
瞄准“四港联动、三网融合和多式联运”的大交通格局,郑州着力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
一座连南北接西东的“交通”之城
清末朝廷大臣盛宣怀勘察芦汉铁路时,将郑州站辟为甲等火车站,直接影响了郑州近现代的发展进程。如今这座由火车拉来的城市,更是将“交通”的内涵与外延书写得淋漓尽致。
铁路方面,新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京广铁路、京港高铁、郑西高铁、郑徐高铁、郑渝高铁(京昆高铁)、郑合高铁(京福高铁)多方交汇郑州,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郑州北站和中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郑州货运东站,以及亚洲唯一运行时速
公路方面,郑州市是国家公路网主要枢纽之一,有多条国家和地区性高速公路连接省内所有城市和省外城市。郑州市的路网由环路和放射道路组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地区是中国高速公路网密度较大的区域之一。
航空方面,目前在郑州机场运营客运业务的航空公司达40家,其中国内31家,国际9家;开通客运航线162条,其中包括25条国际地区航线;客运通航城市86个,其中包括19个国际地区城市。至此,郑州机场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及东亚、东南亚主要城市,连接迪拜和温哥华的枢纽航线网络。
城市交通方面,郑州市内有400余条公交线路,有城际公交、城市公交、都市区公交和旅游公交四种公交类型。郑州至开封、焦作、许昌、新乡等多个地市开通了城际公交线路。由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站、郑州交通产业服务中心、郑州交通信息服务中心三部分组成的郑州新公路客运站,建筑容量约10万平方米。
其中郑州的快速公交是全国线路最多、规模最大、覆盖最广、车辆豪华、价格最便宜的,拥有72条线路,双环线,6主线66支线,日均运营里程约26万公里、乘客80余万人次,且三分之二都是新能源汽车。
郑州地铁目前开通了两条线,依据规划,到2022年郑州将建成15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约
一座汇万国品聚千类货的“物流”之城
今年“双11”天猫网购狂欢节的7天时间,来自全球各地的8353.3万件包裹在郑州完成了“进”“出”“转”业务。与往年不同的是,消费者收货时间大大缩短,便捷、高效的货物集疏分拨速度,再次让消费者和商家享受到郑州发展大物流所带来的红利。
快递作为物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折射出郑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以口岸经济抢登内陆开放高地的郑州,其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物流体系正逐步形成,综合型物流枢纽建设也迎来了最佳发展环境。
郑州机场货运给力,增速全国第一。不管是澳大利亚的活牛还是荷兰的鲜切花,或者是美国的大龙虾、智利的蓝莓和车厘子……随着郑州机场航空客货运量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外新鲜食品通过这里集散至全国各地。仅今年前10个月,郑州机场海关共计监管进口生鲜货物5848.6吨。
据介绍,以郑州机场为中心,连接国内主要城市的2小时航空交通圈,通达国际的15小时航空交通圈通道已经形成。在全球前20位的货运枢纽机场中,郑州机场已开通15个航点,以国际货运为主导的增长格局进一步确立。今年上半年,郑州机场累计完成货邮运吞吐量19.3万吨,同比增长16.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大型机场第一位。
铁路货运“加速”,布局国内外市场。米字形高铁建设,再次把郑州推上了全国快速铁路网枢纽的新高地。今年“双11”期间,郑州铁路局推出高铁快运服务,从郑州发往哈尔滨的快递包裹,仅需4小时。快递搭上高铁,让铁路货运也迎来了“快”时代。
铁路口岸让郑州“内陆”变“海港”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去年5月份,郑州铁路局、青岛港、连云港、海关、国检等单位在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联合成立铁海联运中心,将“港口”功能向内陆延伸,实现铁路和港口信息对接和数据共享,从而构筑起“郑州—港口”间经济快捷、低碳环保的物流大通道。今年以来,郑州开往黄岛港、连云港的“港口班列”已达69班,共计2023车。郑州通过铁路口岸和内陆无水港这个平台,与国内众多海港城市成功实现了互联互通。
拉载货物从拼车到专列,境外布局从德国到芬兰,经营模式从运输到贸易……郑欧班列从开通以来凭借货运总量高、境内和境外集疏分拨范围广等综合实力,在中欧班列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目前,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已在德国开设分公司,在波兰、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设有办事处,在汉堡、华沙、巴黎、米兰等有专门的仓库、堆场及报关行,在欧洲建成了完善的货物集疏线路。
公路物流进入整合发展阶段。郑州的公路物流在省会城市中,论单体数量、规模在全国处于前列,有大小物流企业三四千家。公路物流作为对接航空物流与铁路物流的基础支撑,在总体货运量上占比达到80%。
一座现代立体的未来交通“枢纽”之城
今年10月,郑州市获批全国首批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工程城市,又迎来一个“国字号”的交通大工程。国家发改委与河南省政府、郑州市政府共同签订《共建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工程的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郑州南站按照高铁辅助站和城际铁路枢纽站定位合理确定站场规模,统筹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及其他交通方式接入;配套建设高铁快件物流基地,完善仓储、装卸、集疏等专业设施,推动开展空铁快件联运,并推动郑州南站与周边区域及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
同时布局建设郑州机场北货运区、国际西货站等航空物流设施;完善提升既有公路货运场站功能,培育壮大郑州公路港品牌和集聚效应,形成国家级公路转运中心,大力推动航空、铁路、公路“三网融合”。
最后一项是轨道交通综合客运枢纽工程。协议认为,推进郑州南至登封至洛阳等联通周边城市的城际铁路建设,支持发展连接中心城区与周边城市组团(县城)的市域(郊)铁路,探索整合利用城区内既有车站改建城际铁路站,配套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优化完善郑州铁路客运服务体系。
此协议着力提升郑州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建设水平,完善枢纽集散中转功能,优化转运设施和集疏运网络,打造中原城市群核心增长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形成良好示范,向全国推广。
“具备多功能链接条件的高速交通枢纽,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场所,而是成为全球生产和商业活动的重要连接点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张大卫评价说。
一个“网”通全球的大枢纽正推动郑州加速融入世界。郑州,正向着未来的国家中心城市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syy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