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河南

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联防联控要共治

2017-01-06 08:42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syy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是中原城市群的战略定位之一。按《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原城市群将共建山青水净天蓝、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宜居城市群。这一美好

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是中原城市群的战略定位之一。按《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原城市群将共建山青水净天蓝、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宜居城市群。

这一美好图景并不遥远。

2020年,中原城市群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比例、地表水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均完成国家指标。一场环境共治、生态共保的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联动机制,将在中原城市群实施。

关键词:山清水秀

中原城市群

打造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

在中原城市群的战略定位中,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成为耀眼的一环

带头示范,中原城市群不仅要树立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还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传承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与现代城镇发展相融合,打造历史文脉和时尚创意、地域风貌和人文魅力相得益彰的美丽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优良的宜居城市群。

要实现这一美好图景,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路径已经设定:

推进生产生活绿色化发展,把建设优良生态环境作为城市群发展的基本保障,扩大生态空间,减少环境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优美和谐、林水相依的城市景观系统,增强生态承载力和服务功能,打造山清水秀、绿色宜居的美丽中原。

关键词:环境共治

【大气联防】

配置京津冀式联防联控平台

目标

按照规划,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比例、地表水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均完成国家指标。

大气污染治理是当下热点。大气污染治理离不开联防联控,想独善其身已不可能。

这次,中原城市群要建立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和合作平台。有了这个合作平台,各城市之间将共享区域间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建立区域大气污染应急预警机制。

解读

对此,省环保厅大气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效法京津冀的联防联控。

不仅要共享环保信息,京津冀还统一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执法尺度。他说,这样就能在大的区域范围内建立高效的控制体系。

在他看来,现在大气污染治理,难点是跨省的联防联控,而中原城市群的这一机制打通了渠道。

举例而言,有些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有些则使用相对宽松的国标。而联防联控统一标准后,标准将就高不就低,相当于整体提高了监管门槛。

【改善时间表】

城市空气质量啥时改善

要有时间表

目标

我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考核的指标是优良空气质量的天数。中原城市群的环境共治加上了附加项”——编制城市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明确空气质量改善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对于我省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来说,这些将成为新内容。

解读

省环保厅大气处有关负责人解释,空气质量是否达标,要看环境空气质量的年度均值,比如PM10PM2.5等,和优良天气不是一个概念,要求更为严格。

在联防联控的基础上,中原城市群的大气污染治理,将推进城市群内燃煤电厂、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加快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加强噪声和光污染防治工作,加大餐饮油烟、扬尘和机动车污染综合整治力度,限制老旧车使用,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明显增加。

同时,还将加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交流合作,积极开展碳排放交易。

【水土污染】

水、土壤污染也要共治

加强流域水污染治理、推动土壤污染防治,也是中原城市群环境共治的重要内容。

加强流域水污染治理方面,将加大区域内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建立水污染政策调控及利益协调机制和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协同开展区域内海河、淮河、黄河、长江流域和丹江口库区等水环境综合治理。

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则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加强污染源监管,加大对危险废物非法倾倒的打击力度,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预防工作。

关键词:生态共保

三大山地做屏障

四条水系建廊道

三屏四廊生态网络,成为中原城市群规划里的新名词。

三屏

按照规划,依托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建设三大山地生态屏障,中原城市群将打造国家魅力发展区。

这些生态屏障,不仅强化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草地保护、洪水调蓄等生态功能,还将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旅游业、农林牧业和观光休闲农业。

城市常见的生态廊道,也将在水系旁安家。

四廊

中原城市群要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明清黄河故道、淮河、黄河等四条河流水系生态廊道,统筹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沿线防护林带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旅游产业开发,打造水系生态景观带。

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廊道,要建成集景观、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生态保护带。

黄河中下游沿线生态廊道,将打造集生态涵养、水资源综合利用、文化旅游、滩区土地开发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带。

明清黄河故道生态廊道,着重推动特色农业、旅游与生态一体化发展,建设横贯黄淮平原的生态文化旅游廊道。

沿淮生态经济廊道则强化流域综合治理,推动淮河沿线生态建设一体化,建设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带。

责任编辑:syy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