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综合资讯

坚守三条底线,三农改革方能行稳致远

2017-01-16 14:58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wq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守“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三条底线”,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稳中求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守“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三条底线”,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稳中求进;要求改革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弯不要拐得过大过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打实的事情,不能虚功冒进,唯有如此,才能行稳致远、步步深入

  新的一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发力。这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加强了顶层设计,不仅对改革方向、目标、路径作出部署,还明确了改革的底线边框,要求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坚守“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三条底线”。“底线”要求的提出,确保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会出现大的颠覆性错误。

  坚守“三条底线”,是由国情、农情和改革的内在要求决定的。国情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必须与宏观经济一道从生产端、供给侧发力,去库存、补短板、降成本;农情上,我国农业农村情况千差万别,既有与整体经济同样存在的相似困难与问题,也有因区域环境和发展差异导致的各种不同问题,同样是调结构、转方式、改机制,但不必强调整齐划一、齐头并进,而要分门别类、分步推进。

  这样的国情、农情,决定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把普遍性与实践性结合起来。一方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按照顶层设计的方向与目标推进,不能偏离正确轨道;另一方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只是调结构,还要转方式、改机制,有很强的改革创新要求,这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在步调、速度、过程、规模等问题上,因地制宜、因时而谋,把解决当下问题与实现长远目标统一。为了确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探索突破,就需要划定边框,明确底线。

  明确了粮食产能、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三条底线”,就要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稳中求进。确保粮食产能不降低,就是首先在粮食问题上不能有半点闪失,尤其在当前的结构调整中不能搞成简单地调减粮食,宁可把风险打得高一点。同时,要与时俱进地树立大粮食观,把粮食安全不仅建立在产量、数量和投入上,还要建立在品种、质量和效益上,通过科技投入、地力培育和绿色发展确保土地产能,确保需要的时候能产得出、产得好。

  确保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就要求改革必须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同时,要处理好改革有风险、不改革风险会累积的关系,看准了就要大胆地改,提高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农民持续增收这个基本立足点,城乡差距只能缩小填平,不能重新拉大。确保农村稳定不出问题,就要求改革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考虑农民承受力,弯不要拐得过大过急。改得好不好,市场说了算;改不改得动,农民说了算。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打实的事情,不能虚功冒进。农稳天下安,农富国才富。这些年农业农村稳定向好,根本原因就是党中央支农强农惠农政策始终坚持从“三农”实际出发,稳打稳扎,稳步推进。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坚守“底线”,确保行稳致远、步步深入。(瞿长福)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