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电动车行业面临众多挑战
摘要:□ 朱志宇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低速电动车的激辩很是热闹。自去年10月,多部委联合上报的《关于低速电动车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提出“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rdq
□ 朱志宇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低速电动车的激辩很是热闹。自去年10月,多部委联合上报的《关于低速电动车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提出“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整体思路被国务院批示同意后,低速电动车标准的制定被提上日程。紧接着,围绕低速电动车的技术标准与管理方法,各界热议纷纷。春节后,四轮低速电动车标准起草组组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自媒体上发表的《关于四轮低速电动车标准的思考》,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争论此起彼伏。
如董扬所说,低速电动车如何管的议题,可能是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最复杂、最困难的问题。难点并不是在技术,更多在于利益的博弈。笔者对此表示认同,却也以为,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虽然讨论年年有,但从总体看,我国低速电动车产业享有了较长一段时间宝贵的“黄金发展期”,并在“无技术标准、低产业成本、零使用门槛”的前提下星火燎原、成长壮大。而今,野蛮生长时期已过,到了该升级、整合的时候了。严加管理已是板上钉钉,低速电动车企业参与到“口水仗”中已经意义不大,倒不如把着力点放在谋划新挑战的应对之策上。
在笔者看来,当前低速电动车企业面临着四大挑战。
一是技术升级。当前,从铅酸电池过渡到锂电池的趋势已定,虽不好判断有无过渡期、过渡期多长,但对于低速电动车企业来说,单这一项,即意味着技术储备、供应体系、成本管理的多重压力。此外,在车身尺寸、车速设定、车辆安全、碰撞试验、生产装备及工艺等方面,每一项都需要重新考量、加大投入。
二是品牌厮杀。低速电动车本是草根企业,发展水平普遍不高,缺乏品牌意识,产品同质化严重,惯用“价格战”打法。在接下来的整合过程中,品牌厮杀、优胜劣汰在所难免。对于一些龙头企业来说,重新梳理子品牌架构和产品谱系,也是当务之急。
三是“外敌”入侵。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企业推出更加便宜的A0/A00级产品,且坐拥高额补贴,将大举侵占低速电动车的生存土壤。尤其是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或许会增加一点购车预算,选择在造型、空间、品牌、安全等方面更具明显优势的电动汽车。
四是市场变局。倘若低速电动车未来按汽车管理,那么只有拥有驾照的消费者才可购买、使用低速电动汽车,这意味着低速电动车以往大量的潜在消费者将因此流失,整个市场将陷入“窒息”状态,产销量必将骤减。
对于低速电动车行业来说,标准即将落地的今年,乃是生死之年。从整体看,升级一批、淘汰一批的两极化发展趋势在所难免。加紧修炼内功,在“腥风血雨”来临之前做好心理与战术上的准备,才可能在“危局”中发现机遇,实现脱胎换骨,迈向合法化、产业化。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