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本色
——正阳县四名退伍兵“创业富民赛”速写
摘要: 通讯员 范 杰 牛 强 梁 军 “花生财神、水产保姆、光伏司令、食用菌大王”……他们都是退伍军人,他们继承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
通讯员 范 杰 牛 强 梁 军
“花生财神、水产保姆、光伏司令、食用菌大王”……他们都是退伍军人,他们继承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的革命传统,在扶贫攻坚中,勇敢投入到不见硝烟的“战争”,带头自主创业,带动群众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如今,扶贫攻坚战役中,“谁英雄、谁好汉,创业富民比比看”已成为正阳退伍兵的口头语。
赵国才:当“花生财神”而扬名四方
参赛项目:花生+基地+农户=规模化发展
创业经历:赵国才,正阳县真阳街道办事处乐堂村退伍兵,花生良种繁育专业户。说起种花生,赵国才最有发言权。1988年2月,赵国才从部队退伍返乡后,看到家乡农民结构单一,耕作技术落后,特别是旱地化花生品种退化,产量低而不稳,农民收入降低。看到这些,赵国才心里不安起来。他想,老这样下去,汗珠子摔成八瓣也甭想富。科教兴农,匹夫有责,自己是一名退伍兵党员,必须依靠科技扶贫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于是,他参加了县农广校举办的“绿色证书工程”农技推广专业培训班,并以优异成绩获得第一届农民农艺师资格“绿色证书”。实行家庭联系承包责任制以来,赵国才利用自家15亩承包地创办了花生良种试验示范田,潜心钻研花生新品种的引育试验、示范和推广。
他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花生研究所、河南省农科院等30多所农科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得到邱庆树、黎秀英等38位专
20年辛苦不寻常,金灿灿良种播四方。赵国才到2017年20年间已与全县500多名贫困农民无偿提供花生良种3500多公斤,举办“田间课堂”、示范观摩400多期,义务为群众提供技术咨询、植保服务万余人次,自费印发花生高产栽培、地膜覆盖、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等“明白纸”1.5万份,与500家贫困户结成花生良种帮扶对子,已带动480户依靠种植花生脱贫致富。赵国才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花生财神”。他被选为正阳县第五届、第六届、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先后授予全省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党员、全市优秀退伍兵、十佳公仆等荣誉称号。《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农民日报》等媒体分别作了专题报道。
肖宏强:光伏生态园结出“金元宝”
参赛项目:家庭农场+光伏发电+温棚种养户=多元化种养
创业经历:肖宏强,正阳县大林镇江湾村退役军官,2011年返乡创办军耕家庭农场,2015年成立正阳县军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农场农业大棚资源,建起光伏智能温棚10座,棚顶安装光伏板发电,棚下种植优质水果和饲养优质肉牛和鹅鸭等,这种光伏发电利用光伏板吸收太阳能后,便转换成自流电,然后再通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最后交入电网。发生的电量除满足家庭农场使用外,直接均输送给国家电网,既环保又增加了家庭农场收入,还安置本村120名青年民兵在“光伏生态园”就业,带动就业收入180万元,光伏农场产生叠加经济效益达2亿元。
光伏发电就是好,棚下结出“金元宝”。如今,肖宏强不忘初心,勇当全县光伏扶贫的领跑者,被江湾村村民聘请为“光伏种养顾问”,在光伏农场举办“光伏田间课堂”,邀请专家来生态园传授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牧业互补、渔光互补等实用技术,帮扶贫困户建起光伏大棚20座,发展温棚蔬菜10余座,村民经济收入5年增加两倍,95%以上农户盖起了新楼房,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文明小康村。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让老乡共同走上光伏脱贫致富道路是肖宏强的心愿。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肖宏强已把光伏农场打造成当地闻名“光伏农业生态观光园”,成功探索家庭农场+光伏发电+合作社+温棚种养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组织全村48户农民成立了正阳县军耕光伏种养专业合作社,精心打造一幅“远望钻石发光闪、近望光伏发电板,棚顶架上太阳能、棚内种养更宜人,鸡鸭鹅唱牛羊欢、温棚草莓香又甜,菜花黄来桃花红、采摘果蔬观光园”的生态田园美景图,成为中原田园风光休闲旅游胜地。
张春节:把养殖场建在合作社上
参赛项目:养殖场+合作社+养殖户=市场化销售
创业经历:张春节,正阳县汝南埠镇张甲村退伍兵,正阳特色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1年,他退伍返乡参加了有关部门举办的特色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后,就从网上搜索水蛭(俗称蚂蟥)养殖技术,又到省外的水蛭养殖基地参观学习,掌握养殖水蛭实用技术。2012年,他利用门前10亩养殖塘改建成水蛭养殖基地,当年投入水蛭苗20条,收回成本增收10万元。2015年,他发展水蛭100万条,纯收入达40万元。于是,张春节把本村养鱼户孔鹏、张小锋等10名青年民兵组织成立了正阳特色养殖合作社,实行养殖水蛭场+专业合作社+养殖户经营模式,统一供应种苗、统一养殖标准、统一水产品牌、统一订单销售,为社员养殖户当好“水产保姆”,依靠特色产业扶贫,已示范带动10户农民依靠养殖特色养殖水蛭走上产业脱贫致富道路。
鲁新爱:实现食用菌产业化经营
参赛项目:合作社+基地+商标+农户=产业化运作
创业经历:鲁新爱,正阳县新阮店乡鲁围孜村退伍兵,正阳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1996年,他从部队退伍进入基层供销社工作,2003年下岗后选择食用菌种植。通过5年的经营管理,合作社已发展社员500户,股金达300万元,发展菌类产品20种,年产“长寿”牌黑木耳、香菇等无公害食用菌1.2万吨。2007年,鲁新爱投资100万元租赁承包创办占地1.
2016年,鲁新爱创办的食用菌合作社发展社员1560人,生产各类食用菌310万袋,总产各类食用菌鲜80380万公斤,产值6200万元,食用菌干品20万公斤,产值2400万元,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600万元,社员可获利4000万元,社员年人均增收2200元。
如今,合作社完成了省级黑木耳、香菇两个无公害产品的认证,注册了“生态源”、“俊恒”两个食用菇商标,真正成为上连市场、下连社员的桥梁和纽带,形成了以合作社为龙头,以基地为龙身,以商标为品牌,以社员菇农为龙尾的食用菌产业化经营格局。通过1+1帮扶结对子,合作社已示范带动全县1900多家贫困农民,依靠食用菌种植走上精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光大道。③2
责任编辑:ldm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