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炒房”并行“去库存” 地方两会求索楼市新解法
摘要: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 题:“遏炒房”并行“去库存” 地方两会求索楼市新解法 新华社记者 去年,一二线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狂飙突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 题:“遏炒房”并行“去库存” 地方两会求索楼市新解法
新华社记者
去年,一二线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狂飙突进引发多轮调控。如何确保今年楼市“稳”字当头、防控风险、在楼市分化中去库存成为北京、上海、广东等十多个省份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7年楼市发展方向,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上海、陕西、湖北等多个省份将此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为彰显遏制“炒房”行为的决心,不少省市已提出了具体措施。如合肥明确将合理增加居住用地和住房供应;珠海强调防止市场投机透支城市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将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整顿,健全房地产预售监管系统,建立全市楼盘信息数据库,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
防范金融风险也是地方两会的重要议题。重庆提出2017年房地产工作的重心是“积极防范各类风险,坚决遏制炒房行为”。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在地方两会期间发布消息称,重庆银行业严格限制信贷资金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上海市政协委员、戴德梁行大中华区行政总裁张国正表示,防风险集中体现在防范和消减金融机构加杠杆和楼市泡沫,这意味着今年楼市资金环境或整体收紧。中央强调房屋的居住属性、弱化投资属性,“脱虚入实、去杠杆化、去投资化”将成为2017年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
此外,为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多地将加强保障房供给,完善长效机制作为发力点。如上海将完善“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新增供应5万套各类保障性住房;深圳提出,要综合运用金融、土地、投资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北京则提出,将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比例;广州也提出,将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广东省人大代表辛瀑说,政府调控抑制投机的同时,还要兼顾到低收入群体,通过各种形式的保障性住房,让这部分人住有所居。管住投机的,兜住底线的,其他的交给市场,这样就能回归房子的本来属性。
不过,当前楼市调控面临的矛盾,除了一二线热点城市楼市过热,还有三四线城市依然难以去化。对此,多地两会也在积极落子布局,从需求端发力,有效激活需求侧。
梳理各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不难发现,采取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加快棚户区改造和货币化补贴、促进人口城镇化成为去库存的发力重点。
例如,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7年将加大棚户区和城中村的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促进库存商品房改造为安置住房。鼓励库存较大的市、县为进城农业转移人口购房提供补贴,逐步推进先租后买。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差别化,提高去库存工作精准性,重点化解非商品住房库存,推进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去库存。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率,支持农民进城购房。
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在售商品住房去化周期超过2年的市县,原则上不安排新建安置住房,引导城市规划区内城中村改造居民选择货币化安置。
有的省份还明确去库存的“量化指标”。如山西省提出,“力争商品房待售面积消化周期控制在10个月左右。”陕西省提出,“全省商品房库存规模减少5%。”
一些地方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建议,从长期来看,“去库存”要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库存积压的根本原因是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出现了趋势性的变化,三四线城市产业发展不充分,没有就业机会,吸引不了人口。所以如果不解决产业发展的问题,去库存的效果就较为有限。”吉林省人大代表宋钦炜说。
上海市人大代表、绿地控股董事长张玉良预判,“2017年,一二线重点城市住宅市场调控还将持续,三四线城市及商办产品还将继续去库存。面对楼市调控的‘高房价’和‘高库存’这对主要矛盾,各地应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建立楼市长效机制,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执笔记者:郑钧天,参与记者:叶前、马姝瑞、汪伟、王井怀、许祖华)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