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8年努力 河南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实现全覆盖
摘要:河南孤儿、孤老、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有了温暖的家 寒冬时节,暖意涌动。12月29日,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今年年底我省123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全部建成,实
河南孤儿、孤老、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有了温暖的家
寒冬时节,暖意涌动。
2008年,民政部提出在全国部分县(市、区)建设社会福利中心,为孤儿、弃婴、城镇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或赡养人)老人、孤老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提供生活救助和福利服务。此后,民政部与省政府又签署合作协议,支持我省每个县(市)建设一个社会福利中心。
2008年以来,省政府多次把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列入全省重点民生工程,郑州、洛阳、安阳、许昌、漯河等地也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加大相关投入,各级政府累计投入支持资金超过10亿元。其中,民政部、省两级彩票公益金资助每个社会福利中心300万元左右。据不完全统计,123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建成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拥有床位2万余张。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李经宇说:“这些社会福利中心将极大改善全省基层社会福利机构设施落后、设备不足的困境,为全省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兜底保障。”
以洛宁县社会福利中心为例,该中心总投资约8500万元,建有儿童福利院、养老康复中心、社会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残疾人托养中心等7项民生项目。其中,天蓝色墙体、城堡形状的儿童福利院,已成为全县82名孤儿、弃婴、重度残疾儿童等困境儿童安稳的家。“他们最小的2个月、最大的16岁,在这里集中食宿、学习、玩耍,得到护理人员的精心照顾。”洛宁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晓耀说。
像洛宁一样,我省新建的123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大部分实现了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光荣院、救助站和老年公寓等功能的整合集中。综合性的县级社会福利中心,不仅有效整合了公共服务设施,实现资源共享,还便于科学管理、统筹协作。
目前,兰考、荥阳、灵宝等89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已投入使用。明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将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加强标准化建设,尽快推动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全部投入运行,让更多困难群体享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责任编辑:syy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